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京城西郊,围绕在三山五园的外围,形成了一圈园外园,建设了十三个公园和一条36公里长的绿道。将公园串联起来,被统称为“一道十三园”。一道,即三山五园绿道;十三园,即畅春新园、海淀公园、六郎庄公园、船营公园、中坞公园、北坞公园、两山公园、功德寺公园、石渠公园、妙云寺公园、影湖楼公园、茶棚公园和南旱河公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下面我们就游览一下十三园之一</p> 石渠公园 <p class="ql-block">据历史记载,石渠公园所在东西红门地区历史悠久,是“香山——玉泉山”景观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场地内原有引水石渠,是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在京西北郊建设完成的人工水利工程。工程以香山、樱桃沟诸泉为主水源,经石渠汇集后统一输往玉泉山西坡,垂落静明园涵漪湖,形成多个等景点,泉水再辗转流入高水湖,最终汇入昆明湖。引水石槽于玉泉山西侧段,砌大墙安石槽,由墙脊输水,俗称“墙河”。为美化环境、巩固墙基,依墙安置四座祈水求福小庙,即妙喜寺、香露寺、普通寺、广润庙,河墙兼做庙墙,沿墙堆山叠石,种植成片松柏。当年本区域庙宇静静、墙河潺潺、万松涛涛,成为特色景观。清代引水石渠的建设,对京城水利贡献巨大,滋润了广袤田园与沿途风光。石渠公园将曾经的“引水石渠”历史与大尺度、大气势、大景观的风景林相结合而打造为一个城市绿色生态景观。</p> <p class="ql-block">石渠公园是“三山五园园外园十三园”之一。场地西侧及北侧为五环路,东至玉泉山西墙,南邻玉泉山路,规划面积约70公顷。是提升玉泉山周边整体环境、完善区域生态格局的必要支撑。利用常绿乔,彩叶植物及花灌木发挥降噪隔音效果。在常绿油松林下点缀文脉节点,以低渠小品形式,结合文字介绍历史照片等元素,讲述引水石渠的历史由来与功能变迁,再现场地旧时风貌。同时,公园内修建的园路等游写系统与周边市政道路、滨水空间的慢行系统充分衔接、增加骑行绿道约730米、步行绿道约4100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冠果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