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意、瑞、法三国游

晓春

<p class="ql-block">▼ 罗马斗兽场是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众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建于公元72-82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9万人数的观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罗马废墟,是2000年前古罗马帝国的中心,行走在帝国大道上,两旁满眼的“断柱”、“铭文”、“石阶”,仿佛在向人们述说当年凯撒大帝与帝国的荣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 这座震撼人心的建筑杰作,正是佛罗伦萨的瑰宝——圣母百花大教堂,与其相伴的乔托钟楼共同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最壮丽的城市天际线。</span>其标志性的橙红色穹顶(由布鲁内莱斯基设计)如皇冠般耸立,白色、绿色和粉色大理石拼接的外立面展现几何美学。84米高的乔托钟楼如象牙雕刻般精致,与主教堂构成和谐的天际线。广场上游人如织,与这座耗时140年建造的杰作(1296-1436年)形成古今对话,穹顶内部藏有瓦萨里绘制的《末日审判》,而外墙上每一块大理石都诉说着美第奇时代的荣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罗马特雷维喷泉(许愿池)是巴洛克艺术的巅峰之作,海神尼普顿驾驭贝壳战车破浪而出,两匹桀骜的海马象征海洋的狂暴与平静。1732年由萨尔维设计,30米宽的立面将波利宫与喷泉完美融合,池水在阳光下如液态宝石闪烁。每年超300万枚硬币沉入池底,延续着"背对投币必回罗马"的浪漫传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行走在罗马古城的狭窄街道,仿佛进入时光隧道,两侧赭石色老墙上的斑驳痕迹诉说着千年沧桑。马蹄铁在凹凸不平的方石路上敲出清脆回响,铁艺遮阳篷下的"SUPERCINEMA"招牌与巴洛克式拱窗构成时空拼贴。行人擦肩时需侧身,阳光从瓦檐间斜切下来,将马车夫的剪影投在17世纪的灰泥墙上。这些蜿蜒的街巷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至今仍涌动着永恒之城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罗马式建筑的传奇杰作,始建于1173年的白色大理石钟楼。这座高56米的八层圆柱形建筑,因地基沉降造就了4度倾斜的奇迹,却凭借精妙的拱廊结构和均衡设计屹立至今。每层30根科林斯柱构成的连续券廊,在阳光下投下律动的光影。它与身后条纹大理石筑成的比萨大教堂、穹顶洗礼堂共同组成"奇迹广场"建筑群,每天吸引无数游客在此摆出"推塔"的经典姿势,让中世纪的建筑错误成为永恒的艺术幽默。比萨斜塔不仅是建筑奇观,更是科学史上的神圣坐标。1589年那个清晨——伽利略手持铁球与木球登上倾斜的塔顶,在晨光中完成了一次划时代的自由落体实验,宣告了"重力加速度与质量无关"的真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米兰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的巅峰之作,1386年始建的白色大理石圣殿。135座尖刺如玉石森林刺向苍穹,外墙3400尊雕像构成圣经人物长廊,正立面拱门上方的玫瑰窗犹如天堂之眼。教堂顶部可触摸镀金圣母像(高4.16米),内部52根巨柱象征教廷年历。广场地面的几何图案实为12星座星图,与教堂的"大理石教科书"立面形成天地呼应,600年来持续演绎着信仰与艺术的二重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佛罗伦萨领主广场是露天的雕塑博物馆,汇聚文艺复兴杰作:米开朗基罗《大卫》复制品矗立维奇奥宫前,肌肉线条迸发英雄气概;切利尼的《珀尔修斯》手持美杜莎头颅,青铜光泽在拱廊下闪烁;詹博洛尼亚《掠夺萨宾妇女》大理石群雕展现螺旋上升的暴力美学。马基雅维利骑马像守护着广场,而壁龛中的但丁、乔托等先贤雕像则在柱廊间投下沉思的剪影。这里每尊雕塑都是佛罗伦萨黄金时代的宣言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马可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是由公爵府、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新、旧行政官邸大楼、连接两大楼的拿破仑翼大楼、圣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钟楼和圣马可图书馆等建筑和威尼斯大运河所围成的长方形广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乘游船游览水城威尼斯无疑是绝佳的方式,可深入到水巷中,搭乘水上巴士漫游有着“水上香榭丽舍”美誉的黄金大运河,领略两岸充满艺术的建筑,令人非常惬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叹息桥是位于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附近的一座巴洛克风格的石桥,是密封式拱桥建筑。