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提 百里画廊 巴音布洛克 <p class="ql-block"> 6月20日。当车轮终于缓缓停住,双脚真切地踏上这片土地,呼吸着清冽微甜的空气,抬眼望去——那拉提!无数次魂牵梦绕的“空中草原”,就这样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眼前。心,瞬间被无边的绿意俘获。</p><p class="ql-block"> 那连绵起伏的草甸,柔软、丰茂、生机勃勃,在六月阳光的亲吻下,闪烁着醉人的光泽。它们如同被大自然最温柔的手精心梳理过,化作无数块巨大无朋、丝绒般的绿毯,从脚下一直恣意地铺展、流淌,越过缓坡,滑过谷地,奔涌着铺向视线的尽头,直至与湛蓝的天际线深情相拥。</p><p class="ql-block"> 在这片浩瀚的绿海之上,天际线处,是圣洁而遥远的雪山。雪峰在薄云轻雾间若隐若现,宛如神明的居所,静默地守护着这片丰饶的净土。阳光穿透云层,在雪山之巅和辽阔的草甸上投下变幻的光影,深深浅浅的绿随之流动、跳跃,明暗交织,仿佛大地在呼吸。</p><p class="ql-block"> 微风拂过,草浪轻轻翻滚,送来泥土与青草的芬芳。远处,星星点点的牛羊如同散落的珍珠,悠然点缀在无垠的绿毯上。偶尔有牧人的身影或骏马飞驰而过,为这幅静谧的画卷增添一抹生动的笔触。</p><p class="ql-block">站在这里,无需言语。只觉得胸膛被一种无比辽阔的温柔填满,所有喧嚣与尘埃都被这纯净的绿与远处圣洁的白涤荡一空。眼前的美,宏大却不逼人,温柔却又充满力量。它不似赛里木湖的蓝那般直击灵魂的震撼,却像一首悠长的田园牧歌,丝丝缕缕,缠绕心间,让人沉醉得不愿醒来。</p> <p class="ql-block">置身这辽阔的空中草原,心中喜悦翻涌难抑,脚下草地虽不平整,却按捺不住想随性起舞的冲动……就在这天地之间,让欢畅的心绪随风飞扬💃💃😅😀</p> <p class="ql-block"> 6月21日,晨曦微露,我们的旅程迎来了一个有趣的转变。在新源县,告别了熟悉的大巴,全体成员化整为零,换乘上轻巧灵动的四人座小车。这小小的变动,瞬间拉近了与风景的距离,也平添了几分自由探险的兴奋感。车窗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无阻,心,也仿佛跟着轻盈起来。</p><p class="ql-block"> 目标明确:穿越如诗如画的唐布拉百里画廊,最终驶上独库公路的中段,抵达那片水草丰美的云端草原——巴音布鲁克。</p><p class="ql-block"> 小车队犹如一列敏捷的精灵,驶入了唐布拉河谷的怀抱。刹那间,车窗仿佛变成了一幅流动的巨幕,“百里画廊”的盛名,实至名归!</p><p class="ql-block"> 绿意奔涌:河谷两岸,丰茂的草原如同无边的绿浪,汹涌澎湃地铺满每一道舒缓的山坡,一直漫延到白雪皑皑的天山脚下。那绿,是初夏最饱满的生命力,深沉、油亮,在阳光下流淌。</p><p class="ql-block"> 溪流欢歌:清澈的喀什河水像一条闪亮的银链,在绿毯中央蜿蜒流淌,欢快地跳跃着,滋润着这片丰饶的土地。水声潺潺,是旅途最清新的伴奏。</p><p class="ql-block"> 野花盛宴: 绿毯之上,无数不知名的野花正迎来它们最绚烂的季节。白的、黄的、紫的、粉的……星星点点,成簇成片,如同打翻的调色盘,肆意泼洒在无垠的绿色画布上,织就一幅宏大而精致的天然挂毯。</p><p class="ql-block"> 生灵牧歌:悠闲的牛羊群点缀其间,洁白的毡房如同散落的蘑菇,偶尔有牧人策马的身影掠过山脊。雪山、森林、草甸、溪流、牛羊、牧人…所有关于草原牧歌的想象元素,在这里和谐共奏。</p><p class="ql-block"> 小车灵活地在画廊中穿行,时而靠近波光粼粼的河岸,时而爬升到视野开阔的高坡。每一次转弯,都带来全新的构图;每一扇车窗,都框住绝美的风景。四人一车的私密空间里,惊叹声、快门声此起彼伏,大家贪婪地想把这份纯净与壮美尽收眼底、刻进心里。