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两天西安多云还下点零星小雨,趁着气温不算高全家去逛钟楼,再去回民街品尝美食。</p> <p class="ql-block">原以为已到假期游人会特别多,没想到连队都不用排。在钟楼上把四条大街和周边建筑看一圈,与十几年前相比变比不大,看着很亲切。</p> <p class="ql-block">钟楼一层举办的《走近西安钟楼》展览</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对于一座古城来说,无论是汉唐的长安城,明清的北京城,还是六朝古都南京,钟鼓楼似乎都是“标配”。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城市中的钟鼓楼,在全国范围内尚有数十座,大多形成于明清时期,当时主要用于报时或者作为报警、启闭城门的信号,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晨钟暮鼓”的发声之地了。</p><p class="ql-block">西安钟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屡经维修。从农耕时代起,晨钟暮鼓,声闻四达,以振兴文教,教化民众,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浸润,巍然屹立至今。她们在我国现存的城市钟鼓楼中以气势宏伟、构筑精巧、色彩艳丽著称,是关中地区重要的古建筑之一,其建筑规模和形式等为研究明清以来古代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走近钟鼓楼,西安古城的中轴线清晰可见,触摸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画,耳畔似乎又响起了那阵阵钟声鼓声,这里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古城西安的沧海和桑田,有西安人的时间和往事,还有我们一直不懈追求的理念和价值。</p> <p class="ql-block">二层是《丝路贞石一一汉唐石刻拓片精粹展》</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两千年前,张骞的“凿空之旅”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的文明交流之路。自此,使节往来频繁,商贾云集此地,僧侣传法布道,物产交流更是源源不断,文化技艺相互融合,生生不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种类著称于世,尤以汉唐石刻最为辉煌,它们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信息,更以雄浑的气势、生动的造型和精湛的技艺,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p><p class="ql-block">中国石刻艺术与丝绸之路紧密相连,既深受其影响,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东方乃至全球的艺术格局与审美多元化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西安,古称“长安”,不仅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更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中华文明的摇篮。在这里,多种文明交汇融合,为石刻艺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与素材,使其题材更加广泛,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本次“丝路贞石汉唐石刻拓片精粹展”,由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携手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联合策划,精心遴选了五十余件极具代表性的石刻器物及拓片,旨在通过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中国古代石刻的非凡魅力,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沿线丰富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走下钟楼,顺便逛了隔壁的文创市集,这里的旅游纪念品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柚子看的津津有味,我们也就是看个热闹。</p> <p class="ql-block">下沉式钟楼广场原为世纪金花的营业场隔出一部分变成了现在的大唐文创市集,与刚才看的那个差不多,逛的人还真不少。</p> <p class="ql-block">去往回民街,准备饱餐一顿</p> <p class="ql-block">已有两年没来了,这条街变化挺大的,除了一些老字号外,增加了不少卖文创旅游商品的市场,且每个里面都是人头攒动,多为外地人在此选购旅游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一边走一边踅摸好吃的,最后选择最想吃的新疆孜然烤馕,定家小酸肉,盛家凉皮和腊牛肉夹馍,美美的过了一把瘾。</p> <p class="ql-block">最后在陕拾叁买了一份冰激淋双拼,为今天美食寻觅之旅划上了圆满的句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