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古镇摄影习作之三:嘉荫堂、崇本堂、旧水利衙门

简明

<p class="ql-block">同里除了退思园、耕乐堂这两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外,还有一些古建筑也保护得很好,如嘉荫堂、崇本堂、太湖水利同知署旧址等,现作为景点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隔河的那栋白墙黛瓦古建筑就是嘉荫堂。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从大门内朝外望,一幅水乡古镇图画,看得见河水的涟漪,听得见木船驶过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嘉荫堂为富商柳炳南于1922年建造,他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的叔叔,因此,柳亚子也曾在嘉荫堂居住过。不知有哪些诗篇是在这座既有风月情又有烟火气的精美宅邸里产生?</p> <p class="ql-block">花园庭院都不大,但都精致可人。清晨傍晚,漫步其间,吟诗作文,推敲词句,不失为上佳之处也!亚子先生当年是不是看中这一点才寓寄其间的?我看了这宅子,心想大概有七八成可能吧!</p> <p class="ql-block">与嘉荫堂一河之隔的崇本堂临街面河,由富商钱幼琴于1912年购旧宅翻建而成,现在也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嘉荫堂一起有同里"两堂"之称,也是收费景点。进门回望,门楣上方一片红绿黄白灿烂,马上拍了好几张照片。</p> 崇本堂即崇德思本之意。 <p class="ql-block">崇本堂现辟为展示江南水乡民间婚俗的专题陈列馆,我没时间细看,稍稍看了几处。</p> <p class="ql-block">从楼上望下看,阳光像地毯铺上了半个庭院。从门里望门外,老街古桥引来了四方游客。这就是崇本堂给我的最后两个画面。</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了不远处的太湖水利同知署(俗称水利衙门)旧址,现辟为太湖水利展示馆。由于我对古宅拍摄的兴趣更浓,时间又有限,就只能放弃参观水利展示馆,来来回回上上下下拍摄我眼中的古宅古院。</p> <p class="ql-block">中午的阳光洒在庭院里,不仅给古宅带来了金色的色彩,也带来了勃勃生气。</p> <p class="ql-block">色彩斑驳的屋顶在我眼里也是美景。</p> <p class="ql-block">瞧见了一个也来拍古宅的年轻摄影者。</p> <p class="ql-block">有几处庭院给我古宅整修保护似乎还不到位的感觉。但继而一想,古宅确实已老,也没必要整修得像新宅一样,修旧如旧反而使古宅保存有它的年代感、沧桑感。当我走在那小石子拼成的花园和庭院的花纹地坪上,望一望周围的老宅古墙,想一想我的脚印今天叠加在了几百年来人们的脚印上,明天后来人又叠加在我的脚印上,那股沧海变桑田、历史生生不息的感觉就会陡然而来!</p> <p class="ql-block">墙面砖头隔缝里长出了好几株植物,真不知种子是怎么进入隔缝的?</p> <p class="ql-block">老墙和盆花在一起的景像。我突发奇想,如果它们会说话,会互相说什么呢?也许老墙会对盆花说,我羡慕你的艳丽。盆花说,我羡慕你的长寿。老墙又说,其实你比我长寿,自然界会让你生生不息。而我是人让我诞生,哪年哪天人也可以让我消失。花又说,我们也保不定遇到天灾人祸会消失……作为人的我们,如果听了这话,又会怎么想呢?</p> <p class="ql-block">老宅前的一盆鲜花和屋檐下的那一方古老石雕,只要你细细看、慢慢品,一定会引起绵长的联想和无穷的思绪……</p> <p class="ql-block">离开时,拍下了进出口处墙上的砖雕:太湖水利同知署俯视全景。</p> <p class="ql-block">门口,有几块写着介绍文字的牌子,方知水利衙门旧址设立已有近300年历史,那建筑呢?可能300年以上了吧。难怪我们在里面逗留了好长时间,也许历史的积淀自有引力,人们会不知不觉被它吸引住。</p> <p class="ql-block">敬请参阅:</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c4s64d" target="_blank">同里古镇摄影习作之一:街景、河景、夜景</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dhlqfz" target="_blank">同里古镇摄影习作之二:退思园、耕乐堂</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