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5年7月9日从大地之子景区出发中午12时到达甘肃省嘉峪关景区,用两个半小时对嘉峪关景区主要景点进行游览,经过自己亲临嘉峪关,方体会到天下雄关嘉峪关称号真是名符其实,<br> 嘉峪关市是随着1958年酒泉钢铁公司建设发展起来的新兴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1965年设市,因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而命名,是全国四个不设区县的地级市之一。该市总面积122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5万。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众多荣誉称号。<br>嘉峪关市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部,居甘青蒙新四省区地理中心,是古丝绸之路交通要冲、新亚欧大陆桥中转重镇、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甘肃西部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自古就有“河西第一隘口”“边陲锁钥”之称。<br>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征西将军冯胜在嘉岭山西麓置关设防,筑土城。此后历经明孝宗、正德、嘉靖等时期的修建、加固,至1539年,断断续续修筑168年,成为较完备的防御城堡。嘉峪关关城: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位于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 <br> 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东坡,是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为加强嘉峪关关城防御所建,长城修筑于约四十五度的山脊上,从远处看犹如凌空倒挂。 <br> 长城第一墩:是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东临酒泉,西连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连,与河北山海关渤海之滨的“老龙头”遥相呼应。 <br> 魏晋墓群:位于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处大漠,有1400多座魏晋时期的地下壁画砖墓群,素有“地下画廊”之称,展现了魏晋时期河西走廊的社会生活风貌。 <br> 文化价值嘉峪关是明代长城沿线修筑时间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军事关隘,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见证了东西方商贸、文化、宗教的交流与融合。这里的丝路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魏晋文化交汇交融,林则徐、左宗棠等历代文人在此留下了壮丽诗篇,“定城砖”“击石燕鸣”等民间传说更赋予了关城神秘色彩。此游嘉峪关本人采用图文并茂形式与众亲朋好友共同分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