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来还想在去大连前抓紧再完成两篇,现在看来不可能了,因为前天晚上给车充电,出现情况了,网上与客服沟通,基本没有听懂,或者是我没有理解他的说明,索性去一次4S店(现在已经不叫这个名字了)吧!反正也不远。不过这件事再次提醒自己,我们这代人在滚滚向前的科技发展时代,压力不小,落下一步就很难再赶上,就像部队行军,第一个人与第二个人落下一步,到最后一个人就要跑步追赶了。所以我执意要现场人对人地学会搞懂。结果搞清楚了,是充电头的两个连锁保护头中的机械头有污渍,清洁一下就解决了。修理师傅是个胖小伙子,很热情,很阳光,看我上了年纪,怕我不理解,所以讲解得特别仔细。零零后的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因为他们完全摆脱了“短缺经济”的影响。说实话,Inter-lock这个原理我在工厂上班时就知道,没想到30多年后它在这里等着我。功夫不负有心人!</p> <p class="ql-block"> 马赛到阿维尼翁并不远,80公里而已,沿途还会从阿尔勒小镇旁边路过。1888年至1889年,荷兰后印象派大师梵高在阿尔勒的“黄房子”中创作了7幅《向日葵》,这些是他的巅峰之作。我们没有去阿尔勒,因为时日未到,经过不少向日葵种植地,也只有几棵小小的葵花露出了笑脸,否则我还可以感受一下梵高大师在看到满目向日葵🌻盛开时的治愈效果,据记载,梵高在创作《向日葵》时正经历精神健康问题,还发生过“割耳事件”。自然景观就是这样,根本不必去追求什么所谓的“性价比”,甘蔗怎么可能两头甜!既要、又要、还要的可能性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意淫。在我们去之前一个礼拜,有一拨朋友兴师动众,兴致勃勃,20多人乌泱泱地赶赴阿维尼翁看普罗旺斯薰衣草,说是性价比最高的时候到了,结果花期未到,花也未开,看了个寂寞。</p> <p class="ql-block"> 最近两篇美篇反复提到普罗旺斯和阿维尼翁两个地名,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地域和行政关系。阿维尼翁是普罗旺斯地区所属的一个重要城市,普罗旺斯是根据外文音译过来的,其名称的词源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Provincia”,意为“行省”,因这里曾是罗马帝国在高卢地区的第一个行省,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Provence”,中文便采用音译的方式译为“普罗旺斯”。所以,到了阿维尼翁就到了普罗旺斯,虽然还没有看到全部。这句话有点搞脑,但是告诉我一个道理,想要把自己一点点感受上升到观点的时候,先要环顾左右,否则就随便说说罢了。试想,梵高作为世界级绘画大师,他的巅峰之作又是他在精神健康上出现问题时的作品,那么欣赏这些画作的人是不是也要有精神健康问题呢?</p><p class="ql-block"> 薰衣草就作为阿维尼翁的第三个看点吧!有人说,我之前也这么想过,薰衣草不就是绿色的枝茎上长出了紫色的花嘛!我们国内的新疆伊犁、云南等地这些年也有种植,尤其是伊利地区大面积的薰衣草花田一望无际,好不壮观!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而且因为花期很短,还一定能踩准时点。我先说结论:这个问题、这类问题是我多年来多次遇到过的,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品味、视角、格局、价值观和审美眼界决定的。我们这次的同游中,就有一位去年去过没有看到的,今年重返!普罗旺斯薰衣草是自然景观、历史产业与文化符号的结合体共同打造出来的全球知名的薰衣草“打卡地”。不要说我国的薰衣草与普罗旺斯薰衣草在品种、用途上的差异,更有文化、历史加持下的“情感附加值”。我们国内薰衣草种植多以经济作物,或为了旅游观赏为目的“景观复制”,品种混合了更易种植的“宽叶薰衣草”或“杂交薰衣草”,部分地区为延长花期还会搭配不同品种,景观的纯粹性稍弱。如果你认为这没有什么差异,无碍观瞻,那就将就请便吧!</p> <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正巧想起了一段话,有别人的,也有我的:美,本身没有标准的,简洁大方为美,繁华昌盛是美,清新淡雅为美,中庸平衡也是美……美是人生观、世界观站在不同维度层面构建的观点,而她们之间的共性都在于不论用哪种形式体现美,都缺少不了生命力的绽放,这是她们之间的共性。</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艺术很美?因为它毫无用处。</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生活丑态百出?因为它全是目的、企图和用意。</p><p class="ql-block"> 这是三种不同角度看出来的“美”。</p><p class="ql-block"> 各位可以对号入座、随心所欲地享受“美”吧!</p><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这次无人机没有带去,因为手续太麻烦了🥲 否则在花田上飞一下效果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