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此次旅程,我走进了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灵渠。这条始建于公元前214年的古老运河,至今仍在发挥灌溉与旅游功能。它巧妙连接湘江与漓江,实现了长江与珠江水系的贯通,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航运工程之一。</p> <p class="ql-block">踏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刻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渠”的石碑,静立水畔,被绿树与栏杆环绕,仿佛在诉说千年的历史。站在岸边眺望,水道蜿蜒穿行于山林之间,宛如一条碧绿的丝带。灵渠景区全景导览图清晰标注了各处景点,让人对整个水系布局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沿着导览图的指引,我逐渐理清了灵渠的脉络。这张全景图不仅展示了整个景区的风貌,还详细标注了各个重要节点,让人对这座千年水利工程的复杂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水系总览图则用蓝绿色调勾勒出灵渠与湘江、漓江之间的关系,仿佛一张古老的地图,引领我穿越时空,感受古人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沿着水道前行,可见古桥横跨水面,其中一座桥上镌刻“天下第一桥”字样,桥旁塔影婆娑,倒映水中,宁静而古朴。另一座拱形石桥则以“陡一节下天”命名,桥下水流湍急,浪花飞溅,展现出灵渠的另一种风貌。</p> <p class="ql-block">走到一座石桥边,只见桥上刻着“天一下第一陡”,桥下水流奔腾,溅起层层浪花。四周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枝叶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我站在桥头,听着水声,仿佛能听见千年前工匠们凿石开渠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途中偶遇一块嵌墙石碑,上面密布楷书文字,黑底金字的“皇清同治元年”牌匾昭示着它的年代久远。不远处,一面红字“湘派”石碑矗立,风化痕迹明显,却依旧透出浓厚的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一块刻着“湘离分派”的石碑静静立于水边,碑文虽已斑驳,却仍能辨认出当年的笔锋。它仿佛在讲述灵渠如何将湘江与漓江分而治之,又巧妙贯通,成就了这一水利奇迹。</p> <p class="ql-block">漫步至灵渠核心区域,见到了铧嘴、大小天平、陡门等关键设施,这些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遥想古人如何以智慧与毅力凿山为渠,三分入漓、七分归湘的设计令人叹服。2018年灵渠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实至名归。</p> <p class="ql-block">临水而行,两岸树木垂枝拂面,水面如镜般倒映蓝天白云与古建飞檐。偶尔有小舟划过,荡起涟漪,打破了平静,也唤醒了沉睡的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河水静静流淌,像一面镜子,倒映着两岸的绿树与古桥。一艘小船缓缓划过,船桨轻点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我坐在岸边,看着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水面上,斑驳陆离,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中。</p> <p class="ql-block">展馆中,一面墙上的“天下第一”四个大字格外醒目,旁边陈列着几件古代水利工具。它们虽已锈迹斑斑,却仍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灵渠工程的辉煌与伟大。</p> <p class="ql-block">一幅浮雕静静陈列在展馆中,雕刻着灵渠修建的历史场景。人物姿态各异,动作生动,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开山引水的壮丽史诗。旁边的红水亭牌坊古色古香,石阶整齐,红墙映衬,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工匠挥汗如雨的年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