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香格里拉回到丽江,我和老伴基本上就达到了来云南旅游的主要目的。接下来还去那?是去西双版纳?还是去云南的西部?<div> 最后决定去滇西!</div><div> 我们的路线是:丽江—— 保山—— 腾冲—— 瑞丽—— (经畹町)到芒市。</div> <b> 太保公园</b> <h1> <b> 2015年11月23日、星期一、农历十月十二</b></h1><p class="ql-block"> 10·30分在大理古城乘1路公交车,前往大理的市区【下关】。</p><p class="ql-block"> 11·10分到了下关的【兴盛路长途客运站】,</p><p class="ql-block"> 13·00乘上了开往滇西【保山】的长途车,行程180公里,于16·00到达了【保山市】。</p><p class="ql-block"> 到了保山安排好住宿,在天黑之前我先去了【太保公园】和【易罗池】的门前看看、为明天的游览认认路。</p><p class="ql-block"><b> 保山,</b>原名永昌。 <b>永昌</b>原名为哀牢。</p><p class="ql-block"> <b> 保山市</b>历史非常悠久,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从出土的古遗址、蒲缥人遗址判断,至少在一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 </p><p class="ql-block"> 秦国时<b>吕不韦</b>后裔迁居保山金鸡。</p><p class="ql-block"> 自东汉以后,始为永昌,可能是取其“永远昌盛”之意。 </p><p class="ql-block"><b> </b>南宋属大理国,节度改永昌府;</p><p class="ql-block"> 元朝设永昌三千户,后改永昌州、永昌府,为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治所(驻地)。</p><p class="ql-block">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永昌改设县治时,因其名与安徽永昌县重名,于是将城内太保山中的“保山”借用为县名。“保山”一名即始于此时。</p><p class="ql-block"> 清朝承袭明制仍设永昌军民府,后改永昌府。 </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国时期1913年(民国二年)民国政府推行省、道、县三级行政体制,裁撤永昌府保留保山县,隶属滇西道。</p><p class="ql-block"> 1950年3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保山,保山全境解放。 </p> <p class="ql-block"><b> 保山市</b>,是云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相连,国境线全长167公里,与大理、临沧、怒江、德宏四州、市毗邻。</p><p class="ql-block"><b> 保山市</b>是中外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南方丝绸之路”约在公元前四世纪左右,逐渐形成了一条自今四川成都、经保山通往印度、尼泊尔、阿富汗等国的蜀 —— 永昌——身毒(印度的古称)商业通道。</p><p class="ql-block"> 一些专家认为:<b>这是中国最早的通往外陆路的交通线,也是中国西南与西欧、非洲、南亚诸国交通线中最短的一条线路。 </b></p><p class="ql-block"><b> 保山市</b>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b>“史迪威公路”</b>即“滇缅公路”的要道、并联接大理、临沧、德宏、怒江等地、州和保山市内腾冲、龙陵、施甸、昌宁等县的公路,以及保山到昆明的航空线,使它成为滇西交通的一大枢纽。</p><p class="ql-block"> 今日支出:长途车144元、午餐50元、晚餐60元、出租车20元、住宿60元,共计334元。</p> <h1> <b> 2015年11月24日、星期二、农历十月十三</b></h1><p class="ql-block"> 因为今天要去腾冲,上午9·00时我就来到了位于保山市西南的【易罗池公园】。</p><p class="ql-block"> 进入公园后一幅和谐美丽的图画即刻浮现在我的眼前。在悠扬的乐曲声中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采用不同的运动方式在进行着晨练。</p><p class="ql-block"> 有跑步的、有跳广场舞蹈、还有遛鸟练声的;更吸引我的是,在清晨阳光的照射下九隆山上的文笔塔(始建于唐代也叫“慈云古塔”)和易罗池中湖心亭(原是“濯缨亭”)的倒影显现在湖面上,真是诗情画意尽在其中啊。</p> <p class="ql-block"><b> 易罗池</b>原名叫<b>九隆池,</b>也称龙泉池。</p><p class="ql-block"><b> 九龙池</b>是以汉代以前第一代哀牢国国王九隆的名字命名的,而哀牢国的都城就在保山市隆阳区东边的哀牢山下;</p><p class="ql-block"> <b> 九龙池</b>还有另一个名字叫“龙泉湖”,根据史料记载;“城西太保山下有泉涌出,停蓄为池,父老相传为龙泉”,同时在池边始建于唐代的龙泉寺也因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九龙池还是龙泉湖,最终更名【易罗池】,而且沿用至今的说法有两种:</p><p class="ql-block"> 其一是紧挨着九隆池附近有一个几十平方米大小的池子,原本就叫易罗池,后来因这个小池子渐渐消失,大池子慢慢扩大到了这里,为此便沿用了易罗池这个名字。</p><p class="ql-block"> 其二是龙泉湖更名为易罗池,则与明朝的一位叫邓子龙的将军戍边卫国有关。