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0年的夏天,84岁的母亲生平第一次住院,也是她生命中最后一次住院。平时没基础病的母亲,在入夏后,出现低热、咳嗽及活动后有气急等症状。父母怕我担心就瞒着我,是我看望他们时发现老妈有些不对劲,当时老妈就解释说:“夏天我常疰夏,到天气凉快点就好了,我们是医生自己有数,你尽管放心!”</p><p class="ql-block">不曾想,次日老爸就来电说,他在给老妈做胸背部听诊叩诊后,确定胸腔有积液了。当时我脑子“嗡”地有了不祥的预感。这次已不是平时小痛小病我们自己配点药吃能解决的,必须要正规住院诊治了。我立刻联系我们医院呼吸内科,定于次日上午去住院。那一晚,我辗转反侧、担心焦虑以致失眠了。</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我们陪老妈以最快捷的途径入住病房,尽快地做胸腔穿刺抽液诊治。当我们看到胸腔置管引流出来的是大量血性胸水时,我和老爸互相凝重地对视一眼,我的心一下沉到谷底,我们医务人员都懂的。</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日复一日,各种检查检验都做遍,甚至把标本送去省级医院,但均未得出明确的诊断,因此,无法确定治疗方案,唯有对症支持治疗。</p><p class="ql-block">直到住院的第18天,在CT下胸腔穿刺活检后才确诊,当病理科同事率先电话告知我时,我欲哭无泪、心如死灰,手机都差点掉地!</p> <p class="ql-block">老妈得的竟然是一种国内外皆罕见的肺部疾患。连上级医院来会诊的胸科专家也束手无策。我老公先后连线在美国搞医药研发的数位医大同班同学,他们都表示还没有研发此类疾病的药物。</p><p class="ql-block">度日如年般漫长的住院已到两个月,老妈的身体每况愈下,我同样被担忧焦虑煎熬得寝食难安、身心憔悴,心痛胸闷到无法呼吸的程度!我甚至问身为内科主任医师的老公:“我会不会猝死啊?要不你给我开单,我也做些相应的检查?现在我不能倒下啊!” 他说:没必要!</p> <p class="ql-block">同时,我还要担心87岁的老爸,我让他安心在家管好自己的生活就行,我会照顾好老妈的一切,可他执意要顶着似火的骄阳,每天骑自行车来病房看老妈。我是怕老爸万一中暑、奔波劳累和紧张担忧情绪下骑车的不安全等,我已分身乏术,老爸不能再发生任何意外了,但他屡屡不听劝,为此老爸竟破天荒怼我“你是限制我自由了”!</p><p class="ql-block">我老妈一直清醒通透,一直微笑坚强,更有无惧生死的豁达,她的神形心性都很像杨绛先生,她特别理解我的心情,劝老爸要听女儿的话。而我唯有全力以赴尽可能地守着老妈。她是医生,比谁都清楚自己的病,对我为她亲自操作和提出的治疗方案,老妈都十分信任和配合,好几次还宽慰我说:“虽然此劫看来难逃了,但有你在身边如此尽心尽力地陪伴照顾,不让我受一点痛苦折磨,我已心满意足,也很幸福,只是我心疼你、亏欠你太多了!”我们母女双手紧握着,我真的不愿放手,在我转头流泪时,老妈还为我擦眼泪。</p> <p class="ql-block">我实在承受不住了,就把母亲已时日不多的情况通知在省城忙于工作的我妹妹,随后收到了“啥事不往心里搁”的天花板级大教授的微信:“老妈的情况其实你最清楚,只是能博弈的时间长度不确定而已,所以,在我看来,在姐动用洪荒之力已经在动态地统筹治疗方案的同时,对于任何出现的情况都要尽量坦然接受,切莫过于焦虑。人就是因想得过于「清楚」反而徒增烦忧。姐,你得好好盘点下你自己的「功劳簿」啊,已经很亮眼啦,甚至已值得为自己而感动了。” 我愕然,我难道是作茧自缚、画地为牢、庸人自扰吗?是啊!和博士大教授妹妹相比,我便是杨绛笔下的“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的那种人!但是,叫我如何眼睁睁地看着母亲的生命在流逝而无动于衷呢?</p> <p class="ql-block">仓央嘉措这句:“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 虽然职业让我惯看生死,但这是我人生首次遭遇骨肉至亲的生死大事啊!</p><p class="ql-block">我早已从心理上的焦虑到了躯体上的焦躁痛苦。不管白天和晚上,只要离开老妈的病房,我时常觉得手机或是座机有铃声响起,我幻听了,恐惧病区来电说不好的消息,我心动过速、心悸失眠,简直是惶惶不可终日,却要在父母面前装得轻松自在,内心奢望着孝感动天等待奇迹出现,还自欺欺人地说老妈一天天在好起来了!其实我们仨是心照不宣、互不道破而已。</p> <p class="ql-block">在老妈离去前六天的晚上,她呼吸困难加重,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科主任和主管医生征求我的意见,表示一切按我的要求开医嘱,因我们是多年合作的老同事了,遂按我说的,先用无创呼吸机面罩高流量吸氧。</p><p class="ql-block">那晚,我忍不住在病房走廊给老爸打去电话,我怕刺激到老爸而小心翼翼地说了老妈当时的病情,老爸却镇静地说:“我是医生,知道你妈的病,早有思想准备。这病凶险到不会超过一个月的病程,因你的拼尽全力,老妈已延长一月多的生命了,这条路人人都要走的,我和你妈在健康时已写好遗嘱,我拿出来读给你听。”</p><p class="ql-block">“发生意外,请勿抢救,不开刀,不插管,不进ICU,不浪费国家医疗资源。丧事从简,不搞任何迷信活动。”当听完老爸电话里的遗书,我已泪流满面,伟人的遗嘱也不过如此吧!父母早已为我们指明了在他们生命最后时要走的方向,原来他们平时常说的话,就是遗嘱上写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我唯一能做到的也只有不让母亲有痛苦。遂在安宁疗护中,母亲平静安详地走到生命的终点。那一年的“9.11”,成了我永远的痛。</p><p class="ql-block">母亲驾鹤西去,这离别之痛痛如刀割。我卧床不起一周,直到老爸来我家看我。当看到他老人家瞬间苍老了许多的脸,我突然清醒!没了母亲,我依然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还得继续,我是家的顶梁柱,更要担当起老爸的精神支柱。</p><p class="ql-block">在《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的书中,我领悟到失去亲人是生命中必经的离别,弘一法师的忠告:都是黄泉预约客,何必为难每一天。放下执念,接纳无常,担忧和焦虑并不能改变命运的安排,万物皆有时,尽力后就一切随缘。</p><p class="ql-block">我唯有努力地振作、坚强和放下,才能更好地轻装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