叹息桥的两端连接法院与监狱两处,死囚通过此桥时,常是行刑前的一刻,因感叹即将结束的人生而得名。是威尼斯著名的桥梁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威尼斯的地基下沉,钟楼出现明显的倾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里阿尔托桥是架设在大运河中央的桥梁,其历史可追溯到13世纪,在当时是大运河上唯一的一座桥梁,在一次庆典中不堪重负,大桥折断,之后改建成了现在的石桥。里阿尔托大桥附近是交通盛行之地,各类小铺、摊贩云集,桥上有许多出售纪念品的小店。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就是以这些商店为背景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列支敦士登公国,国土面积16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华多兹是列支敦士登的首都,别具特色,这里的邮票以其发行量小和图案精美而闻名于世,自由漫步在首都主要大街,近百年历史的HUBER是这个小国商业的历史写照。</p> ▼ 前往瑞士沿途的风景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乘坐全球首创的360度旋转观光缆车登顶瑞士铁力士雪山,是一场沉浸式的阿尔卑斯山视觉盛宴。直径4米的球形缆车舱如同太空舱般缓缓攀升,全透明玻璃外,海拔3020米的雪峰在脚下铺展成白色海洋。当缆车旋转至南侧,皮拉图斯山的锯齿状轮廓与龙疆湖的翡翠色水面构成明信片景观;转向北方时,冰川裂隙的幽蓝光芒与登山者彩色的冲锋衣形成鲜明对比。25分钟的上升过程中,缆车会穿越三层气候带——从山脚的针叶林到终年不化的冰原,窗外的植被从墨绿渐变为雪白。抵达山顶观景台时,云层常在脚下翻涌,让人恍若置身《海蒂》中的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琉森(卢塞恩)是瑞士中部依山傍水的童话之城。卡佩尔廊桥与八角水塔构成地标性景观,湖面天鹅悠游,岸边桅杆林立。老城区保留着中世纪风貌,尖顶教堂与欧式建筑相映成趣。狮子纪念碑诉说着悲壮历史,石狮哀伤的神情令人动容。有轨电车穿梭于林荫道间,远山如黛的湖光山色与人文遗迹完美融合,被誉为"瑞士最浪漫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科尔马是法国阿尔萨斯最迷人的童话小镇,被誉为“小威尼斯”。蜿蜒的运河上小船悠悠,两岸错落着16世纪木筋屋,鹅黄、浅粉的墙面搭配棕红斜顶,窗台缀满鲜花。石板街上绿色观光小火车穿梭其间,尖顶教堂与彩绘老屋相映成趣。这里完美融合德式木构建筑与法式浪漫,宫崎骏《哈尔的移动城堡》即取景于此,每一帧都像打翻调色盘的油画,散发着蜂蜜色暖光与葡萄酒香的慵懒气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凯旋门是拿破仑为纪念奥斯特里茨战役而建的史诗级地标,高50米的灰白色拱门矗立在星辰广场中心。四组巨型浮雕《马赛曲》《胜利》《抵抗》《和平》讲述法兰西荣光,284级螺旋台阶通向观景台。十二条放射状大道如星光铺展,香榭丽舍大街的车流与门下的无名烈士墓火焰形成时空对话。每当夜幕降临,拱门轮廓被金色灯光勾勒,与戴高乐广场的环形车流共同演绎着巴黎永不谢幕的辉煌史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埃菲尔铁塔是巴黎最耀眼的钢铁奇迹,高324米的镂空结构如蕾丝般优雅。1.8万块锻铁构件在塞纳河畔勾勒出工业时代的浪漫曲线,三层观景台将巴黎全景尽收眼底。白天,阳光穿透7000吨钢铁编织出金色光网;入夜后2万颗灯泡让塔身绽放钻石光芒。从战神广场到特罗卡德罗,这座为1889年世博会建造的"铁娘子",始终以优雅姿态俯视着巴黎的晨昏,成为永恒的爱情象征与法兰西精神的图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歌剧院是拿破仑三世时期的建筑杰作,金色与深红交织的巴洛克宫殿。32米高的镀金穹顶绘有夏加尔梦幻壁画,马蹄形观众厅悬挂7吨重水晶吊灯。大理石楼梯螺旋上升,廊柱间雕刻着音乐女神像,天鹅绒幕布重达半吨。镜厅回廊折射出无尽奢华,这里既是《歌剧魅影》的原型舞台,也是巴黎社交名流的艺术圣殿。