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请点击下方音频链接惠听↓</p> <p class="ql-block">《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p><p class="ql-block">作者:食指</p><p class="ql-block">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p><p class="ql-block">一片手的海洋翻动;</p><p class="ql-block">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p><p class="ql-block">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p> <p class="ql-block">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p><p class="ql-block">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p><p class="ql-block">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p><p class="ql-block">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p> <p class="ql-block">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p><p class="ql-block">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p><p class="ql-block">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p><p class="ql-block">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p> <p class="ql-block">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p><p class="ql-block">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p><p class="ql-block">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p><p class="ql-block">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p> <p class="ql-block">——一阵阵告别的声浪,</p><p class="ql-block">就要卷走车站;</p><p class="ql-block">北京在我的脚下,</p><p class="ql-block">已经缓缓地移动。</p> <p class="ql-block">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p><p class="ql-block">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p><p class="ql-block">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p><p class="ql-block">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p><p class="ql-block">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p><p class="ql-block">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p><p class="ql-block">因为这是我的北京,</p><p class="ql-block">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p> <p class="ql-block">1968年12月20日</p><p class="ql-block">解析:这首诗通过对“四点零八分”在北京车站与亲人离别的撕心裂肺的场面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对故乡的难舍难分之情,更反映了一代知青对自己、对未来的迷惘、失落、恐惧的诸多心理感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借以此篇献给我的知青岁月(1975年7月22日—-1977年12月5日)↓</span></p> <p class="ql-block">食指(1948—),本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朦胧诗派先驱,代表作包括《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p> <p class="ql-block">寒梅简介:黑龙江省大庆人,中共党员。喜欢用心灵撞击文字, 用灵魂演绎声音。资深朗诵爱好者。其大部分作品发表于派派网朗诵有声平台网站,其精品之作上百余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