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自由行记忆(第十一篇)

佳一

<p class="ql-block">十四、2025年5月18日星期日</p><p class="ql-block">1.早上从住地出发行程98公里,来双林寺参观。</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原名中都寺,位于山西省平遥县西南六公里桥头村,其地本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作为“一城两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林寺则以彩塑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坐北朝南,寺的外围是一圈高大的夯土包砖墙。寺内分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为庙院,有十座殿堂、三进院落。释迦殿、罗汉殿、武圣殿、土地殿、阎罗殿、天王殿组成前院;大雄宝殿和两厢的千佛殿、菩萨殿组成中院;娘娘殿、贞义祠组成后院。东部主要是禅院和经房。</p><p class="ql-block">双林寺国内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黑神话悟空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周日,天王殿的门外,美院的学生正在学习泥塑。</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内,天冠弥勒菩萨结跏居中而坐,帝释、梵天胁侍左右。南墙倒坐四大天王,北墙两侧为八大菩萨。殿中塑像风格都较写实,人物造型生动。尤其是四大天王,高达三米之多,分别手持琵琶、宝剑、蛇和伞,各自护卫东南西北。</p> <p class="ql-block">伽蓝殿,看到清代所塑的关羽像,您看他丹凤眼,卧蚕眉,气势威然,神态逼真,为山西运城解州人,是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我们从这个殿可以看到双林寺的雕塑手法---悬塑,塑像都在空中悬着,所以立体感特别的强,两面塑造了关羽一生的丰功伟绩。有怒斩华雄,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等,人物造型生动传神。</p> <p class="ql-block">罗汉殿主像观音菩萨居中而坐,十八罗汉像分列两侧。罗汉是梵文“阿罗汉”的简称,梵文意为“应供”,即跳出轮回,除去烦恼,应当受到众生供养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释迦殿</p><p class="ql-block">天王殿北面坐落着释迦殿,同两厢罗汉殿、武圣殿、阎罗殿和土地殿组成第一进院落。</p><p class="ql-block">释迦殿内,释迦牟尼正中高坐,左右胁侍文殊、普贤,是本殿主要塑像。殿内四壁运用圆雕、深、浅浮雕手法,采取分层组合、连环壁塑形式,表现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从投胎降生到涅盘成佛以及四方传经普渡众生的佛传故事。</p> <p class="ql-block">二百多尊人物形象身份不同,神态各异,活动于建筑、山石之间,构思构图绝妙,颇富有我国民间艺术的传统特色,释迦殿影壁墙后塑一座渡海观音,是双林寺彩塑中的精彩之作。观音用圆雕手法塑造,单腿盘坐于红色莲瓣之上,整个身形突出壁外,神情安详自若,与背景上波涛汹涌的海浪形成强烈对比,具有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p> <p class="ql-block">千佛殿</p><p class="ql-block">东侧千佛殿,悬山式建筑,面宽七间。殿内彩塑达五百余尊,占全寺四分之一。主像为自在观音,面相恬静妩媚,姿态舒畅自然。左右侧塑韦驮和夜叉立像。韦驮像极富个性特征,武中蕴文,颇具动势,是明代彩塑中少见的艺术杰作。殿内四周为悬塑和壁塑,五百菩萨分为五至六层,或驾祥云,或骑异兽,与主像联系照应,浑然一体。窗台和门两侧还塑有供养人像三十多尊,这些塑像造型非常写实,他们的衣冠饰物是研究明代服饰发展演变的可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中轴线上第二进院落为正北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乃明初重建,是全寺中最高大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菩萨殿</p><p class="ql-block">菩萨殿在中院西侧,正与千佛殿相对,主像为千手千眼观音,结跏居中而坐,仪容丰满端庄,神态温柔隽逸,手势千变万化,塑造得十分纤巧而富弹性。如果不是背后伸出许多胳膊,真会使人把千手观音看成人间—个美丽娴雅、雍容大度的少妇。四周悬塑四百多菩萨,皆脚登彩云,作行进状,大有衣纹飘动,满壁生风之感。千佛、菩萨二殿外檐墙上尚残留少量明代壁画,绘供养菩萨等,为明天顺五年(1461年)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娘娘殿</p><p class="ql-block">娘娘殿为全寺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建于明正德年间,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送子娘娘”塑像系根据民间传说所塑,清代曾重妆。前檐墙内有清代壁画“送子图”。</p> <p class="ql-block">娘娘殿东侧小殿为贞义祠,内塑“睡姑姑”和“药婆婆”塑像,乃民国年间重塑。娘娘殿和贞义祠内塑像、壁画制作年代较晚。</p><p class="ql-block">我是第三次参观双林寺。这次参观的很详细,特别是寺内的泥塑让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2.