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二时候的一场篮球比赛,一直深埋在我心底。当时的痛怨情绪早已远去,留下的是今日的快乐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是1983年的下学期,中文821与822班之间,有过一场篮球友谊赛。我们821班派出了老阵容,金永奖打的是中锋,在部队里练就的一身打球功夫,可谓真假动作随意切换,看起来漫不经心又突然加速跨步上篮,一个转身能打开120度的投射空间。在学校的球场上圈粉无数。章琪、余荣熙为左右边锋,章琪打球作风稳健,失误少,抓机会能力强。余荣熙步伐灵活,视野很广,懂得互相保护配合,韧性强。我和杨汝专司后卫,利用体力充沛优势,发挥城墙一样的作用。杨汝专移动迅速,爆发力强,长于小范围配合。比较而言,我对篮球摸得少,手感差,喜欢空中跃起投篮,命中率低,优势是体力比较好,跑动积极。其实后卫的主要职责,是每一次进攻的组织和实施者,但我与杨汝专都非专业选手,哪里懂得这么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方的阵容我记不全了,但郑可集、吴敏与朱建伟我记得很清楚。可集擅长以声韵控制节律,激情火花一路绽放,逮住机会就像鱼儿上钩,猎物几乎无法逃脱。建伟喜欢潜伏中寻求突破机会,暗中盯梢,尾随而动,一切“暗器”随心所欲又无所不用其极,而且往往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吴敏敢于直面硬碰硬,以打阵地战见长,是一位武士道与钢铁侠兼具的金刚直男,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这样的两支队伍对擂,只有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来形容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比赛过程可谓精彩纷呈,一波三折。上半场比分一路交替上升,谁也没有取得明显优势。休息后,交换场地后形势更是胶着,分差始终在一两个球之间波动。这边,永奖的一个三步上篮得分,引来了一片欢呼声。那厢,建伟的一个暗度陈仓精准传球,招来了欢呼声一片。场内你来我往各不相让,场外你方唱罢我登场。硬是把一场班际篮球赛,打成了NBA的垫场赛,一场没有广告赞助的篮球总决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紧张激烈的程度,终于有了一个直接的证据。当比赛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候,锋线上的明争依然刀光剑影。而后卫线上的暗斗也已山崩地裂。《保卫黄河》的歌声在我的心中激荡。我为保卫黄河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严阵以待。吴敏要突破黄河也以筋骨之体铸就坦克,隆隆向前。双方在篮球城下进行着一场火星撞地球的决战。正当我挑起猛抢一个篮板球的时候,吴敏也拍马赶到。他眼尖脚快头硬,一个旱地拔葱,伸出右手揽住了半个蓝球。这时意外发生了,我跳起的抛物线正在下降,他跳跃的抛物线正在上升,他的硬头功把我的软嘴唇击出了个大口子,鲜血伴随着迟来的剧痛滴在地上。我双手捂住嘴唇,眼睛瞪着吴敏,心里一阵埋怨。后来,不知是哪两位同学(忘记真是不应该呀)一起陪我到金华人民医院缝了三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有比赛就有伤痛。伤痛违心,人们总想远离它。但总有许多事与愿违,让人承受无奈。其实,伤痛也能生香,如沉香木折伤之后,痛定思痛,反而成就了沉香这一旷世奇香。痛也能生乐,所谓痛快,就是痛并快乐着。我与吴敏同学的碰撞,其实彼时他我都是痛的,只是我流血了,有了怨言的理由。现在回忆起来,痛是没有了,留下的却是快乐的记忆,愿这种记忆化成红曲,慢慢酿出一坛醇厚爽利的老酒,用一生的时间去品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