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开“碛口古镇”,我俩赶往“大同”。计划晚上入住大同古镇赏夜景,第二天浏览中国十大石窟之一“云冈石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大同古城始建于秦汉时期,为对抗匈奴,汉高祖在平城大肆修筑城池。北魏皇帝拓跋珪定都平城,在大同古城修建皇都,建筑军事防御工程。辽、金两朝时期,大同古城在当时成为繁华之城。明代,大将军徐达修建大同古城墙,将大同古城修建成坚固的军事要塞,使之成为中国北方“九边”重镇。2008年开始,大同市决定全面实施历史文化复兴与古城保护工程,大同古城被修复。(摘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碛口离开时气温显示28度,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车程,下午两点到达大同古城。气温降到了5度。一天之间,经过了四季,从夏天走到了冬天。街道上的路人大多穿着厚外套,还有的穿着棉衣。这样的温度如果到了夏天一定是一处很好的避暑地。大同的气温虽然很低,但一路繁花似锦,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象。大大小小的街心花园,五颜六色的鲜花开得耀眼夺目。最抢眼的是路两边那一树树海棠,粉嫩如少女的脸颊,娇羞中带着几分妩媚,点缀着春日的枝头。路上的汽车从旁跑过,带动海棠花瓣轻轻摇曳,宛如翩翩起舞的精灵,洒落一地芬芳。我是个喜欢花草的人,每年的春天我都不会错过赏花季。不管是名贵的花卉还是路边的野花,我都喜欢。没想到在大同又让我重温一季花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一假期间,不管是城市还是景点,到处人满为患,浩浩荡荡的旅游大军造成道路拥堵。我们的车子随着车流缓慢地爬行。如果是以前,这样的现状我会心急火燎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既来之,则安之。换一种思维方式,权当坐着观光车游古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把脸紧贴在窗子上贪婪地浏览古城区的风貌。经过城市中心地带,一座青砖灰瓦的古代城楼显现眼前,城墙石碑上刻着"大同古城墙"几个大字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庄重威严。青砖垒就的城墙绵延壮阔,延伸到无边的尽头,在阳光下闪烁着岁月的光泽。遥想当年的皇帝为了这一方百姓的安宁,修建了这座城墙,经过了风雨的洗礼和战争的摧残,依然坚固。这座见证了无数风雨变迁的古老建筑,就是一部历史的血泪史,也是一个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一代又一代,战争不断,炮火连天。城墙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静静地守护着大同这座历史古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约过了半小时,车子驶进停车场。自驾游最重要的是安排好晚上的栖息地。我俩选好合适的位置,停车驻足,换上厚衣服,继续古城地探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城内的街景,大多保持了原有的风格。有北魏时期的;也有明清时期的。青砖黛瓦,雕花镂空,飞檐挑角。拱门飞檐与雕花门窗凝固着北魏至明清的建筑艺术精华,砖石肌理间沉淀着"三代京都"的沧桑气韵。大街上古代服饰打扮的女子成群结队,我分不清是哪个朝代的装束。她们化着精致的妆容,在古建筑群里拍照、游玩。大同的风,带着古老的故事,轻轻抚摸着游人的脸庞。漫步在这条充满历史的街道上,内心油然升起一种归属感,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辉煌时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俩继续前行,走到“清远门”。据说从清远门上去可以看到城里城外最美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墙,在很多电视剧中看到过,更多的理解是两国交战的最后一道防线,真正登上城墙后才能深刻体会到城墙对战争的意义。城墙进口处有详细记载,城墙全长7.24公里,高14米,顶宽12米、底宽18米,难以想象在那个古老的原始原始社会,修建这样的城墙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这座城墙,严格意义上来说,更是守护一方民众的堡垒和军事要地。</p><p class="ql-block"> 近距离接触厚重的城墙,触摸城砖,指尖传来粗粝的寒意,每一块青砖,都是七百年前夯入大地的历史铆钉。内壁上,看到有如蜂巢密布的孔洞。我不知道是什什么空洞?或许是箭孔,又或许这里曾是万箭齐发的杀阵之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着城墙继续前行,我被凸出城墙的方形堡垒吸引,原来这是“马面墙”,在战争时代可三面夹击攻城的敌人。