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的灯光

晚风秋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街上橘黄色的路灯,将夜色烘托出无尽的温柔。白天忙碌的人们,一转眼扎进了夜的怀抱里,璀璨灯火犹如繁星点点的诗篇,讲述着身边的故事与秘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也老是想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在一个属于自己的情感氛围里,在内心的深处来一次私语。潜入灯火阑珊处,看似大大小小灯光,却成了灵动的笔触,勾勒出我们学习成长的轮廓!早已成为往事的回忆,又悄然浮现在脑里;在光影不断交错变化中,想起了自己曾经挑灯夜读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报到那天,我比同室的同学稍微早到了一步,就选了相对安全清静靠墙边的下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寝室不算大,大约只有十二三个平方米,住有五六名同学,双层钢丝单人铁床。除了铁床以外,每人还有一张很小带抽屉的桌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居住条件是比较简陋,可转眼一想我们的目的,是来读书学习的,这比起同龄人来讲也算幸运的。至于居住的条件差一点,也算不上什么事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看起来有十几门课程。但是专业所涵盖的内容以及知识量是非常巨大的。在学好专业的同时,老师还要求我们要阅读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这就需要大量时间才能完成的,很多的时候都把每天晚上的时间,看成是第二课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静谧的夜晚,寝室里除了同室的几名同学外,唯有灯光相伴左右,它默默倾听着我内心的声音和思绪。屋顶上的一盏日光灯,属于冷光源且频闪也非常大,长时间在日光灯下看书很容易眼疲劳,注意力也不大集中,管理员还要求每晚二十二时准时熄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何利用夜晚更多时间看书,而又不影响其他同学休息?不少同学都上街购置了小台灯。小台灯好还是好,只不过有一个缺点,灯照射的角度比较大,同样会影响到其他同学休息。于是,有的同学就索性在灯罩前用一小纸板挡住部分光源,这样做后仍然是不尽人意!没挡住的小部分散落光源,开溜似的跑了出去,同样也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休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过有一位同学用金属软管,加灯头和一个大铁夹子,灯头上再套上一个,只能容纳下白炽灯泡的圆柱体纸壳,将光源控制在圆柱体的孔径内。大铁夹子可以夹在小桌边缘上,作为台灯用;亦可夹在铁床的角钢上,作为床头灯用。这种方法最可取的是采用了金属软管,可以任意改变灯照射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阵观察后,我决定也采取这种方法,做一盏属于自己的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南充街上的一家五金店里里,买齐了金属软管、开关、插头、电源线、灯头、灯泡,外加一个用厚纸板做的“筒”型状“灯罩。很快顺利完成了一盏造型别致的床头灯兼台灯(有时也叫“筒灯”),所用的灯还是一只暖色调的白炽灯。从那以后,完全将夜晚的时间,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打开自已心爱的床头灯时,一束灯光映照着书页,映入眼帘的每一行文字内容,有着其独特的视觉冲击感,熟悉的与不认识的字、词、句交融在一起,形成一股股知识的交汇点直抵心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轻轻翻动的书页,双手捧着的书则慢慢的变成了最耀眼的那盏灯,点亮了我的心灵,有一种无尽的思考与快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灯下, 我一次又一次与书共话长夜!白炽灯柔和的光芒中,既没有日光灯的频闪;也没有日光灯的苍白和冷调。而是始终营造出暖色基调的氛围,真可谓是温情如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说一盏灯点方能点燃心中远方的诗篇;那么一本书流淌出的则是智慧的源泉。书与灯,灯与书!光照如明月洒满大地,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柔和与夜晚的亲近感;在既深邃,又透彻,如此恢弘光影之中,感受每一个瞬间带来的惊喜与感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专业里的所有课程里,“古代汉语”这门课用艰涩难懂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授课的是一位有二三十年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带着一副近视眼镜,咋眼一看上去,就是一位深究学问的长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节课,老师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后,直奔主题开始了讲课,从最简单的象形字开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尽管每节“古代汉语”课,自己非常专心听课并认真做好笔记。但是真正领会学懂又有多少呢?很多的时间里很,都是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下,等待来了下课铃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不少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古代汉语上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饭后不多时,夜色慢慢的弥漫中,似乎感觉到新的一天才开始。