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味道》父亲的八盘八碗

中庆

<p class="ql-block">昵称:中庆</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557977</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吃肉,对如今的小朋友们来说,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可对于我们这些出生在六十年代的人来说,吃肉在当时却是一种奢侈的期待。</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物资匮乏,买肉要凭肉票,每人每月仅有半斤肉票的定量。肉,成了我们童年记忆中非常珍贵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父母总是每两周才买一次肉,回家做一顿解馋的饭菜。而每次,他们总是把肉夹给我和弟弟俩,自己却浅尝辄止。</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我和弟弟,理解不了父母的良苦用心,长大后才明白,那是父母深沉的爱,是他们把最好的留给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童年里,最让我过瘾的吃肉时刻,莫过于过年。年味儿一浓,空气里仿佛都飘着肉香。而我最盼望的,就是年三十晚上,父亲抬出那张硕大的折叠桌,摆上象征团圆与仪式感的“八盘八碗”。</p><p class="ql-block"> 父亲说,这是咱家祖上传下来的老规矩,不能断在我这一代。</p><p class="ql-block"> 每年临近春节,他便开始张罗年货,挑选食材,从不马虎。从选材到调味,从蒸煮到摆盘,每一道工序他都亲力亲为,一丝不苟,仿佛不是在做菜,而是在完成一场庄严的仪式。</p><p class="ql-block"> 八大碗多为清蒸之品:有粉蒸肉、蒸肘子、烧酥肉、烧白、东坡肉、扣鸭、扣鸡和糯米丸子等。道道讲究,样样用心。八大盘则是煎炒素菜与凉菜搭配,色香味俱全。那张折叠桌上,不仅摆满了佳肴,更盛满了父亲的爱与家的温情。</p><p class="ql-block"> 年三十那天,天格外的冷,屋外北风呼啸,屋内却热气腾腾。厨房里,蒸肉与炖汤的香气弥漫,还有父母忙碌的身影。 我和弟弟在厨房与客厅之间来回穿梭,兴奋得像两只小麻雀,只为那一口期盼已久的肉香。</p><p class="ql-block"> 为了凑齐那一桌年夜饭的肉,父亲每年都要向亲戚家借肉票。那时的我们不懂什么叫“人情往来”,只知道年三十的饭桌上,总能吃得心满意足。</p><p class="ql-block"> 何以解馋?唯有那一桌香气四溢、热气腾腾的“八盘八碗”。</p><p class="ql-block"> 饭后,家人们围坐在一起,边聊天边守岁。父亲端着茶,母亲笑着递上瓜子,我和弟弟则数着压岁钱,心里美滋滋的。那一刻,屋外再冷,屋内也温暖如春。父亲坚持的不只是那“八盘八碗”,更是那份团圆的味道,是家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如今,生活富足了,吃肉早已不是奢望,可再丰盛的宴席,也比不上童年年三十那桌“八盘八碗”带来的满足与感动。</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父亲用一双手,为我们撑起了一桌团圆饭;如今,我用一颗心,去怀念那段充满烟火气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庆</p><p class="ql-block"> 2025.7.9于高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