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小作文选(1)

理应如此

与正文同步音频 <p class="ql-block">我从自已的50篇“日常”作品中选20余篇 ,校正修改,分两期发表在《徐州同城》。我感到写小作文有不少好处,既关乎个人能力提升,也能带来情感上的滋养,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1. 锻炼表达能力 小作文篇幅灵活,不用像写大作文那样顾虑结构完整,能更自由地练习把想法说清楚。无论是描述一件小事、一个感受,还是一个观点,长期写能让语言更简洁、精准,慢慢就不会“心里有话倒不出”了。</p><p class="ql-block">2. 梳理内心世界 生活里很多细碎的情绪、零散的思考,写下来的过程其实是在“整理”自己。比如开心时记录瞬间的美好,烦恼时写下纠结的点,写完往往会觉得心里更清晰、轻松,像是给情绪找了个出口。</p><p class="ql-block">3. 培养观察力和敏感度 小作文常聚焦日常:一杯奶茶的温度、路边落叶的形状、和朋友的一句闲聊……为了写得具体,会不自觉地更留意身边的细节,慢慢就会发现,平凡生活里藏着很多以前没注意到的小确幸或小感悟。</p><p class="ql-block">4. 积累素材和灵感 很多好的写作灵感或创意,都是从一篇篇小作文里冒出来的。随手记下的片段,可能某天就变成了一篇长文、一个故事的起点,甚至是面对其他表达场景(比如演讲、分享)时的素材库。</p><p class="ql-block">而且,写小作文门槛不高,不用追求完美,哪怕几句话、一段碎碎念都算数,既能解压,又能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我的小作文:</p><p class="ql-block">1.人上了年纪,总担心会和新事物脱节。没想到最近接触了 “豆包 AI” 和 DeepSeek,一下子让我眼前一亮,仿佛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它们的许多功能都把我乐坏了。学会用 AI,真切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没想到老了还能抓住科技时代的尾巴。现在的我不再孤单,AI 实实在在增添了我晚年的快乐!.</p> 2 .我 84 岁生日那天,外孙用压岁钱买了哪吒人偶作为贺礼,我心里十分欢喜。外孙正值束发之年,恰是叛逆的年纪,或许是被哪吒 “我命由我不由天” 的反叛精神所触动。这种精神虽有可取之处,但仍希望他能领悟其中的完整意涵,接纳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在书海中奋力拼搏,潜心向学。愿他学业顺遂,不辜负青春韶华。 3.人至八十,周遭人际,变化迥异。旧友大多已离世,尚存者也因身体衰弱,彼此往来日渐稀疏。孤独之感,常常萦绕心头。然而,若想避免这般境况,应当坚信能够度过安适的晚年。宜培养爱好,或读书以增长学识、或习字以陶冶情操、或放歌以抒发胸怀、或交游以结识新朋、或游历山川以开阔眼界。寄情于这些活动之中,自得其乐,让暮年生活充实多彩。如此,于自身健康有益,还能减少儿女的担忧,岂不是美事一桩? 4.一城青山半城湖,云龙湖便是这般诗意栖居地。澄澈湖水倒映着天光云影,苏公塔静立岸边,倩影沉于波心。春日里垂柳依依,无论是晨光微熹时,还是落日熔金际,漫步湖边,看水鸟翩跹掠过,身心便会被这湖光山色温柔裹挟,尽享惬意时光。或许相较于姊妹西湖,它的历史故事稍显单薄,虽湖面阔于西湖,名气却分伯仲 —— 虽然各有风姿,但还须以名气论短长。 5.樱花簌簌落诗情,游人如织赏芳菲。彭园两千株染井吉野樱,自友城日本半田市跨海而来,见证徐州与半田缔结三十载友城之谊。如云似霞的花树间,粉瓣缀满枝头,飘落肩头若春日私语。游客执伞漫步青石径,孩童追逐缤纷花雨,快门声与欢笑声交织成曲。这漫天樱花既见证着两市情缘,亦妆点着彭城最美四月天。 6. 农历二月十九云龙山庙会。我登山赏景,发思古之幽情。云龙山蜿蜒九节,海拔 142 米,与云龙湖相依成景,为国家 5A 级景区核心。春日 “十里杏花” 应和东坡诗句,粉霞摇曳;四季苍松翠柏掩映石阶,登顶观景台俯瞰湖城全景。山中人文璀璨:北魏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放鹤亭,明代兴化寺,大士岩等古迹星罗,兼得 “山有仙则灵” 之韵。 7.三月风软,白玉兰在曲枝间次第苏醒。从前我对玉兰了解甚少,只知道它先是满树琼花,花谢之后才长出叶子。既然它如此脱俗,必然有着独特的禀赋。那皎洁的白花苞如同羊脂雕琢而成的精美饰品,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触碰春风时,簌簌地抖开一片片如雪花般的花瓣。