在邓子龙率兵拒敌鏖战边关的间隙,在永昌(今保山)城西南的龙泉湖休整时,在湖中建立了一座观景亭阁,取名为<b>“濯缨亭”</b>。</p><p class="ql-block"> 保山的后人们出于对邓子龙将军的靖边护国的敬慕和怀念,便将龙泉湖更名为易罗池。其意义为:易者,谦虚、平和;罗者、排列、构建。这意喻着保山人民对过者的祈念和对来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在易罗池公园内还有一座<b>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b>,这座碑建于1947年,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纪念在滇西战役中阵亡的爱国将士,在易罗池畔建起公墓及“陆军第八军抗战滇西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b> “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b>是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b>楚图南</b>题写的。</p><p class="ql-block"><b> 1942年5月至1945年1月,</b>在中国云南爆发了举世闻名的<b>滇西抗战。</b></p><p class="ql-block"><b> 1942年春</b>,日军进犯缅甸。</p><p class="ql-block"> 中国政府应英国政府之请,派遣十万远征军,急驰援缅,重创日军。四月,战局逆转,中国远征军一部西撤印度,一部辗转回国。</p><p class="ql-block"><b> 1942年5月3日</b>、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国门<b>畹町</b>,迅速占领<b>芒市</b>,</p><p class="ql-block"> 4日、占<b>龙陵</b>,</p><p class="ql-block"> 5日、到<b>达惠通桥西岸</b>,</p><p class="ql-block"> 10日、占领<b>腾冲</b>,怒江西岸3万平方公里国土沦陷。</p><p class="ql-block"> <b> 1944年5月11日起:</b></p><p class="ql-block"> <b>霍揆彰将军</b>(1901年3月14日—1953年3月9日,湖南酃县人)率右翼第二十集团军强渡<b>怒江</b>、仰攻高黎贡山,继而于<b>9月14日光复边城腾冲</b>。</p><p class="ql-block"> <b>1944年5月22日起:</b></p><p class="ql-block"> <b> 宋希濂将军</b>(1907年4月9日—1993年2月13日,湖南湘乡人,抗日名将)率左翼第十一集团军发起了松山战役,并于9月7日攻克松山主峰。接着,该部又沿滇缅路攻击前进,<b>11月3日收复龙陵,继而攻克芒市、遮放、畹町。 </b></p><p class="ql-block"> <b> 1944年10月下旬</b>,中国驻印远征军6个师和英、印军联合发起了对缅北日军的反攻,并取得节节胜利。</p><p class="ql-block"> <b> 1945年1月27日</b>,滇西远征军与中国驻印远征军在缅甸芒友胜利会师。</p><p class="ql-block"> 至此,历时8个多月的滇西反攻全面告捷,总计歼敌2.1万余人,并收复滇西全部失地。</p> <p class="ql-block"><b>龙川江属伊洛瓦底江水系,发源于腾冲县高黎贡山西侧。</b></p> <b> 腾冲夜市</b>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易罗池,叫了一辆出租者赶到了客运站,买好了12·30分从保山开往腾冲的长途车票,座位还可以是7号、8号。回到宾馆收拾好行装,退房、吃完午饭就到了开车的时间了,长途大巴车行驶了三个小时,我和老伴来到了滇西边陲小城腾冲。</p><p class="ql-block"> 从保山到腾冲的途中,在快要到腾冲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一个建筑工地、而且这里的公路也被中断了、乘车的旅客都要下车,步行到工地的另一端再重心上车,前往腾冲。</p><p class="ql-block"> 经询问,原来这里正在建筑一座大桥,叫龙江大桥,站在龙川江的岸边、大桥的雏形已经显现,保山岸边169米高和腾冲岸边129米高的桥塔已经屹立在大江两岸。</p><p class="ql-block"> 龙江特大桥,位于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南段,龙川江中游河段,跨越保山市龙陵县龙江乡上邦焕村与腾冲市 五合乡大丙弄村之间的龙川江河谷,为单跨简支钢箱梁悬索桥,是保山-腾冲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 </p><p class="ql-block"> 2011年8月5日,龙江大桥开工建设 ,</p><p class="ql-block"> 2016年4月20日,龙江大桥建成。</p><p class="ql-block"> 2016年5月1日,龙江大桥正式通车。</p><p class="ql-block"> 来到了在客运站,腾冲【安美宾馆】的老板主动前来搭讪,问好条件,讲妥价格,标间双床、一天50元,然后乘老板的车来到了宾馆。</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六层楼的家庭宾馆,管理的不错、很干净,性价比还是很高的。</p><p class="ql-block"> 在云南一路走下来家庭旅馆很多,而且价格基本差不多,这对我们自助游的人来讲,真是一件好事。</p><p class="ql-block"> 安排完住宿,我们乘2路公交车,来到了藤冲的商业区,看看夜景,并在美食城吃了点小吃,感觉不错。</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在保山去游历了易罗池,下午又坐了三个小时的长途车来到了腾冲,感觉有些疲劳,早早的就休息了,养足精神,明天开始游历滇西边陲的古城——腾冲。