打开床头灯,一束黄色的光芒,像每一次的约定一样,穿越黑暗定格在白纸黑字上;更为神奇的则是每每光源集成一束后,仿佛是将人随时都可散漫漂移的思想,也统一集中而专注于灯下,那些跳动的汉字符号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灯光的移动,象形字的一笔、一划、一点、一捺,都不断的映入眼帘。在原始造字基础上,将“字”的“形”与“意”淋漓尽致展现了出来;指事字,通过抽象的符号或标记来表示事物的特性或作用;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已有的字组合在一起;形声字,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组成;转注,同一个字的不同意义之间的转化关系来使用的字;假借,借用一个现有的字,来表示另一与其本义无关的意思……形象生动的刻进了脑里一样,直到今天,也没有忘记那些曾经学习过的神奇文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灯光是白天的延续,是黑暗的天使,是心中远航的希望与指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期末考试的时间,也仅仅只有半个月了。十几天里,又要继续上课;又要消化之前所学的内容。这样下来,时间够紧张的!大多数的同学,熬夜背书认真准备,希望自己能够在考试中有所斩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也不例外,抓紧时间认真备考,没有丝毫的松懈情绪,哪怕是有一个念头也没有。因在我的认知里,人生的每一个不同阶段里,注定是有相对应的事要做,读书的年龄,就该珍惜光阴好好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天就是期末考试了,上午是“美学”;下午是“古典文学”。临考前的夜晚里,整个宿舍里都安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寝室里的同学,都坐在小书桌前埋头扎进书籍中,没有之前喧哗的声音,有的只是“沙沙”作响翻书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学”课的术语概念特别多;“古典文学”中的绝句、律诗、词也多,需要大量的记背。灯光里,看似简单的背书过程,却隐藏着无尽的无奈!刚开始背的时候,想着明天就要考,难免心里有点紧张,看着书页上的铅字,大脑就像一片荒芜的土地满是杂草丛生,却无从下手耕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炽灯除了发光外,还要发热。近距离接触床灯,无疑是在“烤火”。冬季还好,顺带烤火取暖;期未考试往往都在夏天,头上身上的汗水一个劲往外冒。如此条件下,还得继续坚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慢慢的随着看看又背背,渐渐的进入到了学习佳境。咬着书中一个字一个字,似如嚼了一块又一块冰样,顿觉消除烦躁溘然忘记暑天,背了一段又一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躺在床上临睡前,将美学中的一段基本术语概念,默默的在心里连续记背了几遍,合上书页关了床灯后,在脑子里努力复原概念定义中的每一个字。然后,又打开床灯,翻开书页对照检查正确与否,在得到正确结果后,才欣然入睡。待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后,又将昨晚背的概念,在脑子里一一的过一道,准确无误后,才信心满满的赶到教室备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考试时,心里默默念念不忘的那“美学”概念,果然在考试的内容之中,答题时大脑就像是一台复印机样,一行一行熟记的文字浮现了出来……连续几天的考试,相对应的考试内容,都在事前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背诵加强记忆,最终让考试变成了一次次普通的答题而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久而久之,床前的灯光所照射的空间范围之内,成为除了课堂以外的又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不仅仅是延续了白天的课堂,而且还丰富了夜晚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偶尔闲暇之余,夜幕笼罩下的寝室里,床头灯扭过头来,将温暖的光芒铺满小书桌上的象棋棋盘,与同学对弈更有一番溢于言表的快乐在心头荡漾。四十年后的今天,下棋的时候很多镜头仍然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黄灿灿的灯光下,棋牌变成了一场即将“博杀”的战场,泾渭分明的界河两边,分别是挺拔强壮的士兵,两个“炮”台后面的九宫格子内,端坐的是统领全局的将和帅(仕)……俯看之下,棋盘上的初始布局,分明像穿越时空的缩小版历史人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姓刘的同学棋高一着,从容淡定每走一步棋,都隐藏着智慧与“杀机”……几番厮杀下来,几乎每每都以我败北而告终!间或“赢”上一局,心里反而是局促不安,明知是同学故意为之,旨在提高我的信心而已!印象更深刻的是姓刘的同学,居然与我们寝室的几名同学,同时下起了“盲棋”!何为“盲棋”?就是一方参与者不能看棋盘;另一方(我)在看棋盘的同时,说下到哪!你再说你下到哪!即下盲棋者需要非常好的记忆力外,还要把平常在棋盘上走的棋变,变成了用嘴说。下盲棋者要把自己和别人下的棋都记住,才能继续下下去……几盏台灯(床头灯),照亮了小书桌上已摆放好棋子的棋盘。姓刘的同学背对着我们,三副盘棋依次开始了一场从未有过的下棋经历,彼此之间你一步我一步,几番激烈对弈后,我们三位同学先后悉数败阵……由此可见,刘同学下棋的每一步,都方显出超人的智慧与灵动,步步相扣、逻辑思维缜密,落子刹那之时既干净又利索又,且不乏激情与诗意;与其对弈之间,唯美之情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多年以后,在一篇古文 “博弈之道,贵乎严谨。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在角,此棋之常法也。”