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回乡省亲,来到生我养我的老家,看后令我很是心痛,非常失望的告诉大家很是辛酸。</p><p class="ql-block"> 我住的老街是东西走向,长约一百五十米左右,五十年前这里住着约二百口人,他们都是些普通善良的农村人,常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而唯一能了解外面大事的途径就是生产队开会学习或者是收听县广播站的小喇叭,那个时候农村根本没有什么电视,能看上一场电影就是奢望。为了消耗时光一些村里有些文化的长者借吃饭之机在这条街的路灯下讲一些民间故事和四大名著,我最爱听的是一位李姓爷爷讲《三国》,他声形并用,手舞足蹈,讲者是津津有味,听者是忘掉烦恼,一声欢笑一声悲伤把故事推向高潮,在这关健时刻,一句且听下回分解结束了今天的故事,故迷们只有等到第二天才能接着听直至把故事听完。</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村里人们都有一颗善良乐于助人的心,虽然生活比较苦一点,但人们的心情比较高涨、勇于乐观,善于帮人这就是那一代人的最大长处。</p> <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农村的住房也比较紧张,好几代人住在一块,虽然有点挤但也其乐融融,不象现在二三个人住一个大四合院,尽管住的宽倘了但似乎也好象少了点什么,失去了当年的热闹和邻里关系。就好比我们这条老街当年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而变成了现在的一条空街,据一位老邻居李女士说,这条街现在总共住着二个人,且都是老弱病残,整个街房倒屋塌,即有点凄凉又有点恐怖,真的让人心寒。</p> <p class="ql-block"> 往日的这么多人都哪去了,据说有一部分人划了宅基地搬出去了,还有一部分人搬到城市里住了,造成了今天人走房空,长久失修,至使房倒屋塌,无人居住。这些年村委会下大力气筹集资金把街道修了水泥路面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老房改造还在列入日程中,所以改造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势在必行,应该列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工程。</p> <p class="ql-block"> 老房子是农村灵魂的所在。它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汗水,也寄托着后辈的思念和牵挂。它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蕴含着无限的乡愁让人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 家是永远的港湾,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记忆与思念。</p> <p class="ql-block"> 乡愁是心底最深的眷恋,无论走多久,这片土地永远是灵魂的归宿。在时间的长河里,它愈发清晰,如陈酿的酒,越久越醇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