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月2日上午,“艺海泛舟”美术青岛专访直播团队一行五人,在市美协副主席兰伟和北部画院院长陈娟娟的带领下,来到岛城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刘文泉先生住地进行了探访,开启了一段颇有意义的艺术历程。十时许,一行人来到刘老的家。一进门,刘老热情的与市美协副主席兰伟和我们几位陌生的访客打招呼,拉着手让大家落座,和蔼亲切宛若老朋友见面。作为曾经为青岛美术发展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原青岛市文联副主席、青岛画院院长、青岛美协主席,没有丝毫的“官”架子。一位91岁高龄的老人面容慈祥、精神矍铄、声音洪亮且思路清晰,对许多有关青岛美术方面的往事如数家珍的娓娓道来,完全没有探访前心里猜想的老态龙钟和难以交流的状况。看到刘老画案上的文房四宝,墙壁上画板上新创作的画作,在各种绿植的映衬下,栩栩如生,耐人寻味。墨香伴着花香,充盈着整个房间,一种被陶醉的感觉油然而生。当得知刘老每天依然坚持作画、写字笔耕不辍,且乐在其中时,令大家肃然起敬。近两个小时的探访交流,更像是一场艺术公开课的讲堂。探访刘老,更为他精彩的艺术人生而感慨。</p> <p class="ql-block">1960年7月24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发表的《毛主席接见文代会代表》刘文泉在图片的左边。</p> <p class="ql-block">说到刘老,以下几个方面堪称其人生的高光时刻。</p><p class="ql-block"> 一、从车间走出来的著名画家,全国文代会最年轻的代表之一</p><p class="ql-block"> 刘老是1952年来青岛工作的,先是在一家药房当学徒,勤奋好学不甘于初中学历的他,便参加了青岛夜中学习。于是每日白天上班工作,晚上到夜校学习,一直读到高二年级。同时,他坚持业余学习绘画,而且有所收获。后来进入青岛铸造机械厂工作。和许多在全国有影响的书画家有相似的经历,刘老是从工厂车间走出来的典型的文艺青年。作为一名普通工人,这期间他是工厂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那个时候,黑板报、墙报是单位重要的宣传阵地和宣传形式。工作之余因办黑板报、墙报图文并茂特别出色,受到普遍欢迎,被领导和工友们亲切的称为"小秀才"、"小画家"。同期,还结合形势需要画了许多宣传画,以及油画、版画等。因为绘画,有机会认识了当时岛城知名画家吕品、石可、晏文正、陶田恩、张镇照等先生,他得空就向老师们学习请教,打下了坚实了美术功底。</p><p class="ql-block"> 1959年,他倾心创作的宣传画《奋勇前进》,因主题突出、技法娴熟,先后入选青岛市春季美展、山东省美展。当年又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1949—1959全国宣传画十年展”,并被评为优秀作品(不设等级,优秀作品为最高奖),一举成名,成为青岛市最早一批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作者之一。因此,1960年被中国美协提名出席了全国第三届文代会,全国第二届美代会。时年25岁,是山东省参加会议年龄最小的代表。山东出席文代会的40多位艺术家中,美术方面的代表只有著名画家于希宁、黑伯龙和刘文泉三人,他是值得青岛骄傲的唯一代表。</p> <p class="ql-block">1960年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名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著名画家赵建成看望刘文泉老师</p> <p class="ql-block">二、从文联专职画家做起,青岛画院、青岛美协的创建者之一</p><p class="ql-block"> 因为美术专业成绩突出和工作需要,1960年秋,25岁的他被调入青岛市文联工作直至退休。进入文联,他先后担任《海鸥》(后改为《青岛文学》)文学月刊美术编辑、艺术部主任。负责月刊的美术作品编审、封面封底设计、题插图等,后来一段时间又担负文字编校工作。每期月刊文字稿约10万字,他要一篇篇逐字阅读、校正、修改和编辑,为推动青岛文学艺术的发展付诸巨大的心血。</p><p class="ql-block"> 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迈进,为进一步推动青岛美术事业的发展,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青岛画院,是全国比较早的专业画院。由隋易夫先生作为筹建负责人,刘文泉积极配合隋易夫开展工作,具体负责建院工作的实施。在筹建青岛画院过程中,刘文泉忙里忙外跑选址,跑各种手续,跑融资,跑施工单位和施工现场,历时数年,终于于1980年建成了投入使用。青岛画院的成立,成为青岛艺术家们一个学术研究、创作、交流、展览的重要基地,为培养优秀书画艺术人才奠定了基础。那个时候,交通、通讯条件极差。文联十多个人,只有一辆办公用的自行车,经常是有人办公骑走了,刘老就只能靠坐公交车或者靠步行,酷暑严寒四处奔波,一项项的跟进落实,艰苦程度可想而知。没有强烈的事业心是难以完成的。</p><p class="ql-block"> 青岛画院正式成立,隋易夫先生为首任院长,刘文泉任副院长。继隋易夫、宋新涛后,刘文泉为青岛画院第三任院长。 1988年,青岛市美术家协会成立,宋新涛为首届主席,刘文泉任副主席。1994年至1999年,刘老任第二届主席。</p><p class="ql-block">刘老在担任青岛画院院长、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期间,除了多次在全国、省市美术作品展中频频获奖在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外,还极力推荐扶持各类美术人才,甘当铺路石。他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美协行政性工作之中,包括组织创作、内外学术交流、接待、组织展览和向省、全国美展选拔推荐作品等。青岛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无不包含着他的劳动。