国企的人才

王代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个著名的国营大厂的厂长,行政职务干到了副部级。官当得足够大了,可他接连在两个大厂的任职都因为经营不善、因循守旧、产品单一,造成企业连年亏损,把生机勃勃的工厂引导到破产的边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说这个领导离任的时候,公司上下欢声雷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型制造企业是我们工业现代化的摇篮,然而这个摇篮是按照苏联模式制做的,用这个摇篮哺育的孩子长大之后满脑子都是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不重视市场,不开发新产品,吃老本,等靠要,缺少自立自强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年,集团公司领导莅临我公司年会,他发表讲话自嘲国企缺乏人才。他调侃道:国企没有人才,只有蠢才;人才进来以后最终也都变成了蠢才。我们在台下哄堂大笑之余,心里有点酸酸的。事实上,国企的一切都是一把手说了算,二把手是一把手的秘书,三把手是二把手的秘书,重重叠叠,一级压一级。这中间绝不允许任何独立的思考更遑论独立的人格。尤其令人窒息的是,一把手常常还是外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让人无语的是,现在的情况越发的严重起来:领导帝皇化,讲话圣旨化,部门东厂化,汇报奏折化,副职太监化,同事甄嬛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样的企业,哪里还有人才的栖身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