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缪小星:足球的人生</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梧桐树下读书会”2025.7.8</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苏超的温度早就大夏天了。7月5日,最热闹,大自然飙升的高温也得臣服,南京奥体入座60396,全省第二现场就没法统计了。这天我在家乡南通,在群里说道,一票无法求那就在家看直播,"万人空巷",结果大错!就怪这词太顺口。第2天一早打开南通台,市+各县市区,有统计数十万人盈巷,吃喝玩购嗨,而且南通重回榜首,看着一个个场面怎么突然能想到一名曲《今夜无眠》,在屏前久久静默。<br> 人往往在激动时,而激动又跟自己的经历相关时,会这样。小时候自己是南京山西路小学足球队的,记得到裴家桥小学打客场比赛上过场;大了到南大,全校系际足球联赛,中文系小系人手紧,看这个79级的长得有点生猛不由分说让我先坐板凳,比分落后了又追不上,突令我上,刚上场体力充沛猛窜,可惜脚下没一丝点功夫,逮到球就是超远距离"射门",露出马脚不到一分钟吧就下了场。球踢不好不代表不会看不能写。最早没电视看是打开收音机听,中国队:阿尔巴尼亚队,现场解说的央广播音员神了,听得我这细娃好像上了看台,比看还过瘾。上到初中,隔壁虞家毛毛自己装配了一台九吋圆屏黑白电视机,大院的娃聚在一块脖子伸老长看球赛,一会有图一会没,我的任务就是调天线杆。<br> 走上工作岗位再忙也不能不看球,看了有时忍不住不能不一吐为快,结果让副秘书长朱通华发觉,赛前常会来电,问,小缪,这场球你怎么看;赛后又常会催着写。大学同班有个扬子名记,叫朱仕农,专跑体育口30多年,在校我会用吴语谑呼他,这当下投稿了便亲昵地喊他阿农。这小子这时最得意,说道,你哪是什么小,大得不得了,不过也有求我的时候。<br> 写着写着也写出了一点小名气。一日接一电,是分管体育的副省长打来的,说今发的足评(题《压力成为常态方有希望》,剑指"国足有实力但关键场次压力大没踢好"一说)写得好!没多久,大周总令我暂时"脱岗"到全国第十届运动会组委会上班,任新闻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报到时省长说,你不来谁来。<br> 想到之前在宿迁工作时向新华日报投了一稿,题《很庆幸,我是球迷》,发稿时没用真名,结果大周总说要用就用真名,把职务也挂上去。第二天一见报,人民日报驻江苏记者站龚站长(后来"站"改为分社)就来了电话,说你这稿不能这样写这样发呀,你不光是一个球迷。我嗯嗯呀呀,只能祈求没人去顶真这事了。<br> 又一日去常熟采访,中午饭间同吃的地主说要到隔壁一屋去敬个谁,回头时带来一人一一常熟政协副主席赵洪生,一见面就呼《三比二大,天比地大》写得好,怎么怎么好,我笑,也说是写得巧,废话瞎话不废不瞎。那是比世界杯更牛在欧洲更火的欧洲杯,希腊队这个传统二流鱼腩队竟然整出个希腊神话夺了冠军,让人血沸不得不写。下笔光有激情不中,静思原来这回希腊玩得是空中飞传头球飞顶,把自己的那么一丁点长处发挥到极致。巧的是当时正值世界杯酣战,赵问及谁能夺冠,我沉吟片刻,道,很可能意大利,赵惊说,小组第一场就输了呀,我说输了好呀,教训值钱。这届居然被我说中了。还有一次决赛前,报社体育名记董晨看好荷兰队,我说荷兰这一路太顺了不是好事,几个主力走球的路数太明,并不十分看好,结果亦然。说到这,自认有点吹大了,应该说足球是圆的,猜是猜不准的。<br> 毕业30周年,也就是2013年国庆期间,全班同学在南园相聚,之前我抓紧把PC时代同学们在线上近一年怀旧、"掐架"的贴子汇总、筛选后出了一大书《南园拾零》,其中有一组文设一栏叫"老汉的足球人生″(比同班均龄大到7岁故自诩老汉),匆匆收了曾线上发同学以供悦读或掐架的球评,挂1漏3吧,但足以证明自己陷进足坑有多深。做中国男足的球迷,不依不舍会有多少辛酸苦泪就别提了。退休之后,看世界杯,欧洲杯,欧冠,看得不能不写,也发过几篇,但对中国足球那一地鸡毛,完完全全是哀莫大于心死。<br> 看到60396,看到现场和第二现埸的欢呼海啸,我瞬间有点……老了,但又看到了希望,不多说,就取这两天自己发出的小微说事吧:<br> 足球这样玩就对了。邓小平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没有大人大孩子们痴迷狂欢,踢球的娃从哪里来?能万娃挑一了,还担心没有足球的那叱横空出世。<br> 围绕十三太保+1+1玩梗,足球的溢出效应特赞。但大家还是来看球的,看业余队员为主的比赛,队员年龄有"老"有幼的比赛,踢得不遗余力不失精采的有血性的比赛,比球也比"热闹″的比赛,一句话,苏超灶堂里的底火厚实了,任何时候一把干柴就能轰出一片大火,好戏还久着哩!<br> 本来写到这就收笔了,不想刚看到7月7日东亚杯首轮中国队以0:3败给韩国队,听称下半场韩还收了兵,这结果丝毫不出意外,没人去在乎,不过该说一个十几年前自己在足评中用过的数据:<br> "目前日本国内已拥有60万青少年足球注册人口,而中国只有7000"(引自新华日报"零点快评"栏《游戏至上》文)。《游》文中有些表达觉着挺适合从某一维度解读苏超:<br> "中国的足球会有希望吗?照现在的情况推,不会!因为中国的足球一一没有游戏"。<br> "举国体制可以苦训酷练出一枚枚"独″且"冷"的奥运金牌,但足球没戏,因为足球是源于游戏归于集体的极致,是孩子天赋的呈现,是一群孩子相互呼唤着灵魂的表演。马拉多纳矮个粗腰短腿,一点没有妨碍他自天而降,阿根廷是足球游戏的快乐国度,自然会奉献出一代又一代富有朝气富有创意特具锋芒的队伍。” 足球,游戏至上!苏超岂能意外,苏超对孩子对未来的意义岂能意外!<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