中有了答案,也算是在象棋对弈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窗外的灯亮起来的时候,夜空中依稀能望见远处的山影朦朦胧胧。也许山峦深处高低错落间泛着光亮点的后面,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人间故事;一盏灯一户人家,有着一抹温馨的人间烟火气;袅袅升起的白色炊烟中,却是一行行激情澎湃的生活诗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时此刻的我,在书与灯,灯与书的世界里,继续寻找属于自己的思想天空。在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让我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深山里充满生气,还有被秋霜染红很美的枫叶!现实版中的烟火气、山中美景,与诗中所描绘的意境相遇时,无一不是对华夏文明的传承;在杜甫的《石壕吏》中,仿佛是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盛唐繁荣下的一幕悲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灯光那似乎看不见的柔波里,我便一头扎进了书的海洋中,像一位初学游泳者,不断博击波浪,努力朝对岸的目标划去。床头的“筒灯”,虽然不是很华贵,但非常实用也很贴心。光芒中带点褐、带点黄、又有点儿金属光泽,跟真诚的朋友似,天天夜里陪伴在我的左右。每每在书页间的漫步,如同与智者的思想碰撞;每一次的翻阅,都会有新的见解与体会,不断续写自已曾经有过的最值得珍藏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临近毕业的前几个月,是人生学习中最忙碌的阶段。一方面要坚持每天听课;另一方面,要准备毕业论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老师布置下来,要准备毕业论文时,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听着听着脑子里一片空白。写什么?怎样写?一系列问题直面扑来,不知所措!连续几个夜晚,心猿意马的打开床头灯,坐在书桌前陷入沉思之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的几天日子里,反复考虑并结合自己的喜好,毕业论文的方向选题,最终选择的是现代文学范畴之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床的侧面墙上,有一个用厚纸箱做的微型“书柜”,里面仅能放十几本书,其中唯一一本课外书籍“日出”的剧本,进入我的视线。于是,心里暗自高兴了起来,决定在这本“日出”剧本里,寻找论文的突破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一阵子里,像着了迷一样,夜阑人静的时候,依然在床头灯下,抱着“日出”剧本,反反复复不知看了多少遍?人物、情节、背景、语言……等等内容,一个劲的朝脑门子里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来也是很巧,当时正值电影“日出”刚上映,为了有获取更多的资料来源,一个人跑到电影院去观看了几次。每次的观看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除了主要的内容外,对剧本“场景安排上、主题音乐上、灯光处理上、夯歌声中……”有了更多的领悟与体验!与此同时,我也收到了,父亲从成都相关的图书馆里,借到的一些有关“日出”的资料!手里一下就有好几本,与论文相关重要的书籍。从资料的匮乏到“富”有,一下子信心拉升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对这些资料反复的阅读,见解也慢慢的深入,我从一片茫然的状态中,渐渐的到了一个完全可以深度思考执笔的佳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说屋顶的灯光是散光源,则可以充分利用光线,勾勒出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像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扩展人们的思维,打开人格局的话;那么床头上的筒灯,则可以将飘浮不定的思绪,集中在某一点某一件事的深度思考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深夜的灯光分外明亮,暖色的光照就像是一位执着的老师,始终带领我穿行于散发着油墨香的铅字里……终于在文字堆里;在一直萦绕在耳边的夯歌声中;在剧中“小东西”的呐喊声中;在陈白露绝望的表情中;在方达生迎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的背景里……我一下子豁然开朗,有了自己论文的题目即:“浅论《日出》中的象征艺术”。当初步拟定出题目的时候,心里的紧张情绪一下子就少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寝室外,一阵阵晚风吹走了最后的热气,小雨后湿漉漉的树木间,发出的沁人心脾的香味。远处五彩缤纷的灯光下,跳动着安逸、巴适、时尚,安静的符号。这是一个星光灿烂的夏夜。此刻,我的灵魂是幸福的,身体却是疲惫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坚持、努力、执着……的故事,就像灯光一样,永远照亮你前行的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十年前橘黄色的床头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无限的遐想空间。十分的留恋那段美好的时光!如果可能的话,我还是十分愿意在床头灯下多读几年的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的我,仍然是习惯在夜晚时分,坐在台灯下,泡上一杯茶,翻阅喜欢的书籍。唯不同的则是,台灯比以前的床头灯好了许多!但心绪似乎还停留在四十年前的日日夜夜里,持卷苦读回归读书的本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2025.02.28于成都</p><p class="ql-block">注:图片由网上下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