仔细观察,看到砖面上有深深的划痕,几个孩童正划痕,几个孩童正用手抚摸那些痕迹。那些深浅不一的刻线,或许是云梯钩索的撕扯,或许是箭簇的刮擦,这些伤痕,正无声地讲述着正统年间瓦剌骑兵兵临城下的惊心往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先生是个很细致的人,看他站在马面墙处好久未动,我凑过去看其究竟。城墙马面凸起处,风化的砖面裸露着夯土内核,竟如地质断层般清晰叠压着不同朝代的土层。一朝朝,一代代,无声地讲述着大同的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阳渐渐西下,看自己的影子被拉长投射在古老的砖道上,恍惚间,好像看到了战争时代无数勇士的身影。脚下的每一块城砖都浸透着勇士们的鲜血和霜雪烽烟,墙体每道裂痕都是时光篆刻的铭文。当暮色再次为古城镀上金边,这座青砖垒砌的时光堡垒正以沉默的体量告诉世人:所谓永恒,不过是无数瞬间的层叠与坚守。它不仅是冷兵器时代的防御奇迹,更是大地之上最厚重的史册——以夯土为纸,青砖作字,风雨为批注,在无垠时空中书写着不灭的文明证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城墙上俯瞰大同这座城市。古城盘踞中间,像一颗夜明珠;四周是新时代的高楼大厦,像夜明珠发出的光。古朴的青砖灰瓦与时尚的高楼大厦,形成了大同独有的城市风貌。让这座城市煜煜生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暮色如宣纸上的淡墨,缓缓洇染过古城墙的轮廓。夕阳最后一缕金辉斜掠过城楼的琉璃瓦檐,蛰伏的巨龙即将苏醒。古城墙在渐暗的天色中显露出沉默的剪影,七百年沧桑被暮色悄然收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华灯初上,游人渐渐多起来。一串串灯笼次第点亮,灯火如巨龙蜿蜒盘旋,将古城墙的轮廓在夜色中勾勒出来,仿佛巨大的、沉寂的史书骤然翻开了一页,在灯光下重新焕发着生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俩随着人流前行,恍若踏着时光的脊背行走。东望,现代楼宇的霓虹与古城角楼的宫灯在夜空中交织;西瞰,“四牌楼”为中心的十字长街已成流动的光河。城楼之下,人群早已密密层层地围拢起来,在这里有“开城门”仪式,更有精彩的“因为大同”大型演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俩下城墙走到“永泰门”音乐广场。灯忽然暗下来。骤然间,鼓声如雷滚滚而来,电子乐如潮水般涌起,将整个古城墙都震得微微颤抖。鼓点节奏在耳膜上敲击,又径直钻入人的血脉深处,与之应和。灯柱倏地刺破夜幕,旋转、交织,如同被惊扰的、发光的生灵狂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场前,北魏王朝的将士宫女陆续出场,灯光、音乐、人物、服饰、道具与阵容将现场的氛围点燃。舞台灯光随着场地阵容不断变换着。演员们水袖翻飞,翎子轻颤,一招一式演绎着塞外的风沙、古战场的金戈;又饱含着千年来这片土地上人们积聚的悲欢与粗犷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墙上,六名勇士表演飞檐走壁。光与影的结合,音乐与画面的碰撞,演绎出北魏年间金戈铁马的战场。将士们盘着绳索爬上城墙,顿时杀声震天;马蹄卷着黄沙在城墙上飞奔。这声与光、古与今的交响,仿佛并非来自舞台,倒像是从古城墙每一块砖石深处、从这片古老土地的肺腑中,被唤醒并喷薄而出的生命之息。无论是广场前的现场演绎,还是城墙上的灯光秀,这大型的阵容把我带到那个远古时期的主战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侧身望向周边的观众,老人孩子聚精会神的望着城墙上灯光变换的画面;而更多的年轻面孔高举手机,屏幕的微光映亮一张张沉醉的脸庞——此刻,那方寸屏幕,便成了他们与台上灵魂共鸣的天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鼓点愈发密集,电子音浪也推至顶峰。演员快速的退至两旁,只留一位宽衣大袖的演员做出请的姿势,用高亢的声音发出邀请:开城门,迎贵宾!两扇朱红大门缓缓打开,游客们一哄而上,冲进“北魏大同”,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时,大同夜晚的温度降到了0度。我俩没吃晚饭,身上感到了凉意。如果看完演出,还要一个多小时,我俩合计一下,决定逛逛古城的夜景,顺便品尝一下大同的美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俩选了一家老大同刀削面馆,也许是旅游景点,也许是老店招牌,店内吃饭的人流不断。生意非常红火。我俩一人一碗面,还有几盘特色小菜,黄米粮糕软糯香甜;奶皮子入口即化,价格不贵,而且美味。旅行的目的就是赏当地美景,品当地美食。