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现在的泸定桥 </p> <p class="ql-block">写作时间:2025年7月7日</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康永春</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3日,我们从川西磨西古镇出发,前往30公里处的泸定桥。这里已经是红色旅游打卡点,在不宽的大渡河路边,游客跟着举小旗子的导游,一队接着一队。我们在泸定桥附近熙熙攘攘的餐厅用餐后,直奔泸定桥。</p><p class="ql-block">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是一座铁索桥。该桥始建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全长101.67米,宽3米,两侧各有两根铁链,底部有9根铁链,13根铁链由12624个铁锁组成。</p><p class="ql-block">一座古老的铁索桥因为红军飞夺泸定桥而闻名中外。</p><p class="ql-block">泸定桥真是个险要所在。杨成武回忆说,就连我们这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见关夺关的人,都不禁要倒吸一口凉气。往下看,褐红色的流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间倾泻下来,冲击着河底参差耸立的恶石,溅起丈多高的白色浪花,流水声震耳欲聋。在这样的河里,就是一条小鱼,也休想停留片刻,徒涉、船渡都不可能。</p><p class="ql-block">1935年5月27日清晨,红4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率领下,从大渡河西岸的安顺场出发,向泸定桥奔袭。军委限令3天赶到。第一天,赶路80公里。第二天,军委又来急电,限29日夺取泸定桥。就是说,红军需一昼夜奔袭240多里!时间就是生命!“路上还有敌人,瓢泼大雨下个不停,伸手不见五指,加上饥肠辘辘,又都是泥泞小道,道边是悬崖……”体力透支到了极限的战士们,一边跑,一边在黑暗中把背着的米拿出来,仰脸就着雨水,把生大米放进嘴里慢慢的嚼,来补充点能量。</p><p class="ql-block">我们的队伍终于在敌人重兵到达之前赶到了泸定桥的西岸,此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守桥的川军拆掉了,只剩下冰冷的铁索链。</p><p class="ql-block">总攻在下午四点开始。团长和我(杨成武)在桥头指挥战斗。全团的司号员集中起来吹冲锋号;所有的武器一齐向对岸敌人开火,军号声、枪炮声、喊杀声震撼山谷。二十二位突击英雄手持冲锋枪或短枪,背挂马刀,腰缠十二颗手榴弹,在廖大珠连长的率领下,冒着密集的枪弹,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去。在泸定桥上就有4位勇士牺牲。跟着他们前进的是三连长王有才率领的第三连。他们除携带的武器外,每人扛一块木板,边铺桥,边冲锋。当突击队刚冲到对面桥头,那里突然烧起冲天大火。火光照红了半边天,桥头被熊熊大火包围住了。我们的战士英勇无畏,穿过烟雾,冲入火海,是信仰的力量支撑他们用血肉之躯与多于我们几十倍的敌人抗衡。经过2个小时的激战,2个团的敌人被消灭了一多半,剩下的敌人也溃逃了。我们占领了泸定城,牢牢地控制住泸定桥,取得了长征路上的重大胜利,蒋介石要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破灭了!</p><p class="ql-block">我们疾步走到泸定桥。这里对老年人免票,不用排队,但要买保险费。首先映入眼帘的泸定桥头上的大木扁,泸定桥三个大字写得苍劲有力,两边写有对联。步入桥头堡,光线一下子就变暗了,只见两边各有两条铁锁链被固定在柱石上,都有文字说明。再往前走就要上桥了,光线一下子就变得明亮起来。泸定桥9条铁索上铺着一个脚宽的木板共有5条,贯穿东西,下面还有小木条横着铺在桥面上,但木板、小木条之间漏空的地方不少,可以清楚地看到碧绿的大渡河水流。迈出第一步,就感觉整个人都晃起来。我们了解过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想想这点困难算啥。不少游客踏上桥板就开始头晕,需要同伴搀扶,或者手扶桥边上的铁索链才敢行走。实际上要过这浮动的桥,尽量选择在游人少的时段通过,减少人员走动引起的桥体晃动。只要你脚踏上木板,集中注意力,稳稳地迈步,拿紧手机,少拍照,慢慢就会克服恐惧心理,安全的通过。</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泸定桥简介</p> <p class="ql-block">碧绿的大渡河水看上去很平静,与近90年前大雨引发的山洪倾泻,咆哮着冲进大渡河的褐红色河水有着巨大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泸定桥的桥头堡</p> <p class="ql-block">固定在岩石上铁索桥两边的锁链</p> <p class="ql-block">铁链介绍</p> <p class="ql-block">这是左边的锁链,有游客攀上去看个究竟</p> <p class="ql-block">柱石介绍</p> <p class="ql-block">走到桥上看碧绿的大渡河水</p> <p class="ql-block">游客走在上面的确有些眼晕</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趁着游客少赶快拍照</p> <p class="ql-block">快走到桥中间了</p> <p class="ql-block">我也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就要达到对岸了</p> <p class="ql-block">对面就是泸定城里了</p> <p class="ql-block">在泸定桥东合影</p> <p class="ql-block">过了桥对面是泸定城的小广场,广场上有康熙年间修建泸定桥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这是康熙书写的泸定桥</p> <p class="ql-block">和泸定桥合影</p> <p class="ql-block">泸定桥和泸定桥景区</p> <p class="ql-block">泸定桥边的商家—山货琳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我们原路返回后,就直接去了不远处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邓小平题词: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聂荣臻对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飞夺泸定桥22勇士的花岗岩雕像</p> <p class="ql-block">22勇士碑介绍</p> <p class="ql-block">勇士雕像</p> <p class="ql-block">展厅内群雕红军飞夺泸定桥</p> <p class="ql-block">磨西古镇润之路</p> <p class="ql-block">一天前,我们从川西海拔4000米左右的牛背山下来,雪花飘飘,沿着盘山道一路下行。几个小时后到达磨西古镇,参观当年毛泽东在那里的住处,一个天主教堂。知道了磨西会议做出两项重要决定:一是决定红军要过泸定桥,二是派陈云途径上海到共产国际汇报中国革命和红军的实际状况。我们在这里还参观了红军长征磨西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这个照片润之路更清楚</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内革命领袖人物群雕像</p> <p class="ql-block">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磨西天主教堂 毛泽东同志住地旧址</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住处旧址</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 毛泽东住处旧址简介</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住处,因为下雨,房间内是木地板,没有能够进入参观。</p> <p class="ql-block">院内中年毛泽东雕像</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住处旧址和磨西会议旧址</p> <p class="ql-block">教堂依山而建</p> <p class="ql-block">在红军长征磨西陈列馆,我们花100元请讲解员详细介绍红军长征的过程,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在陈列馆签到</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内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军旗</p> <p class="ql-block">在笔记本上留念:红军长征磨西陈列馆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磨西入住的长征大酒店,是我们此行入住最贵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酒店里有温泉,泡着温泉可以看到四川最高的山峰,海拔7508.9米贡嘎雪山。</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内泸定桥的照片。</p><p class="ql-block">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中一次重要的战略作战行动,它关乎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把大渡河畔的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同时也充分彰显了红军将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是中央红军长征中一次重要的战略作战行动和取得的又一次决定性胜利,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