作为各种比赛的评委和组织者,为了给大家以公正的印象,却从不参评,作为第6、7、8届全国美展的青岛市评委会主任和山东省的评委,刘老不辞辛劳地耕耘在书画事业的园地,不图名利,不求回报,默默无闻且兢兢业业地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不仅推荐同龄人中的有成就的画家,还甘当年轻画家的铺路石和引路人,时时处处体现出了他朴实厚道、坚守原则、诚恳方正的人品和胸怀宽广的格局,为当代青岛美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除了担任青岛画院院长、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外,同时还是青岛文联副主席。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还曾经担任山东省政协书画联谊会特聘画师、山东画院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等多项职务。</p> <p class="ql-block">三、鲐背之年依然笔耕不辍的时尚老人之一</p><p class="ql-block"> 刘老成名于人物画,《奋勇前进》是其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后来,他更钟情于山水画和书法篆刻的创作。他的山水画注重现实主义的呈现方式,体现了他对家乡青岛山、海、岛、城的热爱和真诚讴歌。他笔下的山水,流泉飞瀑、苍松翠岭、奇峰怪石、渔村帆影等等,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绘画语言,大气磅礴、苍劲有力、开合有度、气韵生动,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有又明显的时代特点。</p><p class="ql-block">除绘画艺术外,刘文泉还是一位著名的篆刻家。其篆刻,尊师潍县陈介祺后人篆刻大家陈寿荣先生,得其真传。从汉印入手,博采众长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以刀代笔,洒脱遒劲,横切自如,具有极强的金石味,方寸之间尽显大千世界之奥妙,备受大家的肯定和从业者的喜爱,是名副其实的篆刻大家,有《刘文泉印痕》刊行于世。</p> <p class="ql-block">从青岛画院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他并没有通常人们所说的失落感,而是更好的利用好“无官一身轻”的大好时光进行学习创作。同时,继续帮助提携年轻人,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德高望重的长者。其山水画作品的格调、笔墨情趣、章法气势等更加纯熟,有了新的质的变化。篆刻作品同样获得突破,多次在全国篆刻大赛中获奖。</p><p class="ql-block"> 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代共进,适应更大范围的学习交流,他是同龄人中最早学习使用电脑的艺术家。他通过网络与国内艺术家在线交流,还与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外画家、友人进行交流,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间的交流拓展了空间,开拓了视野,做出了努力。博客刚刚兴起时,他便开通自己的博客,每天更新博文,与绘画艺术爱好者分享自己经验,受到大家普遍欢迎。智能手机上市后,他也是同龄人的“先进分子”,最先使用并对手机功能运用自如。闲暇时通过微信、短视频与朋友交流,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艺术市场的变化,关注朋友的创作和生活,甚至网购也玩的很流畅,对自己喜欢的物品,常常通过网购买回家,而且乐此不疲,分明是一位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时尚老人。</p><p class="ql-block">探访临别前,刘老还非常高兴的为大家送上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家名片图册--中国艺术家新成就丛书《美术家刘文泉》一书,及中国文化传媒网文旅山东2025年特别推荐的刘文泉国画作品新台历,并提笔为大家签名。在和谐的气氛中一起合影,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记忆,“艺海泛舟”美术青岛专访圆满结束。</p> <p class="ql-block">刘文泉与张朋等合作创作的花鸟画</p> <p class="ql-block">著名书画评论家宋文京的话也许能代表众多美术界人士的心声:“他的绘画作品只是他获得成绩的一部分。刘文泉老师无论在艺术还是在为人上,都值得大家学习和尊敬。</p> <p class="ql-block">刘文泉,男,1935年生于山东招远。擅长中国山水画,篆刻。自1960年起,即为青岛市文联专业画家。曾任文联美术创作员,《海鸥》文学月刊美术编辑,文学艺术部主任,青岛画院院长,青岛市文联副主席,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省第七届政协委员,山东省第五届文联委员,山东省美协理事,山东画院山水画研究副会长。现为青岛画院名誉院长,青岛市美协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自1990年,先后随青岛市政府文化代表团赴日本,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艺术交流和举办展览。1960年出席全国第三届文代会,全国第二届美代会。1959年,作品《奋勇前进》入选全国第二届美展,和"1949-1959全国宣传画十年展",并被评为优秀作品,后又被选编入青年出版社在2000年出版的《新中国美术史》。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华东美展、山东美展、青岛美展等多种美展。《美术》、《中国画研究》、《中国泰山画集》、《全国首届篆刻展作品集》、《山东画院作品集》、《中央电视台藏画集》、《山东政协作品集》及多种报刊、杂志出版发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刘文泉画集》,青岛出版社出版《刘文泉印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编撰的《中国美术年鉴》,《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印学年鉴》均收录“刘文泉”词条。</p><p class="ql-block"> 撰文 吕颖虹</p><p class="ql-block"> 编辑 隽 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