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上的由契丹族建立的大辽王朝,历任9位皇帝,曾统治过5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北方土地,延续219年。契丹族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唐朝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深受唐代文化影响。907年,契丹族建立辽朝;938年,与宋朝签订“ 渊之盟”后,燕云十六州被割让给辽国,即以北京和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 ,常年与北宋政权对峙。这样的一个强悍王朝 ,不知为啥在过去历史教科里提及不多,带着好奇心,7月初随卢老师摄影班一起到访了位于天津蓟州古城的现存八大辽构之一的千年古刹---独乐寺。</p><p class="ql-block">两天的行程,参观拍摄荣华康乐社区、西井屿民俗摄影村、蓟州古城鼓楼广场——文庙、白塔寺、鲁班庙、独乐寺,清东陵 ,所以行程中估摸着可以摸鱼的时候摸鱼,直到看到传说中独乐寺最硬核部分的山门和观音阁。</p><p class="ql-block">独乐寺始建于隋唐,984年辽代重建,山门和观音阁应是当年遗存精华。至于寺庙内其余明清时代的韦陀亭、报恩院、乾隆行宫等等,在这就不提了。因为借用山西古建人的一句口头禅“明清的不值钱”,当然那应该是相对于辽金唐宋的文物古建,也是因为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人古建文物家底实在太厚,想谦虚一下都挺困难。</p> <p class="ql-block">唐风山门:山门界的“爱马仕”</p><p class="ql-block"> 站在观音阁前,回头一望,中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震,只见那鲜明的唐代建筑风格特征;屋顶坡面平缓,出檐深远,斗拱粗大,端庄大气典雅的皇家建筑气息扑面而来。山门顶上那俩“鱼尾巴”似的鸱尾,辽代原装货,屋顶装饰品里的“时尚单品”,简约精美。</p><p class="ql-block">中匾额“独乐寺”仨字儿,据说是明代大奸臣严嵩写的,当年百姓恨他,把落款给刮了。严嵩人不靠谱,书法倒是流芳千古,不过得隐名埋姓了。</p><p class="ql-block">山门里那俩“门神”,俗称哼哈二将。闭嘴的“哼”将,和张嘴的哈将,作为辽代彩色泥塑遗存,仔细看他们的表情,肌肉暴绽,眼神犀利,但系着水墨丹青色的雅致花裙,又有一股莫名的喜感。</p> <p class="ql-block">观音阁:古代防震黑科技</p><p class="ql-block">重点来了!这座观音阁,梁思成夸它是“无上国宝”,但凡一提到斗拱木结构的古建,屹立至今未倒,大都隐藏着古代防震黑科技。高23米,相当于7层楼,全木结构,没一颗钉子,历经28次地震楞是没倒。秘诀就在这暗层——表面两层,实际三层,中间藏着斜撑和三角形结构,比现代健身房的普拉提器械还稳!</p><p class="ql-block">阁里那尊16米高的十一面观音像,菩萨头顶真就顶着十个小脑袋,所以叫11面观音像。</p><p class="ql-block">边上两位菩萨的胁侍妥妥按辽代彩塑金标准打造:身材高挑健美,大大的扁圆鹅蛋脸,半睁半闭好似没睡醒的眼睛,非常有辨识度。衣饰华美繁复,艳丽的多巴胺色彩,豪放又雅致。</p><p class="ql-block">这些辽代的彩色泥塑色彩鲜艳,但又透露着典雅之气,红绿蓝的饱和度和明度搭配的恰到好处,真是值得在学习色彩搭配的时候用心体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代壁画</p><p class="ql-block">观音阁的壁画,元代画的,明代补的,乾隆年间还被糊了层白灰,差点失传。</p> <p class="ql-block">卢老师摄影班的行程起早贪黑,日落晨昏,风光人文,看到你不想看,拍到你不想拍,只想回家躺平。。。。。然后下一次再跟卢老师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