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前,刚来苏州的第一印象,苏州虎丘有茶花大队,盛产苿莉花,电视宣传里有唱“滋滋花,白兰花,夜来香,苿莉花”优美的评弹唱腔,而且都是年轻姑娘清脆悦耳之声,成了苏州特产文化。我曾临摹过一幅苏州籍画家刘国辉先生画的《卖花姑娘》画面画着一位少女穿着水乡服饰,侧立一傍显示苗条身材,手持一支白兰花,我想这也是苏州文化一种体现。经多少年的岁月变更,茶花大队是否还在种花,那些花农是否还在,在我们脑中几乎有些淡忘。我在山塘已经十六年了,偶尔能见到一些卖花的老太,一直没有太关注,或许这些东西跟苏州这么大经济体不算什么,我总是能回忆起那句“夜来香,茉莉花”可是总是看到是上了年纪的老媪,可能当年姑娘逐渐变老,而年轻的姑娘也不肯来做卖花姑娘了。</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一位卖花老太躲到店里门口,一位城管跟了进来,不准她卖,我上前说,“照顾照顾老人家,这么大年纪了还在营生,也不妨碍游客,而且卖花也是苏州文化的一种历史,你们去管他们干啥”保安说:“这是上面的规定”我说:“上面规定山塘街不准用黄牛拉旅拍你不去管管,明摆着欺弱怕硬吗”他说:“他们也管呀”可是十多天来黄牛十分猖獗,早晨九点多一来,通贵桥黄牛成群,对家店里喇叭天天播着“小心汉服黄牛揽客拍照,以防上挡”闹得我二楼无法看书写文章,同对面老板沟通,他说:“只要山塘管理部门清除黄牛,我就不放〞。我想这群黄牛天天在山塘,张张脸熟,象牛皮癣沾着山塘街,一旦山塘有什么检查,他们跑得很远,消息十分灵通,看来内鬼也有啊!</p><p class="ql-block"> 山塘街刚开街时,山塘街有剪纸,糖人,皮老虎,塑泥人等小货滩民间工艺,很有烟火气,虽说目前的店家个个灯火通明,富丽堂煌,游客行人匆匆,就是少了一些本土本地的特色亲民童年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卖花老媪虽没有听到他们唱那句“滋滋花,白兰花。夜来香,茉莉花”叫卖声,她们佝偻背影,就想起了家中慢慢老去九十二岁的老母亲,仿佛也看到了她们年轻时倩影。</p> <p class="ql-block">此喇叭城管所设</p> <p class="ql-block">喇叭代取了执勤且扰民,黄牛城管视而不见,猖狂到直接在旅拍店拉人,天天将有十几人恍悠,把卖花老农卖些农副产品,东管西跑。拿了皇粮不管正事</p> <p class="ql-block">此喇叭店主所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