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荷兰三大城市(西欧游之八)

把酒临风

<p class="ql-block">水韵与风吟:游荷兰三大城市漫记</p><p class="ql-block">初抵阿姆斯特丹(荷兰第一大城市)时,湿润的风正掠过运河水面,带着水草与砖石混合的气息扑在脸上。这座被称作 “北方威尼斯” 的城市,像一幅刚蘸饱水的油画,连空气里都浮动着朦胧的诗意。而最先撞入眼帘的,便是被当地人称作 “心脏” 的水坝广场。</p> <p class="ql-block">荷兰王宫正在修缮,不能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本团驴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站在广场中央,17 世纪的荷兰王宫正裹着脚手架,像位披纱的老者。虽看不清全貌,裸露的砖石墙上仍能辨认出深浅不一的雕刻 —— 卷曲的藤蔓缠绕着立柱,浮雕里的人物眉眼间藏着岁月的纹路。导游说这座建筑由 13659 根木柱撑起,在湿地之上稳稳站了三个世纪,忽然觉得脚下的土地都变得厚重起来。不远处的二战纪念碑却沉默得更彻底,碑身被雨水洗得发亮,基座的鲜花带着晨露,让人想起那些未曾被时光磨平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这是荷兰阿姆斯特丹水坝广场上的国家纪念碑(National Monument) 。</p><p class="ql-block">国家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荷兰人而设立的。它于1956年揭幕,碑身由白色的石材制成,高约22米 ,碑上雕刻有一些体现战争与和平主题的浮雕,是荷兰举行纪念活动和仪式的重要场所 。</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大象雕塑倒打破了这份沉郁。憨态可掬的铜象身上爬满彩色涂鸦,几何线条与童话图案在阳光下跳跃,穿风衣的老人和举相机的孩童围着它们欢笑,历史的庄严与现世的活泼竟在此处达成奇妙和解。转过街角,旧证券交易所门口的铜牛正被游人摸得锃亮,那昂首的姿态里藏着荷兰人骨子里的闯劲 —— 毕竟,这里曾孕育出世界上第一座证券交易市场。</p> <p class="ql-block">正午的饥肠辘辘被一阵甜香勾得更甚。荷兰煎饼摊前,金黄的薄饼在铁板上鼓起边缘,培根的焦香混着融化的芝士味漫开来。咬下第一口时,酥脆的饼皮裹着咸香的内馅在舌尖绽开,才懂为何当地人说 “一张煎饼能装下半个荷兰的阳光”。</p> <p class="ql-block">荷兰煎饼在当地非常受欢迎。我们在煎饼店门口排队等候了半个小时,才终于轮到我们。</p> <p class="ql-block">荷兰煎饼</p> <p class="ql-block">下午2点抵达海牙(荷兰第三大城市),这座 “皇家之城” 的风里都带着沉稳的气度。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的尖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虽不能亲见《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单是想象那抹珍珠白在画布上流转的光泽,已足够让人屏息。</p> <p class="ql-block">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最高法院</p> <p class="ql-block">市郊的和平宫则像一位静默的仲裁者,米黄色的墙体上爬满常春藤,1913 年各国合力建造它时,大概都怀着 “让刀剑化为犁铧” 的心愿,如今这里的每一块砖石仍在守护这份期许。</p> <p class="ql-block">荷兰海牙和平宫是联合国国际法院、常设仲裁法院、海牙国际法学院和司法解决国际争端会议的所在地,具有重要的国际司法地位。建筑外观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元素,钟楼高耸,建筑整体庄重而典雅,是海牙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p> <p class="ql-block">方块屋</p> <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刻抵达席凡宁根海滩,海风卷着沙粒掠过脚踝。远处的摩天轮在雾中若隐若现,穿风衣的老人牵着狗散步,浪涛拍岸的声音里,忽然懂了为何荷兰人既会在证券交易所里逐浪,也能在海滩上把时光泡成清茶。国会大厦的尖顶在阳光下闪着光,广场上的鸽子与西装革履的政客擦肩而过,原来庄严与闲适,本就是这座城市的两面。</p> <p class="ql-block">傍晚乘车向鹿特丹(荷兰第二大城市)去,车窗外的风景从运河拱桥变成现代楼宇。Markthal 菜市场像一只倒扣的彩贝,内部穹顶画满蔬菜水果组成的星空,摊贩的吆喝声里混着西班牙语与荷兰语(还有众多说汉语的摊位),刚出炉的鲱鱼汉堡冒着热气,芝士奶酪的酸香钻进鼻腔 —— 这里果然是吃货的天堂。不远处的方块屋更像孩童打翻的魔方,倾斜的墙面与菱形窗户透着建筑师的顽皮,让人忍不住想踮脚看看屋里是否藏着童话。</p> <p class="ql-block">缤纷菜市场</p> <p class="ql-block">离开时回望海牙的天际线,忽然明白荷兰的浪漫从不是刻意营造的风景 —— 是阿姆斯特丹运河上的风,是海牙海滩边的浪,是历史与当下在砖石间的低语,也是每个转角都能遇见的、生活本身的热忱。</p> <p class="ql-block">这位荷兰的司机不仅和蔼可亲,而且驾驶技术娴熟,严格遵守职业规则。行程安排需提前一天上报,并且必须严格按照预定行程执行。</p><p class="ql-block">有一天,可能是导游与司机之间沟通出现了一点小差错,导游通知我们早上8:15出发。我们提前到达后,我指着行李箱,用手语询问是否可以打开,以便我们先放置行李。司机理解了我的意思,并用手机翻译软件告诉我,他的行程安排是8:30出发,他只能在8:20才能打开行李箱。</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比利时布鲁塞尔。</p> <p class="ql-block">鹧鸪天・阿姆斯特丹与海牙记</p><p class="ql-block">运河风牵客袂轻,水坝广场旧痕明。</p><p class="ql-block">千桩支起王宫梦,一象涂成市井情。</p><p class="ql-block">饼香漫,剑光宁,海牙风里见峥嵘。</p><p class="ql-block">珍珠未识愁何在,浪打沙滩日已平。</p><p class="ql-block">注:词中 “千桩” 指荷兰王宫的 13659 根木柱,“一象” 代指水坝广场的艺术大象雕塑,“珍珠” 暗合《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末句以席凡宁根海滩景色收束,融两地风情于笔端。</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6日胡志强游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