晨光穿透那轻薄的花瓣,仿佛从琉璃罩中透出琥珀色的光,花蕊中心点缀着几点鹅黄,引得蜂蝶纷纷争先而来。一阵风吹过,远远望去,好似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给游人增添了满心的诗意。 8.今天,因有事需要向老邻居请教。我敲响了那座已阔别四十余载的老院子的门。开门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年妇女,我定睛细看,竟是当年刚嫁过来的那位新媳妇。刹那间,我的心猛地一颤。 在闲聊的过程中,我得知那些与母亲年纪相仿的老人,都已离世,去了另一个世界。环顾院子,四周的房门紧闭,整个院子弥漫着衰败的气息,显然是在等待拆迁。站在这破落的庭院之中,往昔那些亲如一家的老邻居们的身影,不由自主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一股寒意陡然涌上心头,我真切地感慨,时间,真如一把无情的杀人刀啊。 9 我经常在心中背诵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父母恩难报,当我享受着美好的物质生活之际,最难过的便是 “子欲孝而亲不待”。一会儿我将去上坟祭祀父母亡灵,愿他们在天堂安息快乐,天佑世界大同。 <p class="ql-block">10.清明节的起源,与春秋时期介子推割股啖晋文公重耳的典故紧密相连。当年,重耳流亡途中饥寒交迫,几近昏厥,介子推为救主,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之肉,烤熟后献给重耳。这份赤诚忠心,令人动容。后来,重耳历经磨难,终登君位,却在论功行赏时,一时疏忽,忘了介子推。待想起时,介子推已携母隐居绵山。晋文公亲自前往绵山请他出山,介子推却心意已决,不愿为官。晋文公无奈,听从他人建议,三面烧山,想逼介子推出山,结果却目睹介子推母子抱树被焚的惨状,懊悔不已。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火,只吃寒食,后来又将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父年轻时,深受介子推这种至孝至忠精神的影响。他祖母久病缠身,四处寻医问药,诸多良方皆不见效。先父心急如焚,听闻古老医书中有割股疗亲的说法,便效仿古人,瞒着家人,割下自己大腿之肉,熬成药引,希望能治愈祖母的顽疾。然而,祖母的病情并未因此好转,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但先父的这份孝心,一直被家人默默铭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去世时,叔父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个小匣子,里面存放着一些煎熬后留存的皮肉残渣,那正是当年先父割股留下的。叔父泪流满面,将其放入棺内,随先父一同下葬。此时,我才知晓此事,心中满是惊异与感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来,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父亲用如此决绝而深沉的方式,表达着对祖母的孝顺。 此后,每年清明上坟,我都会想起先父的这一壮举。站在父亲的墓前,思绪万千。先父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孝道的真谛,他的行为虽有些极端,却饱含着对亲人最纯粹、最炽热的爱。在这慎终追远的节日里,先父的身影愈发清晰,他的品德如同清明节的细雨,润泽着我的心田,让我在缅怀中不断汲取力量,传承这份对家人的深情与担当。</p> 11.又到拍摄牡丹花的时节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再拍牡丹花,我已没了兴致。此刻,我不禁想起北宋诗人王溥的《咏牡丹》。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哲理,在牡丹诗中开辟了新境界。它不仅是一首文学佳作,更是一面映照世相的镜子,值得反复品味。“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12..《水调歌头·重游云龙湖》 六秩有余载,植树在龙山。挖湖挥汗如雨,当日景犹传。扛苗攀登山岭,铁锹翻松泥土,赤足筑堤坚。忆昔那番景,辛苦未曾言。 看如今,洼成镜,碧波涟。秃峰披翠,满目葱郁映蓝天。携孙慢行长堤上,风抚面庞清爽,林海浪声绵。画舫湖中荡,谁记旧时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