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书柜中的这本《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1964年6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距今已六十一年了。</p> <p class="ql-block"> 乙种本是我在初中二年级时(1968年)购买的,所有篇目都阅读过。</p><p class="ql-block"> 五十七年后重新翻阅乙种本,思绪万千。</p> <p class="ql-block"> 书上贴纸文字:</p><p class="ql-block"> 上海市高行中学</p><p class="ql-block"> 初二(1)班 张顺兴</p><p class="ql-block"> 地址 浦东高行镇900号</p><p class="ql-block"> 我是六六届小学毕业。因文革,迟至1967年12月才进入高行中学上初中。上初二是1968年,十五岁。</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届有六个班级。</p> <p class="ql-block"> 学习毛主席著作,要带着问题学……</p><p class="ql-block"> 见到了自己初二时的钢笔字。</p> <p class="ql-block">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p><p class="ql-block"> 钢笔字十一行,我写的。</p><p class="ql-block"> 这些出自一名初中二年级学生的文字,充满了那个年代的特有色彩。</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著作选读编辑委员会1964年5月的出版说明</p> <p class="ql-block"> 目录</p> <p class="ql-block">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p> <p class="ql-block"> 红色标注:“对革命取动摇态度,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高涨时发生了分化”。</p> <p class="ql-block"> 红色标注文字:“对革命有三种态度,革命高涨时都能参加革命”。</p> <p class="ql-block"> 红色标注:“革命的同盟军”</p> <p class="ql-block"> 蓝黑墨水、红墨水,两种颜色划重点、作标记。</p><p class="ql-block"> 红色的上面一行文字是“革命的主力军”;中间文字是“两重性”;下面文字“结论:清楚了敌人,革命领导力量,朋友”。</p> <p class="ql-block"> 注释文字上面,我写了“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p> <p class="ql-block"> “糟得很”和“好得很”</p> <p class="ql-block"> 反对本本主义</p> <p class="ql-block"> 青年运动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初中时学习毛主席著作,对世界观的形成大有裨益。</p><p class="ql-block"> 我上初中时,学校共青团组织已瘫痪多年,取而代之的是红卫兵组织。</p><p class="ql-block"> 我是1968年加入红卫兵的,后来还参加了校红卫兵团。那时候,红卫兵已是先进学生组织。</p><p class="ql-block"> 初中毕业后不久,我加入了共青团。1973年,加入了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 为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 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我们多能背。</p> <p class="ql-block">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p> <p class="ql-block"> 知识分子问题</p> <p class="ql-block">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p> <p class="ql-block"> 毛选乙种本出版信息</p><p class="ql-block"> 中国青年出版社地址:北京东四12条老君堂11号</p><p class="ql-block"> 上海新华印刷厂印刷</p><p class="ql-block"> 上海新华书店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p><p class="ql-block"> 字数:132千字</p><p class="ql-block"> 1964年6月北京第1版</p><p class="ql-block"> 定价:0.50元</p> <p class="ql-block"> 封底 统一书号:1009.3</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上初中时,能自费购买《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且认真阅读,现在的中学生,也许会感到不可思议。但,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我们,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对伟大领袖充满了崇拜之情。</p><p class="ql-block"> 插叙:我们在送同学徐天德作为工农兵学员上大学时,看到天德书柜上,整整齐齐排列的一长溜列宁选集,我惊讶敬佩。天德能成为复旦大学教授,不是偶然的。</p><p class="ql-block"> 五十七年后,古稀之龄的我,再次打开书柜中保存的毛选乙种本,却似乎已没有了当年的那种阅读激情,取而代之的,则是满满的回忆了。</p><p class="ql-block"> 1964年版的乙种本,32开本,文字还是繁体的。如經驗(经验);辯論(辩论);組識(组织);問題(问题);編輯(编辑)。繁体字连在文中我能熟练念,如单拿出来,好多字我已不会写了😊😊😊</p><p class="ql-block"> 书房几经整理,处理了大量图书。如今,只剩三个小小书柜了。不过,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毛泽东选集甲种本、乙种本,我仍保存着。这,是我们五〇后的一种信仰,一种情结,改也难。</p><p class="ql-block"> 我想,有信仰,总比没信仰好!</p><p class="ql-block">本篇配曲:毛主席著作像太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