</p><p class="ql-block"> 今日支出:长途车124元、午餐30元、晚餐130元、住宿50元。 共计:334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腾冲</b>,这个在地图上显得颇为遥远的地方,坐落于国家的西南边缘。从中原出发,前往腾冲的旅程可谓跋山涉水,不仅要穿越云南的云岭、怒山、高黎贡山三大山脉,还要横渡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大江河,是一个四季如春的地方,拥有丰富的地质奇观和宜人的气候。 <b> </b></p><p class="ql-block"><b> 腾冲,</b>这个被自然奇观与历史底蕴交织的地方,既拥有神秘的原始森林与宁静的田园风光,又展现着火山地质的奇特与千年古道的沧桑。</p><p class="ql-block"> <b> 腾冲,</b>别名“地热之乡”,东与隆阳区相连,南与龙陵县、梁河县接壤,西与盈江县、缅甸毗连,国境线长150千米。</p><p class="ql-block"><b> 腾冲、</b>地处横断山脉南端,境内地形北高南低,呈马蹄形向西开口, 是世界罕见且最典型的火山地热并存区,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区之一。</p><p class="ql-block"><b> 腾冲、</b>从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生活,后为边关重镇,历代都派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被称为“极边第一城”, 1913年设县,2015年8月改腾冲市。</p><p class="ql-block"> </p> <h1> <b> 2015年11月25日、星期三、农历十月十五</b><br></h1><h3> 腾冲这里早晨八点天才亮,上午休息,吃完午饭我和老伴乘2路公交车去了热海景区。</h3><h3> 这里是国家AAAAA 级旅游区。<br> 云南的地热资源相当丰富,基本上占全国已经开发的温泉总数的四分之一,并且最集中的区域就是在腾冲。<br> 腾冲是中国三大地热区之一,约有80多个温泉, 热 海 景 区沸泉遍布各地,这其中以热海最具有代表性。它是中国的第二大热田。这里地热的温度之高、蒸汽之盛,水热活动之强烈实为国内之罕见。</h3><h3> 热海景区距离腾冲市区20公里,车票每人3元。景区占地约为9平方公里,在景区内较大的气泉、温泉群共有80余处,其中有10个温泉群的水温 达90度以上。其中有10个温泉群的水温 达90度以上。</h3> <p class="ql-block"> 走进热海景区,给我和老伴的第一个感觉,这里就是就是一座幽静的山谷,可是谁会想到在这里的地下却蕴藏着巨大的、极其丰富的热力资源。</p><p class="ql-block"> 在数百万年前,地球内部的板块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 “战争”。 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疯狂地碰撞挤压,就像两个大力士在角力。</p><p class="ql-block"> 在腾冲这片土地下,印度洋板块像个倔强的闯入者,使劲往亚欧板块下方挤去。这一挤可不得了,地壳被折腾得 “千疮百孔”,深大断裂纷纷出现。</p><p class="ql-block"> 随着板块的持续运动,地球深部的岩浆如同被唤醒的巨龙,开始蠢蠢欲动。它们沿着断裂的缝隙,一路向上奔涌,虽然大多数岩浆最终没能冲出地面,但它们带来的巨大热能,却在地下深处积蓄起来。</p><p class="ql-block"> 这便是腾冲热海形成的根源。就好像地球在不经意间,为我们埋下了一颗 “沸腾的种子”,经过漫长岁月的孕育,最终绽放出了热海这朵绚烂的地热之花。</p><p class="ql-block"> 在热海景区仅仅九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中展现了<b>喷气孔、冒气地面、热沸泉、喷泉、热水泉华和水热爆炸</b>等六类地热景观。</p><p class="ql-block"> 如此丰富多样的地热景观汇聚一处,简直就是大自然亲手打造的 “地热博物馆”,每一处景观都像是在诉说着地球内部的神秘故事。</p> <h1><b> 五 彩 石 壁</b></h1> <p class="ql-block"> 走进热海景区最先让我们见到并感到好奇的是这里的瀑布是带有颜色的,而且离瀑布不远处还有个五彩石壁,这真是大自然的一个奇特景色。</p><p class="ql-block"> 经查证我才弄明白了五彩石壁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地质现象,涉及到火山活动、海水侵蚀和风化作用等多个自然因素。</p><p class="ql-block"> 五彩石壁的岩石最初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喷发时,岩浆冷却凝固,形成了火山岩。这些岩石可能含有多种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火山岩暴露在海水中,受到海水的侵蚀。海水中的化学物质与岩石中的矿物质发生反应,导致岩石表面发生化学变化,形成各种颜色的斑纹。</p><p class="ql-block"> 除了海水的侵蚀,风化作用也对五彩石壁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风、雨、温度变化等自然因素会逐渐侵蚀岩石表面,使其变得更加光滑和多彩。</p><p class="ql-block"> 地壳的运动也会对五彩石壁的形成产生影响。