当水晶灯点亮时,整座建筑宛如一枚镶嵌在奥斯曼大道上的黄金珠宝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歌剧院由法国建筑师夏尔·加尼叶(Charles Garnier)设计,他在1861年35岁时赢得设计竞赛。这座新巴洛克风格的杰作耗时14年建成(1875年竣工),被誉为“加尼叶宫”,完美融合了雕塑、绘画与建筑艺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Musée du Louvre)位于巴黎塞纳河北岸,始建于1204年,原为法国王宫,曾居住过50位国王和王后,1793年转型为博物馆。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其建筑群呈“U”形,占地19.8公顷,融合中世纪堡垒与文艺复兴风格,东立面为古典主义代表作,而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入口成为现代标志。馆藏超40万件,涵盖古埃及、希腊罗马、东方艺术等六大展馆,镇馆之宝包括《蒙娜丽莎》《断臂维纳斯》和《胜利女神像》。卢浮宫年接待游客超千万。这座艺术殿堂不仅是法国历史的缩影,更是人类文明的璀璨见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极具奢华的长廊异常璀璨,镀金穹顶壁画与大理石交辉,摆放着各种奇珍异宝,游客如织。这些巴洛克风格的皇家走廊,以天顶油画、浮雕与奢华装饰闻名,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宫廷的极致美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最富盛名的断臂维纳斯(米洛的维纳斯)是古希腊雕塑的巅峰之作,约创作于公元前150-100年,1820年发现于米洛斯岛。这座2.03米高的大理石雕像以女神阿芙罗狄忒为原型,S形身姿与流动的衣褶展现黄金比例之美。虽缺失双臂,但残缺反而赋予无限想象空间——或持金苹果,或揽战袍。现藏于卢浮宫古希腊馆的这尊杰作,将神性的崇高与人性的柔美完美融合,被誉为“美的永恒象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三大镇馆之宝之一:达·芬奇的《蒙娜丽莎》(1503-1519年)是文艺复兴艺术的巅峰之作。这幅77×53cm的木板油画以神秘的"sfumato"技法塑造了蒙娜丽莎似笑非笑的表情,交叠的双手与朦胧的山水背景形成精妙呼应。其被盗经历(1911年)和无数艺术解读(从怀孕说到中风说)更添传奇色彩。那抹穿越五个世纪仍摄人心魄的微笑,被誉为"永恒的人类谜题"。</p> <p class="ql-block">▼ 卢浮宫三大镇馆之宝之一的《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雕塑。这尊约公元前190年的希腊化杰作高耸于船形基座上,虽缺失头部与双臂,但迎风展翅的英姿依然震撼——被海风浸湿的衣袍紧贴躯体,右腿前迈的动态与飞扬的羽翼构成完美平衡。背景的拱形石墙与环绕拍照的游客,更衬托出这座大理石女神穿越两千年的永恒生命力。据说劳斯莱斯车标的设计灵感便来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的雕塑长廊堪称西方艺术史的立体教科书。从希腊化时期的《美惠三女神》裸体群雕(三女神相拥的韵律美),到罗马时期的帝王像(戴冠执杖的威严),再到文艺复兴风格的《喀戎与小天使》(半人马与孩童的温情互动),不同时代的杰作在此对话。尤以衣纹如浪的《持箭女神》和残缺仍美的半身像最动人,它们在大理石立柱与拱顶的衬托下,诉说着从古希腊到十九世纪的审美演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的名画长廊汇聚了欧洲艺术精华。维热-勒布伦笔下母女相拥的温情(1755-1842),与大卫《塞克斯都斯归来》的悲怆古罗马场景(1793)形成鲜明对比。宗教主题尤为突出:从波莱厄洛《圣塞巴斯蒂安》中箭的殉道美,到多幅圣母像——或蓝袍抱圣婴端庄而坐,或黑衣红衬展现神圣忧郁。这些镶金画框中的杰作,将文艺复兴的庄重、巴洛克的动态与新古典的克制凝固成永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凡尔赛宫(Château de Versailles)是法国最宏伟的巴洛克建筑群,位于巴黎西南郊。始建于17世纪路易十四时期,曾是法国王权鼎盛的象征。宫殿以中央金色大门为轴心,两侧延伸出对称的灰白色建筑群,饰以古典柱廊、浮雕和镀金装饰。宫殿后方是占地800公顷的几何式法式园林,喷泉、雕塑、修剪整齐的树篱与运河构成极致秩序美。1789年法国大革命在此爆发,1919年《凡尔赛条约》在此签署。如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见证着法兰西的辉煌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凡尔赛宫镜厅是巴洛克艺术的巅峰之作。这座73米长的殿堂以17扇拱窗与对应镜面构成奇幻光影,490块威尼斯镜片将花园景致无限延伸。