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阅读课堂,践行育人初心——7.9学习笔记

亚兮

<p class="ql-block">  七月流火,研思不辍。7月9日的教学研修如一场及时雨,让“阅读教学”的迷雾渐散。向林敏、窦琼、唐悦芹三位专家的分享,从课堂实践到理论深耕,再到评价闭环,为我们勾勒出阅读教学的清晰路径。</p> <p class="ql-block">一、阅读课的生动实践:从文本到生活</p><p class="ql-block"> 向林敏老师以Unit4 “Eat well”为例,展示了基于文本解读的阅读课设计。课堂以“早餐调查”切入,用“Did you eat breakfast this morning?”拉近距离,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知主题。阅读环节层次分明:Fast reading聚焦文章主旨与结构,Careful reading通过表格梳理不良饮食习惯的后果与建议,Retell环节促进知识内化,讨论与自由发言则让语言输出水到渠成。</p><p class="ql-block"> 最动人的是教学资源的巧妙运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示将“balanced eating”可视化,板书围绕“balance”串联三餐建议,连“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的谚语都延伸出文化探究点。这样的课堂,既是语言学习,更是生活教育。</p> <p class="ql-block">二、语篇研读的深层密码:从形式到意义</p><p class="ql-block"> 窦琼老师的“阅读语篇研读策略”让人耳目一新。她指出,语篇不仅是文字组合,更是“有交际功能的符号集合”,涵盖文字、音频、视频等多模态。研读时需追问三个核心问题:“内容是什么?传递什么意义?如何通过形式实现目的?”</p><p class="ql-block"> 不同文体有其研读密钥:记叙文要抓“5W1H”,关注情节转折与人物心理;说明文需识别举例子、列数据等说明方法;议论文要定位核心论点与论证逻辑。这种结构化的研读方法,让教师能精准把握文本价值,避免教学流于表面。</p> <p class="ql-block">三、教-学-评的闭环设计:从目标到成长</p><p class="ql-block"> 唐悦芹主任带领我们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破解了教学中“教归教、学归学、评归评”的脱节问题。其核心在于:以学科育人理念为引领,分析学情确定起点,制定可观测的目标,再匹配恰当的实践活动。</p><p class="ql-block"> 评价不再是终点,而是过程中的“导航仪”。课堂上,即时反馈与阶段性评价结合,既关注知识掌握,也追踪思维发展与情感态度。这种闭环设计,让教学有方向、学习有动力、成长有证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研修,从具体课例到理论框架,再到实践路径,层层深入。阅读教学的真谛,或许就在于:让学生在文字间学会思考,在语篇中理解生活,在成长中爱上表达。深耕细研,教学之路方能行稳致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