地壳的挤压和抬升会使岩石发生变形和断裂,进一步增加了岩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p><p class="ql-block"> 在阳光的照射下,岩石中的矿物质会反射出不同的颜色,使得五彩石壁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p><p class="ql-block">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五彩斑斓的石壁。</p> <p class="ql-block"> 走进热海景区,远远就能听到一阵 “咕噜咕噜” 的声音,仿佛有一只巨大的怪兽在沉睡中发出的鼾声。</p><p class="ql-block"> 寻声而去,我和老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p><p class="ql-block"> 一口直径约 3 米,水深 1.5 米的巨型 “大锅” 出现在眼前,锅里的水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昼夜不停地翻滚沸腾着,蒸汽冲天而起,好似要冲破天际。</p><p class="ql-block"> 原来这就是热海景区的标志性景点 —— 大滚锅。</p><p class="ql-block"> 大滚锅里的水温高达 96.6℃,站在旁边,你能明显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汽。据当地百姓的传说,这大滚锅是当年孙悟空打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炉子里的三昧真火落到此处,才造就了这般神奇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也为大滚锅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当我和老伴来到热海大滚锅时就看到,凡是来在这里的游人都在争着抢着去卖鸡蛋,四个鸡蛋放在一个用草编成的篮子里卖10元钱。</p><p class="ql-block"> 老伴也去买了一篮,然后放在了大滚锅的一个小锅里,等了约有10 分钟后,把鸡蛋取出来,鸡蛋真的蒸熟了。</p><p class="ql-block"> 吃着刚煮熟的鸡蛋,这不仅又一次让我体会到了旅游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在旅游的过程中,让我们体验到了大自然中蕴藏的各种奇妙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 从热海景区回来的途中,发现了一家东北饺子馆,进去一聊,非常可亲的家乡口音,原来是一对牡丹江的小夫妻开的。 饺子包的挺正宗,有好几种馅的。出来一个多月了,真是想啥来啥,我来了一盘酸菜的,老伴来了一盘韭菜的,又来了一个炒土豆丝,喝了一瓶哈尔滨啤酒,回味回味家乡美食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今日支出:门票60元、公交车12元、鸡蛋5元、 眼药15元、冰棍10元、晚餐70元 住宿50元,共计:222元。</p> <h1> <b> 2015年11月26日、星期四、农历十月十五</b></h1><p class="ql-block"> 今天早晨起来我和老伴都感觉比较疲乏,尤其是老伴的胃肠和心脏也感觉不舒服,吃完东西就感到恶心、走路走急了心跳就加快,也搞不清是什么原因,她自己怀疑是不习惯这云贵高原的环境,可能还有一点高原反应。</p><p class="ql-block"> 既然是这样那就休息一天,反正我们是自助游,一切安排都是我们自己说了算。</p><p class="ql-block"> 所幸我也把握没完成的“作业”赶紧写完了,(昨天的日记还没写)。</p><p class="ql-block"> 到了下午感觉缓解了不少,我俩乘2路公交车去市中心的超市转了转,顺便老伴也把头发整理整理。</p><p class="ql-block"> 今日支出:午餐45元、理发30元、超市35元、住宿50元、共计160元。</p> <h1> <b>2015年11月27日、星期五、农历十月十六</b></h1><p class="ql-block"> 计划明天要去瑞丽,为了能买到靠前一点的座位,我决定提前一天买票。</p><p class="ql-block"> 腾冲这地方现在有两个客运站,去瑞丽要在老客运站乘车,今早我徒步走了五站地到了老客运站,买了两张28日12·30分开往瑞丽的车票,座位是1 、2号、这让我挺满意,这样可以一下晕车感觉。</p><p class="ql-block"> 回到宾馆吃完早饭,老伴还是不太舒服,她说让我自己去和顺古镇,她还要休息一天。</p><p class="ql-block"> 好吧那就只能这样了。</p> <p class="ql-block"><b> 和顺古镇</b> 位于 云南省 保山市 腾冲市 西南4公里处,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其名称由“河顺”雅化为“和顺”,取“和睦顺畅”之意。 </p><p class="ql-block"><b>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b>, 四川 、 湖南 等地的军民随明朝军队南下屯戍边疆,在 阳温暾村 (今和顺)定居,形成村落雏形。</p><p class="ql-block"> <b> 明嘉靖年间</b>因小河绕村改称“河顺”,</p><p class="ql-block"> <b> 清康熙年间</b>最终定名为“和顺”。 </p><p class="ql-block"> 作为云南典型的侨乡,和顺村民中约百分之八十为侨居海外华人的后代,侨居 缅甸 、 泰国 等地的和顺人达数万人。这里融合了中原文化 、 西洋文化 及边地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 </p><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现存100多幢清代宅院、8个宗祠、9座寺观及13道闾门等建筑群,兼具 徽派建筑 ,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p><p class="ql-block"> 2005年获“中国魅力名镇”称号,2007年被列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住的宾馆附近乘2路公交车再换乘6路公交车,来到了【和顺古镇】。