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什土林叠嶂,古格遗韵流芳

绿野清风

<p class="ql-block">  当车子驶向扎达土林的路上,是一场与大地色彩的浪漫奔赴。车窗外,赤红、橙黄、赭褐的山峦如巨幅油画在眼前铺展,地质的神奇笔触,将岁月沉淀的色彩肆意晕染。</p><p class="ql-block"> 山坡土林的轮廓在光影里起伏,像大地隆起的筋骨,每一道沟壑、每一片坡谷,都藏着时光蚀刻的故事。或如古堡巍峨,或似巨兽蛰伏,风掠过,似能听见千年前的风声,裹挟着历史的余韵。</p><p class="ql-block"> 途中那汪碧绿小湖,是大地抛洒的翡翠,在红褐底色间,撞出清透的诗意;转经筒悠悠转动,白塔静静伫立,人文与自然相融,让这艳丽路程,既有视觉震撼,更有心灵触碰,每一眼都是天地对旅人最慷慨的馈赠,沉醉且难忘 。</p> <p class="ql-block">  踏入扎达土林,仿佛误闯入远古大地遗落的磅礴诗画。天地在此肆意泼墨,土林以巍峨之姿,撑起一片雄浑苍穹。</p><p class="ql-block"> 初遇,日光斜照,土林似被镀上一层金芒,千沟万壑间,光影如灵动的弦,弹奏着岁月的深沉。红褐、赭黄、暗金的层叠,是大地用亿万年沉淀的色彩,将时光凝练成这触目惊心的壮丽。那连绵的峰峦,如巨人的脊梁,横亘天际,每一道起伏,都藏着风雨蚀刻的故事,磅礴得让人心生敬畏,脚步不自觉轻缓,生怕惊扰这天地的杰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暮色浸染,光线转为温柔的琥珀色,土林的轮廓变得朦胧而神秘。阴影在谷地游走,像是大地悄然伸展的脉络,明暗交织间,土林化作沉默的史诗,诉说着沧海桑田的变迁。每一道褶皱、每一处凸起,都因光影变幻,衍生出全新的姿态,时而如古堡森然,时而似神兽蛰伏,游人穿梭其中,醉于这光影魔术,任目光被牵引,心被震撼填满。</p> <p class="ql-block">  无论朝阳初绽的明丽,还是落日熔金的暖芒,扎达土林都以磅礴之姿,裹挟着光影的魔力,让每一位来访者,甘愿迷失在这大地的雄浑交响里,为其气势折腰,沉醉不知归路,深知此景,是天地赐给人间最震撼的视觉盛宴 。</p> <p class="ql-block">  我去过那彩云之南,元谋土林似一群古老的智者,身披赭黄的衣裳,于时光长河中静静伫立,讲述着往昔的故事;浪巴铺土林如梦幻的迷宫,峰林嵯峨,在阳光的抚摸下,闪烁着神秘的光泽,每一道沟壑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p><p class="ql-block"> 而当我踏入西藏,邂逅扎达土林的那一刻,才惊觉世间竟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壮美。云南的土林,像是精致雕琢的艺术品,散发着婉约的韵味,是大地细腻笔触绘就的诗篇 。可扎达土林,却如不羁的王者,傲立在高原之上。它身披厚重的岁月铠甲,那连绵无尽的峰丛,似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气势雄浑,直逼天际。</p><p class="ql-block"> 阳光洒下,云南土林的光影,是灵动的精灵,轻盈地跳跃在每一寸土地上;而扎达土林的光影,却是雄浑的乐章,奏响在广袤的天地之间。阴影如墨,将土林的轮廓勾勒得更加刚劲有力,明与暗的碰撞,似是远古与现代的对话,震撼着每一个到访者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云南土林的美,是小家碧玉般的温婉;而扎达土林的美,是大家闺秀般的大气磅礴,让我甘愿沉醉在它那粗犷又迷人的怀抱里,忘却世间纷扰,只愿与这高原上独一无二的奇迹,共赴一场灵魂的盛宴 。</p> <p class="ql-block">  站在扎什土林的余韵里,踏入古格王朝遗址,时光的门轰然洞开。</p><p class="ql-block"> 千年前,这里是日光眷顾的王都。土林托起的宫堡,层层叠叠如空中楼阁,红墙在日光里燃烧,经幡猎猎,佛音袅袅,匠人在岩壁錾刻信仰,王朝在巅峰书写荣耀,每一粒砂石都浸透着盛世的烟火与虔诚 。</p><p class="ql-block"> 而如今,岁月将繁华碾作残垣。风掠过断壁,似在低诉往昔。坍塌的殿宇是沉默的诗行,洞窟里褪色的壁画,仍倔强留存着当初的笔触温度,残砖碎瓦间,往昔的辉煌与现今的苍凉交融,成了时光长河里最厚重的惊叹号,让人在触摸历史裂痕时,心尖漫上震撼与怅惘 。</p> <p class="ql-block">  西藏古格王朝遗址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距离县城约18公里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古格王朝由朗达玛赞普的后裔吉德尼玛衮建立,约始于公元9世纪中叶,在吐蕃王朝崩溃后,其第三子德祖贡被封为古格王。古格王国延续了700多年,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 ,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后因内乱与拉达克王国入侵,在17世纪骤然覆灭。</p><p class="ql-block"> 遗址建筑群从山麓到山顶高约300米,占地约7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佛塔和洞窟密布全山,达600余座 ,形成庞大的古建筑群,分王宫、寺庙和民居三个层次,自下而上,依山迭砌。</p><p class="ql-block"> 山脚处有300余间窟洞和简陋房屋遗迹,多为居室,密密麻麻遍布山坡,是平民和奴隶居住的地方。此外,山腰中有两条隧道连接,可直通山顶,北面悬崖边上的通道,还堆放着鹅卵石,残留着当年抗敌的痕迹,并且山体内修筑了许多暗道,暗道中设有类似窗户的洞,既用于采光又可防御 。</p><p class="ql-block"> 山腰上则有庙宇和僧房,其中红庙、白庙、度母殿和轮回庙等保存相对较好。寺庙带有浓郁的西藏建筑风格,飞檐上雕饰多为狮、象、马、孔雀等动物图案。内部有雕塑、彩画和壁画,壁画内容丰富,反映宗教故事、社会生活以及吐蕃和古格王国的历史等。</p><p class="ql-block"> 山顶为王宫区域,包括大殿、经堂、坛城、神殿和王室居住的冬宫、夏宫等。王宫总是高高在上,一方面是为了防御,另一方面象征着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力。其房屋多为土木建筑结构,平顶,每间房屋面积在12 - 18平方米之间 ,多数是一层建筑,也有两层或三层的。山顶的王宫通过一条人工开凿的暗道与山下相连。</p><p class="ql-block"> 古格王朝遗址以其苍凉壮美的土林地貌、厚重的历史与宗教底蕴,吸引着众多旅行者和研究者,其突然消亡的原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谜,为这个古老的遗址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也成为高原文明研究的重要课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