往往有些当地名吃就藏在最普通的小吃店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俩吃完饭已经晚上八点半了,老城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街道上,老人、孩子、年轻的大姑娘小伙子;还有古代打扮的美女,人流如潮水般推搡着前行,笑语喧哗声一浪高过一浪。街道两侧的饭馆店铺,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店门口摆放着各种吸引顾客的招牌,仿佛争相捧出自己家底最辉煌的珍藏。橱窗里灯光溢出玻璃柜,映照出青石路上磨亮的岁月。食客们倚在古色古香的门楼边、窗棂下,人影幢幢,谈笑声此起彼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饭店门前永远有活色生香的表演。刀削面摊上,面团在头顶旋转如云,银亮的刀光飞泻而下,削出薄如纸的面片,落入锅中翻滚着白浪,腾起阵阵诱人的香气;旁边铜火锅内,鲜红的汤汁沸腾跳跃,肉片翻滚舞蹈,氤氲白汽裹挟着浓香,如暖流在人群中弥漫穿梭。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在灯光和人声鼎沸的缝隙里钻行,仿佛能穿透整条街道:“羊杂热乎嘞!”“刀削面,现削现煮!”……烤架上油星噼啪作响,小吃摊前蒸笼白汽袅袅,各种气息混合一处,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在空气中乱窜,笼罩着每一个行人。这混合气味,成了大同夜晚最富生命力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群群年轻人推搡着有说有笑,边走边吃,每家摊位前都买一点尝尝。他们仨一堆俩一团,还有的成群结队,每到一处,只要有好吃的、好玩的,必定有年轻人。这就是当今的社会现象。我这个近六十岁的人很少在大街上吃东西,感觉有损形象。这是我们那辈人植根于内心的思想理念,很难改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在年轻人眼里,我们这样固守着礼仪和传统观念,活得太累了。看着他们无忧无虑的笑容,我的心也跟着荡漾。人生一世,怎样不是一辈子呢?何必难为别人,苛责自己。让我们成为我们,他们成为他们。抬头望向远处,飞檐挑角的古建筑与现代风格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的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却在这里和谐共存着,古与今的交织,让这座城市典雅且鲜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俩边走边看边想,从一条街穿到另一条街,每一条街巷都透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仿佛能听见古人的低语。不记得走了多少街。游人渐渐少了,古城也逐渐恢复了宁静。唯有路灯依旧照耀着斗拱飞檐的轮廓,恰如七百年前每一个平凡的夜晚。大同的永恒魅力,正在这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绵延不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同是一座魅力与活力并存的城市,它吸引了五湖四海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它的吸引力,不仅仅局限于古代的建筑、城墙的威严,还有城市的整体面貌。一个人口流量大的旅游城市,公共街道和卫生间最能考验一座城市的整体素质。在大同,我看到的是整洁的街道和干净的卫生间。我们这种自驾游的人首先考虑的是洗刷和个人卫生的便利。找一个干净的卫生间,就好比选择一家心仪的宾馆。在大同,我毫不夸张地说有五星级的卫生间。卫生间设有专人24小时打扫,没有一点异味。地面干干净净,墙壁洁白透亮,洗手台没有一点水渍,台面上还放了一盆绿植;更贴心的是还能提供热水、牙膏、牙刷,那感觉就好像住进了五星级大酒店。我也去过不少地方,在我去过的旅游城市中,大同是最干净整洁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的古城之旅,由于时间的缘故,我只能走马观花看个皮毛,很多国家非遗文化都没时间了解。在有生之年,我还会再到一次大同,深度探访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同古城,愿再见,带给我不一样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常听到有人说,旅游,就是从一个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到另一个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去,看过了,也就那样。而我觉得,旅行不一定是简单的看美景、吃美食,而更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而引发的思考,从而发现不同的自己,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