平遥古城坐落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现存城墙为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完整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城市格局与建筑风貌。作为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其2.25平方公里城墙内现存街巷199条、明清传统民居3798处,城墙总长6162.68米,高约12米,形成古代与现代交融的独特景观。‌‌‌‌我第三次来古城,每次的感觉都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整座城池宛如乌龟向南爬行,因此有“龟城”之称。</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南门进入后,去古城墙上参观。</p> <p class="ql-block">平遥城隍庙,位于晋中市平遥县城隍庙街中段,创建年代已不可考,明清均有重修,城隍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中轴线上建有牌楼、山门、戏台、献殿、城隍殿、寝宫,另有六曹府、土地祠、财神庙、灶君庙等,“诸神共居一庙,联袂同受香火”。城隍庙属于道教建筑,是古代官署建筑与寺庙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建筑群体。</p> <p class="ql-block">戏台也称乐楼、舞楼,采用用回廊式重檐歇山顶楼阁结构,面阔三间,琉璃饰顶。戏台的前后各悬挂有一块匾,北面匾额为“昭格楼”,南面的匾额写的是“敢入”。戏台建造时,利用埋设在舞台方砖下的10口陶制大瓮,形成多腔音响的共鸣区,再将戏台天花板的上方做成木质共鸣音箱,结合对面献殿、正殿的回音处理,构成共鸣系统。</p> <p class="ql-block">东配殿设有六曹府,六曹府南端紧邻钟楼建有钟馗殿。西配殿设土地祠,土地祠南端紧邻鼓楼有转生堂。后院正面是寝宫,寝宫门外东西两旁各建有一座小殿,分别是石神庙与冀公祠。后院东西两边分别是灶君庙与财神庙</p> <p class="ql-block">寝宫是城隍神休息的卧室,是一座下窑洞上楼阁的建筑。下层窑洞内主供城隍爷,左右为生死判官和善恶判官。上层的楼阁内主要塑像为城隍爷和城隍奶奶,两旁立有童男童女。塑像前方置有一翘头案,上面摆着供器、供品。神龛上部装饰“五福捧寿”的卷草桂落棚子,为青、绿、金三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灶君庙位于后院东侧,是庙中庙。灶君庙正殿是灶君殿,供奉着灶王爷和灶王奶奶。</p> <p class="ql-block">财神庙位于献殿西侧,是庙中庙,</p><p class="ql-block">由财神殿、真武楼、财神庙献殿、财神庙戏台及看楼组成。</p> <p class="ql-block">平遥文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县城内东南隅,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其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仍保持原貌,是中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是中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p><p class="ql-block">平遥文庙由前后六进院组成,中轴线自南而北有影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平遥文庙的总体布局展现了元明以来中国文庙建筑的基本规制。</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 民居等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整座城池对称布局,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p> <p class="ql-block">‌平遥市楼‌是晋中市平遥县古城内唯一保留的楼阁式高层建筑,位于南大街中部,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为砖木结构的三重檐歇山顶过街楼阁。市楼贯通南大街南北,中间为南北向通道,东西两侧连接民宅。</p> <p class="ql-block">钱庄博物馆的地下金库。</p> <p class="ql-block">平遥马家大院‌是清代巨商马中选的故居,始建于同治年间,现存197间房组成的迷宫式建筑群,以'马'字形布局著称,是晋商文化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马中选生平‌:生于1840年,平遥"四大富商"之首,科举中举后弃仕从商,经营票号、古玩等产业,其家族三代从事硬木家具、景泰蓝等工艺制作。</p> <p class="ql-block">马家中选在商业鼎盛时期购置整条街巷扩建宅院,现存建筑群经同治至光绪年间多次扩建完成,因家族姓氏将整体布局设计为"马"字。‌‌</p> <p class="ql-block">马家大院的部分建筑拼图。</p> <p class="ql-block">平遥县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级衙署,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古城内,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现存建筑最早可追溯至元至正六年(1346年),占地2.6万平方米,完整展现了古代县级政权的建筑格局与治理文化。</p> <p class="ql-block">晚上在古城外有灯光秀表演,让古城更加绚丽多彩。</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的雕塑丰富多彩,平遥古城参观的人很多,但是商业化太浓了。十几年前的平遥古城我更喜欢。</p><p class="ql-block">今天的参观比较轻松,傍晚入住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