</p><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位于腾冲县西南处3公里的地方,故名叫“阳温墩”,因有一条小河绕着镇子而过,便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则雅化为“和顺”。</p><p class="ql-block"> 远远望去古镇的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逐渐递升、延绵两三公里。</p><p class="ql-block"> 镇子里的一座座古刹、祠堂,具有几百年历史的明、清时代的建筑疏疏落落的围绕着这个小镇子。</p><p class="ql-block"> 在我眼前展现的是:</p><p class="ql-block"> 镇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仿佛是来到了江南水乡。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曾有诗赞和顺是“绝胜小苏杭”</p> <p class="ql-block"> 进入古镇是要买门票的,因我已年过60优惠50%,花了30元。</p><p class="ql-block"> 我先来到了镇子的图书馆,这座图书馆是在上世纪初由本地的一位举人出钱创办的,它是我们国家的第一座乡村图书馆。</p><p class="ql-block"> 从图书馆出来就看见醒目的四个大字<b>“和顺和谐”</b>写在镇前的一个巨大的牌坊上,这是<b>朱镕基总理</b>的手书(朱镕基的手书是不常见的)。</p><p class="ql-block"> 接着我还去了在滇西抗战中驻扎在这里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集团军司令部】,现在的【滇西抗战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今天在和顺古镇的最大收获是游览了<b>【艾思奇故居】</b>。</p><p class="ql-block"> 因为在我童年的时候就知道有一位非常知名的学者叫<b>“艾思奇”</b>,这是在我爸爸看的书里知道的。后来才知道他是一位哲学家,生前曾是中共中央党校的副校长,是毛泽东非常敬重的一位理论家。</p><p class="ql-block"> <b> 艾思奇</b> (1910年3月2日—1966年3月22日),原名 李生萱 , 蒙古族 ,出生于 云南腾冲县和顺乡水碓村。他是我国著名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 无产阶级革命家 ,曾任 中共中央高级党校 副校长等职,毕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传播。</p><p class="ql-block"> 1930年,<b>艾思奇</b>赴日留学,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p><p class="ql-block"> 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1937年赴延安工作,先后在 陕北公学 、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任教,并主持延安马列学院哲学研究室。</p><p class="ql-block"> 1948年起任 华北大学 哲学研究室主任,后调任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等职。 </p><p class="ql-block"> <b> 艾思奇</b>以通俗化方式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作 <b>《大众哲学》</b> 用生活实例阐释哲学原理,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启蒙读物。</p><p class="ql-block"> <b>毛泽东</b>曾评价该书<b>“通俗而有价值”</b>,并多次推荐给干部学习。另一著作 <b>《哲学与生活》</b> 被毛泽东称为<b>“著作中更深刻的书”</b></p><p class="ql-block"> <b> 艾思奇</b>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和大众化。积极与各种唯心主义哲学论战,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p><p class="ql-block"><b> 艾思奇</b>在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著作有《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艾思奇文集》,</p><p class="ql-block">并还主编了《辩证唯物 艾思奇塑像前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p><p class="ql-block"> 艾思奇因脑溢血故于1966年3月。</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和顺古镇,紧接着我又赶回腾冲市区,去【国殇墓园】。</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在最近两年,自看完电视剧【中国远征军】后才知道在腾冲有这么一座埋葬着“国军士兵”的陵墓。</p><p class="ql-block"> <b> 国殇墓园</b>地处腾冲市西南一公里处的叠水河畔、来凤山北麓,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在收复腾冲的战斗中而英勇牺牲的<b>9168名“国军将士”们</b>修建的。