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味道

悦己者

<p class="ql-block">  我生在五十年代初,长在国家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小时候的记忆,总是从饥饿开始。那时候饭是把米用水泡几个小时或者把米炒一下再蒸,这样饭多些,看着饭多,我们就高兴,好像就吃得饱饱的……</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什么都好吃,也有味道。比如:蒿子,青苔,树叶,树上的果子,山上的蕨根,都好吃,也味道美。还有土里的红萝卜和白萝卜挖了后,长出的再生的根。</p> <p class="ql-block">蕨根,好吃。也有几种吃法:把蕨根捣碎洗出里面的淀粉加点葱做粑粑吃,或者把蕨根放火炉上煨着吃,把皮拨掉,粘粘的,软软的吃上面定粉,那种美味就像是满汉全席!但是,蕨根的渣是不能吃的,否则,会叫你拉不出大便。</p> <p class="ql-block">田里的做肥料的草籽苗(紫云英)也好吃,一般比较肥的地里,又嫩,又长得长。把它割回家用开水烫一下,做粑粑吃或者煮粥喝,滑滑的,嫩嫩的,夹着点沤涩味,还是觉得特别鲜美!</p> <p class="ql-block">  我们吃得最多的是这种黄荆柴,叶子摘回去煮一下,它苦,反复洗就只是点微苦了。它的籽老了后,摘回去炒着吃,苦中带着香,还嘎嘣,嘎嘣脆,我们把它当特别美味的零食。</p> <p class="ql-block">还有白萝卜和红萝卜的再生根,扯出来,用手抹去上面的泥土,就可以充饥!</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饥饿是最好的的厨师。那时的味道不是今天的香甜可口而是苦中带甜,涩中带香。母亲说过,吃的下,才活得下去。这句话成了我童年最深的味觉记忆!</p><p class="ql-block"> 今天,每当我要把没吃完的鱼,鸭,肉饭菜倒掉时,会有种莫名的心痛。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