</p> <p class="ql-block"> 驶入壮丽的独库公路之前,我们的车队在乔尔玛这个地名前,肃然停驻。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段需要用灵魂去铭记的历史起点——乔尔玛烈士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坐落在一片相对开阔的山谷中,背倚着巍峨苍茫的天山。一下车,清冽的山风似乎也带着某种肃穆的气息。原本因沿途美景而雀跃的心情,瞬间沉淀下来。一种无形的庄重感笼罩了每个人。</p><p class="ql-block"> 步入纪念馆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它像一柄利剑直指苍穹,又像一座永恒的灯塔,无声地诉说着忠诚与牺牲。碑身上镌刻着那个沉重的数字:168…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代表着168位年轻而炽热的生命,永远长眠在了他们为之奋斗的天山脊梁之上。馆内,时间仿佛凝固在那些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泛黄的照片上,一张张年轻甚至稚嫩的脸庞,眼神却无比坚毅;简陋得令人心酸的筑路工具—铁锤、钢钎、简陋的安全帽;复原的施工场景,生动再现了官兵们在悬崖峭壁、在冰雪严寒中,用血肉之躯挑战自然天堑的震撼画面;那一件件遗物、一封封未能寄出的家书…… 每一件展品,都像一记重锤,敲击在参观者的心上。</p><p class="ql-block"> 我们静静地走着,看着,听着讲解员饱含深情地讲述着守望天山的故事(陈俊贵老兵为牺牲战友守墓数十年的感人事迹),讲述着那些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出头的战士,如何在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靠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在冰达坂上凿通隧道,在万丈深渊上架起桥梁。十年浴血奋战,铸就了这条纵贯天山的生命通道,也付出了168位英烈永远留在这里的代价。</p><p class="ql-block"> 站在巨大的沙盘前,看着独库公路如巨龙般在崇山峻岭间艰难穿行的模型,感受更为直观。这条路的每一道弯、每一座桥、每一条隧道,都浸染着英雄的血汗。它不是凭空而来的风景线,而是一条用青春、热血和生命铺就的英雄之路!</p> <p class="ql-block"> 前方的路标已清晰地指向了独库公路。车队重新汇入这条传奇天路,盘旋而上,向着更高的海拔进发。窗外的景色渐渐变化,森林愈发苍翠,空气也越发清冽。我们知道,越过前方的达坂,那片被雪山环绕、开都河九曲回肠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那场震撼人心的“九阳连珠”日落奇观,正在云端等待着我们。</p><p class="ql-block"> 换乘小车,不仅是为了便利,更像是一把打开百里画廊至美风光的钥匙。在更近的距离、更自由的节奏中,我们全身心沉浸在这条流动的风景长廊里,带着满眼的绿意与芬芳,满怀期待地,奔向独库公路上的下一片天堂——巴音布鲁克。</p> <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一路飞驰,窗外是铺展的绿毯草原,成群的牛羊点缀其间,远望雪山巍峨,云纱轻绕山腰。路旁,初绽的无名小花与明黄的油菜花交织成片...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抵达巴音布鲁克,只为守候那一场盛大的日落。当夕阳熔金,温柔地流淌过九曲十八弯的河面,天地仿佛静止……此景,不负千里奔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