是中国历上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正面战场为国献身的将士们的纪念陵园。</p><p class="ql-block"> <b> 国殇墓园</b>于1996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云南省委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b> 国殇墓园</b>建于1944年,占地80余亩,1945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8周年纪念日)正式落成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b>国殇墓园</b>主体建筑为重轴对称,有展览厅、忠烈祠、烈士墓群、纪念塔等组成。忠烈祠为仿清祠祀建筑,是供奉牺牲将士的灵堂,灵堂上那块写有<b>“河岳英灵”</b>的匾额是时任中华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的手书。忠烈祠内的正面为孙中山像及遗嘱,两侧墙体上嵌在的牺牲将士的名单。</p><p class="ql-block"> <b>国殇墓园</b>里,最震撼人心的是在忠烈祠后面的小山坡上自下而上排列着<b>3346块小石碑</b>,密密麻麻整齐的排满了整个山坡,那每一个小石碑下都预示着埋葬着一个将士的英灵。</p> <p class="ql-block"><b> 中国远征军</b>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部队,亦称“中国赴缅远征军”“中国援缅远征军”。</p><p class="ql-block"> <b> 1941年12月</b>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远征军受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b>史迪威</b>中将和<b>罗卓英</b>司令长官指挥。</p><p class="ql-block"> <b>中国远征军</b>由第5、第6、第66军编成,计9个师10万余人。</p><p class="ql-block"> 1942年3月,远征军入缅发起滇缅路作战。失利后大部分退回云南。</p><p class="ql-block"> 1943年4月,重建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后称滇西远征军,一部撤至印度,称中国驻印军。</p><p class="ql-block"> 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先后发起缅北滇西作战,歼灭日军三万余人。</p><p class="ql-block"> 1945年1月27日,两军在<b>畹町</b>会师。3月,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后撤回国内。</p><p class="ql-block"> 1945年4月撤销。 </p><p class="ql-block"> <b> 中国远征军</b>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p><p class="ql-block"> 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b>共歼灭日军4.9万余人</b>。</p><p class="ql-block"> 中国军队也付出了重大牺牲,伤亡官兵约6.7万人。</p> <p class="ql-block"><b>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b></p><p class="ql-block"><b> 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b></p><p class="ql-block"><b> 昂然含笑赴沙场,大旗招展日无光。</b></p><p class="ql-block"><b> 气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长矢射天狼。”</b></p><p class="ql-block"> 这是国民革命军新一军军歌的歌词,</p><p class="ql-block"> 70多年前发生在腾冲、发生在滇西的那场残酷的战役中,我们的国军将士就是高唱着这支战歌,在同日本侵略者进行着激烈的战斗,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卫着祖国的疆土。</p><p class="ql-block"> 为国献身的英烈们,你们安息吧!你们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国殇墓园的石碑上,用你们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滇西抗战的胜利将永远记录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b>国人不会忘记你们!</b></p> <p class="ql-block"> 明天就要离开腾冲了,在短短的两天里使我感觉到西南边陲的腾冲真是个难以忘却的旅游胜地,这里有:温泉、有古镇、<span style="color:inherit;">有全国最早建立的也是最大的农村图书馆、有为纪念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为国捐躯的将士的国殇墓园……。</span></p><p class="ql-block"> 今日支出:门票30元、午餐20元、晚餐70元、住宿50元、 共计170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