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乐游新疆25/5/18/从敦煌出发,14天行程5/31到达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游览了33个景点,第一阶段北疆游结束。

沈振耀

<p class="ql-block">25/5/18</p><p class="ql-block">7:00 从甘肃省敦煌市出发-14:22 到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p><p class="ql-block">行程: 400公里 行车用时: 7小时15分</p><p class="ql-block">游览:</p><p class="ql-block">1.哈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p><p class="ql-block">哈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位于哈密市伊州区回王西路22号。</p><p class="ql-block"> 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宣传教育等职能于一体,推动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在文化遗产保护、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展览特色以“家园”为主题,通过传统静态图片展示与现代高科技声光电结合,呈现家园之乐舞、家园之技艺、家园之食俗、家园之节庆四大系列20个代表性非遗项目。</p><p class="ql-block"> 代表性非遗项目有传统音乐“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哈密木卡姆)”、传统舞蹈“维吾尔族赛乃姆”、传统技艺“哈密瓜种植技艺”,以及传统乐器“哈密艾捷克”等。</p> <p class="ql-block">2.哈密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哈密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文化与自然风貌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它位于新疆哈密市伊州区环城西路—环城南路交接处北侧(哈密王府对面)。</p><p class="ql-block">总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分为历史馆和民俗馆。</p><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藏品总数超过5.8万件,涵盖从原始社会至明清时期的石器、青铜器、陶器、木器、毛纺织和干尸等。</p><p class="ql-block"> 展厅分布</p><p class="ql-block"> - 一层:临时展厅,展陈面积640平方米,主要用于举办地区各类特色展览及引进外展。</p><p class="ql-block"> - 二层:《哈密自然与地质陈列厅》,展陈面积450平方米,展出大型古脊椎动物的复原、鸟类化石、鱼类化石共100余件。</p><p class="ql-block"> - 三层:《哈密古代文明展》,展厅面积940平方米,采用大通史并结合小专题的方式来呈现哈密悠久的古代文明,展厅共展出文物800余件。</p><p class="ql-block"> 特色展品</p><p class="ql-block"> - 天山哈密翼龙化石:哈密是目前已知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富集的翼龙化石分布区,博物馆门前广场上就展示了大量的翼龙化石,也是哈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p><p class="ql-block"> - 战国时期羊形柄铜镜:具有浓郁的草原游牧文化风格,博物馆馆标就是参照此铜镜制作的。 </p><p class="ql-block"> - 哈密奇石“满汉全席”:由1088道菜组成,囊括了哈密所有的石种,桌子直径达16.8米,十分震撼。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3. 回王府 </p><p class="ql-block">- 始建:公元1705年,首任哈密回王额贝都拉摆脱准噶尔部归附清朝后,延请汉人工匠在原蒙古王府基础上设计修建。</p><p class="ql-block"> - 发展与扩建:后经几代回王修缮、加工和经营扩建,至七世回王伯锡尔时,成为宅园相连的园林建筑群。光绪八年(1882年),沙木胡索特袭位后再次扩建,王府面积占回城四分之一,有房88多间,大小九道门楼。</p><p class="ql-block"> - 毁于战火:1931年,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哈密回王府毁于战火。</p><p class="ql-block"> - 重建。:2004年,哈密回王府原址重建一期工程正式启动,重现昔日壮观风貌。</p><p class="ql-block"> - 风格多样:融合了汉、满、蒙、维等多民族建筑风格,既有伊斯兰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又有汉族建筑艺术的特点,土墙高台,琉璃瓦顶,飞檐斗拱,园林交错。</p><p class="ql-block"> - 布局精巧:整体建筑分为内外二宫,内宫地面与城墙同高,外形是城楼式宫殿。有数院,用于官员办公等。王府西门东折至客厅,后为王府花园,设计精巧,具有江南园林风格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住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锦江之星</p> <p class="ql-block">25/5/19</p><p class="ql-block">今天休息一天</p><p class="ql-block">原计划要去哈密雅丹大海道景区,大海道是古代敦煌-哈密-吐鲁番之间最近的道路,沿途汇集了古城堡、烽燧、驿站、史前人类居住遗址、化石山、海市蜃楼等景观,是丝绸之路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一段。由于天气原因有大风所以今天在锦江之星休息一天再体验一天智能宾馆的设施。积蓄体力以备后战。</p> <p class="ql-block">住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锦江之星</p> <p class="ql-block">25/5/20</p><p class="ql-block">8:30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出发-</p><p class="ql-block">到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p><p class="ql-block">行程: 434公里 行车用时: 10小时25分</p><p class="ql-block">游览:</p><p class="ql-block">1. 吐峪沟</p><p class="ql-block">吐峪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p><p class="ql-block"> 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 - 吐峪沟大峡谷:北起312国道旁的苏贝希村,南至古老的麻扎村口,全长8公里,平均宽度约1公里。</p><p class="ql-block">​- 峡谷风光:沿路步行可欣赏神奇壮美的峡谷风光,山峰险峻、山体奇特、山岩雄浑、山色秀美、涧水秀丽、珍果香甜,为世间其他峡谷所少有。