勒布朗绘制的天顶壁画《国王治世》金碧辉煌,24盏波西米亚水晶吊灯投射璀璨光芒。1684年建成时,这里曾是路易十四举办舞会震慑欧洲的舞台,如今游人如织的脚步声仍在回响着"太阳王"的绝对权威与法兰西的黄金时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凡尔赛宫的密室与油画藏着法兰西最精致的宫廷秘密。那些镶金画框中,鲁本斯派笔下的贵妇(如红裙圣母像)绒毛裙摆闪着珠光,与粉蓝绸缎的《蓬巴杜夫人肖像》共同编织洛可可的奢梦。镜厅背后的私人套房里,路易十五的机械密室暗藏升降餐桌,玛丽王后的珠宝间墙壁覆满东方绸缎。游客镜头下的每一幅油画、每一寸雕花墙纸,都凝固着波旁王朝纵情声色的密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圣母院(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是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岱岛上的哥特式大教堂,始建于1163年,历时180余年于1345年竣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其建筑融合了早期哥特式风格的精髓,以69米高的双塔钟楼、96米尖塔(2019年火灾后重建)、巨型玫瑰窗和精美圣经浮雕闻名。内部中殿长达127米,彩色玻璃与29座小教堂营造出神圣氛围,藏有荆棘冠等珍贵圣物。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使其成为文学象征,2019年火灾后历经五年修复,于2024年12月重新开放,再现“石头的交响乐”之辉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圣母院内,高耸的哥特式穹顶下,阳光透过13世纪彩绘玻璃窗洒落斑斓圣光。两侧束柱如森林般延伸至33米高的肋拱顶,祭坛金十字架与烛光交相辉映。神职人员白袍立于雕花讲经台,信众静坐橡木长椅,玫瑰窗投射的圣经故事随日影流转。火灾后修复的穹棱拱依旧承载着800年信仰回响,石柱间回荡的管风琴声与游客低语,交织成跨越时空的宗教诗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圣母院的雕塑群堪称哥特式宗教艺术的典范。共同展现了:圣徒们或端坐执卷、或跪地祈祷的虔诚姿态;主教手持十字架与耶稣身着蓝红圣袍的庄严形象;以及群雕中人物互动的神圣叙事。这些石灰岩雕塑与彩窗光影交织——当阳光透过13世纪玫瑰窗投射在圣人长袍的褶皱上,石质肌肤仿佛被注入灵魂,将《圣经》故事凝固成永恒的石头诗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9年火灾损毁的塔尖仍在重建修复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乘游船漫游塞纳河,如同翻阅一部流动的巴黎史诗。游船划开蓝绿色的水波,两岸掠过新古典主义建筑的金顶与百年石桥的拱券。当船身穿过亚历山大三世桥时,鎏金雕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行至西岱岛段,斑驳的桥洞钢架与停泊的蓝白游船构成明暗交错的画面。沿岸梧桐树影婆娑,每一座桥洞都框出一幅印象派画作——或见圣母院尖顶,或遇卢浮宫长廊。这80分钟的航程里,巴黎将八百年的浪漫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的街巷是流动的时光画卷:奥斯曼建筑的米黄立面与斑驳的百年老墙交错,有轨电车与电动滑板车在石板路上共舞。转角可见霍什将军雕像静守林荫广场,而橱窗里的"ARKET"与"CHRISTIE'S"招牌则泄露着现代脉搏。那些突然出现的穹顶剪影、封尘的百叶窗和咖啡馆飘来的笑语,都在诉说巴黎最真实的市井浪漫——既在游客的镜头里,更在本地人每日途经的斑马线与面包香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协和广场是法兰西历史的露天博物馆。埃及方尖碑的象形文字与鎏金尖顶,在喷泉水雾中折射着拿破仑远征的荣光。两侧骑马雕塑石柱守护着古典建筑群,米色立面的科林斯柱廊间,三色旗与观光三轮车构成现代注脚。游客们踩着19世纪石板,在复古路灯下仰望——这里曾见证路易十六断头台的血腥,如今只剩喷泉金饰与蓝天白云,温柔包裹着巴黎最磅礴的广场记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老佛爷百货(Galeries Lafayette)是巴黎奢华购物的殿堂。新拜占庭风格的玻璃穹顶倾泻下金色阳光,照亮香奈儿、迪奥等顶级品牌的橱窗。七层环形购物廊如珠宝盒般堆叠,鎏金栏杆与彩绘穹顶倒映在大理石地面。奥斯曼大道的旗舰店外,"PASSION PAPA"巨幅海报与H&M形成奢侈与平价的戏剧碰撞,这里既是游客抢购LV的战场,也是巴黎人喝娇兰下午茶的生活剧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