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甘当基层健康“守门人”

<p class="ql-block">每一次来到黄山区太平湖镇卫生院,我总会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他穿着白大褂,跛着脚,微微发胖的身躯一歪一歪的在门诊和病房之间来回奔波着,看着让人心疼。他就是太平湖卫生院副院长、主治医师——焦洪明。</p> <p class="ql-block">焦洪明,男,1978年5月出生,现年48岁,肢体二级残疾。可能是因为出生时的产伤和缺氧,从小他的左侧身体便落下了缺陷,左手和左脚先天性发育不良,相较于右侧肢体,短了约5—6cm,且左手关节僵硬,不能伸直。先天缺陷导致他从小就行动不便,长期的跛行,又让他身上的多个关节受损变形。可常年身体的酸痛,并没有磨灭他治病救人的信念,他扎根偏远乡镇三十余年,用残缺的身体努力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得到当地老百姓的信任和赞誉。</p> <p class="ql-block">儿时的焦洪明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自由的在田间地头玩耍,面对自身的肢体残疾,他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一所医学院校,长大后当一名乡村医生,这样不仅可以自食其力,同时又可以治病救人,帮助他人免受疾病的折磨。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安徽省铜陵卫校临床医学专业。在学校他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医学知识,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桃源卫生院,成为一名基层临床医生。</p> <p class="ql-block">桃源卫生院远离城区,医院条件差,人手少,只有两名医生常年值临床班。加上那时桃源乡交通极其不便,村庄又分散在各个山窝里,老人孩子们想出门看个病极为困难。为了方便老百姓就医,医院两名医生便轮流出诊,为病人提供上门服务。在桃源卫生院工作的整整十四年里,对焦医生来说出诊那是家常便饭,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只要一个电话或者接到群众需求,焦医生便立马骑上一辆自行购买的摩托车,背上出诊箱紧急出诊。记得有一年冬天,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因心衰伴哮喘发作,生命垂危。老人的孩子常年在外地打工,身边只有老伴陪同。晚上九点多钟接到村里打来的求救电话后,焦医生便顶着严寒,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骑行一个多小时后赶到老人家中。焦医生见老人脸色发紫,呼吸困难,病情危急。他顾不上自己发冷发麻的身体,立即为老人输液,进行强心利尿平喘等对症治疗,经过近四个小时的精心处理,老人的病情终于平稳了下来。可焦医生依然不放心老人,为防止突发情况再次发生,输液结束后,他没有连夜赶回医院,而是待在老人床边坐了一整夜,陪伴和观察着老人,直至第二天早上再赶回医院继续上班,后来他又连续三天上门为老人进行输液治疗。在他的精心治疗和贴心陪伴下,老人的病情很快得到好转。事后,老人和他的家属对焦医生感激不尽,逢人便夸焦医生不仅医术好,医德更好。</p> <p class="ql-block">在农村,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车祸、蛇咬伤等急诊情况层出不穷,基层临床医生不仅要有过硬的医疗本领,更需要一颗无私奉献的医者仁心。焦医生清楚的记得那年茶季的一场车祸,一位50多岁的村民骑车与一辆货车相撞,后脑勺着地,疑似颅内出血。焦医生赶到事故现场后,立即对病人进行外伤简易包扎处理和输液治疗,并护送病人转院。可在救护车上病人突发心跳骤停,焦医生来不及多想,立刻跪在救护车上对病人进行心脏按压,5分钟、10分钟、15分钟过去了,病人依旧没有丝毫反应,看来生存几率渺茫。可焦医生不愿放弃,继续进行着心脏按压,20多分钟之后,在焦医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病人竟奇迹般的恢复了心跳。焦医生顺利将病人护送至黄山区人民医院,可因病情太重,区医院建议转诊,焦医生再次陪着家属将病人送至黄山市人民医院,待急诊住院等手续全部办好后再自行连夜返程。在快速行驶的救护车上跪地做20多分钟的心脏按压,需要消耗不小的体力和耐力,这对于一个体格健康的医生来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何况,焦医生肢体二级残疾且关节常年僵硬酸痛。难怪同事们会说,每次面对病患、面对生命时,焦医生从来就不知道怜惜自己的身体。</p> <p class="ql-block">2011年,因工作成绩突出,焦医生被调到乌石卫生院,并担任了医院副院长,主要负责儿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等公共卫生工作。他变得更加忙碌了,遇上每月预防接种日,他一个人登记、收费,一个上午就要完成40多名儿童的疫苗接种工作,一年要完成两千多人次的接种任务。还要收集和整理高血压、高血糖等一千多名慢性病患者的档案资料,完成各类报表的上报任务。</p> <p class="ql-block">2020年,他被调到太平湖卫生院担任副院长继续负责公共卫生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没有退缩,在整整九个月的时间里,与同事们一起轮流坚守在太平湖政府设立的三个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为照顾单位女同事,他便主动提出值夜班,每天晚上从十一点到早上八点,他住在简易帐篷里,经常以方便面为主食,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新冠疫苗接种期间,因疫苗供应紧张,医院经常是临时性的接到上级通知便临时开展接种。为顺利完成全民接种任务,焦医生便每晚住在医院,经常是半夜起床接苗,连夜加班加点将疫苗整理入库输入电脑,早上七点钟之前完成疫苗接种的器械整理和场地消毒等所有准备工作,保障村民可以全程安全、安心接种疫苗。</p> <p class="ql-block">焦医生在基层卫生院工作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他每年休假时间不超过十五天。面对五加二、白加黑的艰苦工作模式,他从来没有抱怨,他爱岗敬业,以院为家,默默无闻的坚守在基层一线,甘当群众的健康“守门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一个残疾之躯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可又有谁知识,他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松,他的父亲2018年便因中风卧床不起,丈母娘三年前也中风卧床,为了让他安心上班,妻子辞去工作全力照顾两位老人和一个正在读书的孩子,经济压力、生活压力对于他的小家庭来说不言而喻。面对压力,生活中焦医生处处省吃俭用,可这些年来他爱心不减,经常帮助他人解决生活困难。一位五保户老人住院期间大小便失禁,他毫不嫌弃的帮助老人清洗,并拿出自己的干净衣服为老人换上。他还经常用自己的摩托车接送孤寡老人看病,买个包子、馒头送给有困难的住院病人,用自己的手机帮助老人打个电话等等,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对焦医生来说那都不是事。这些年,焦医生还坚持参加无偿献血,每次献血300—400ml,目前已累计献血3000多毫升。</p> <p class="ql-block">“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上天没有赐给焦医生健康的体魄,但却赐给他一颗仁爱之心。面对命运的不公,他没有抱怨、没有放弃。他自强不息,凭着自身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着自己儿时的心愿。一辈子踏踏实实当一名乡村医生,治病救人,悬壶济世,为他人的健康点亮一盏明灯。在他日复一日看似平淡的生活中,我却看到平凡中的不平凡,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伟大,焦医生的励志故事值得我们敬佩和点赞!</p> <p class="ql-block">焦医生的励志故事在黄山区第三届“残健携手 共享阳光”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他身残志坚,默默扎根基层,扛起乡村医疗公共服务的责任,他如一束光,让我们见证了医者仁心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