</p><p class="ql-block"> 历史文化景观</p><p class="ql-block"> - 吐峪沟千佛洞: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开凿于两晋十六国时代。现存洞窟94个,有编号46窟,仅有8窟残存壁画,古称“丁谷寺”,是吐鲁番地区建窟较早、保存早期壁画较多的石窟。 </p><p class="ql-block">​- 吐峪沟霍加木麻扎:全称为艾斯哈布·凯海夫麻扎,据说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游客进入南谷口见到的第一个著名的古代宗教遗迹。 </p><p class="ql-block">​- 吐峪沟麻扎村:已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新疆现存的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已逾1700年历史,保存着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民俗风情,有“民俗活化石”之称。</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吐峪沟视频</p> <p class="ql-block">2. 新疆大漠土艺馆</p><p class="ql-block">新疆大漠土艺馆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火焰山下木头沟河畔。</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 建成时间:由建筑艺术家张文阁历时十余年设计建造,于1991年5月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占地5万平方米,把建筑、壁画和雕塑融为一体,将地面景观和地下洞窟有机结合,外观雄浑粗犷、大气磅礴,展现出奇特雄伟的大漠风采。</p><p class="ql-block"> 景区布局</p><p class="ql-block"> - 万佛宫:是大漠土艺馆的主体工程,由三个直径十米、高十二米的窟窿顶建筑组成,是新疆境内最大的佛教艺术殿堂。宫内有一尊十米高的彩绘大佛,东西二厅的壁画以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被盗走和损毁严重的壁画为蓝本复原绘制。 </p><p class="ql-block">​- 群雕区:复活了《西游记》神话和维吾尔传说的群雕,生动形象,吸引众多游客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 非遗保护:2019年11月,被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传统技艺“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和“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项目的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3.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p><p class="ql-block">它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市的一处重要佛教石窟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 它位于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下,木头沟西岸的悬崖上。</p><p class="ql-block">​- 洞窟数量:始凿于南北朝后期,原有洞窟83个,现存57个,其中有壁画的洞窟40多个。</p><p class="ql-block">​- 壁画面积:壁画总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地区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之一。</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 南北朝后期:开始凿建,如第17、18两窟为公元6-7世纪南北朝后期开凿。</p><p class="ql-block">​- 唐西州时期:名叫“宁戎寺”,北庭大都护杨袭古曾重修寺院,此时已发展成为西域地区的佛教圣地,这时期的洞窟有16、17、25、27、31、42、69号窟等。</p><p class="ql-block"> 艺术特色</p><p class="ql-block"> - 壁画题材:内容丰富,以佛教壁画为主,也有摩尼教壁画。有诸佛、菩萨像、大型经变画、说法图、千佛洞、供养菩萨行列、天龙八部、四大天王像、供养人和供养比丘像及各种装饰图案等,还出现了本生因缘故事、“鹿野苑初转法”以及密宗诸题材。</p><p class="ql-block">​- 绘画风格:早期壁画采用券顶绘斗四式平棋图案,颜色主要是石蓝、石绿等冷色。高昌回鹘时期造型以铁线描为主,用色丰富,制作佛像会使用到金箔,绘画水平较高。</p> <p class="ql-block">4. 火焰山</p><p class="ql-block">- 火焰山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中部,北缘是古丝绸之路北道,呈东西走向,西起桃尔沟,东至柏树沟,西南为艾丁湖,东南为库木塔格,北部为博格达山山前倾斜平原。</p><p class="ql-block">​- 山体特征:山体由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因在烈日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气流翻滚上升似烈焰熊熊而得名。 </p><p class="ql-block"> 气候特征</p><p class="ql-block"> - 高温炎热: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地表平均温度70℃,最高可达89℃,历史上吐鲁番最高温度曾达到47.7℃。</p><p class="ql-block">​- 降水稀少:年降雨量仅16.6毫米,而蒸发量高达3000毫米,气候极为干燥。</p><p class="ql-block"> 形成原因</p><p class="ql-block"> - 地质构造:形成于五、六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地壳横向运动留下褶皱带,后经风蚀雨剥,逐渐形成起伏山势和纵横沟壑。</p><p class="ql-block">​- 岩石特性:1.7亿年前中生代白垩纪早白垩世的砂粒和泥土堆积形成砂岩和页岩,其中铁元素经高温氧化、雨水淋漓,形成大量红色氧化铁,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褶曲隆起成山。</p><p class="ql-block"> 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 - 神话传说:因《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过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而闻名遐迩,增添了神秘色彩。</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住宿: 如家派柏.云酒店(吐鲁番高昌区铜锣湾广场店)</p> <p class="ql-block">5月21日</p><p class="ql-block">9:00从吐鲁番宾馆出发-交河古城-吐鲁番坎儿井-君王府-吐鲁番博物馆-17:00回到吐鲁番宾馆</p><p class="ql-block">行程额: 84公里 行车时间: 5小时</p><p class="ql-block">游览:</p><p class="ql-block">1. 交河古城</p><p class="ql-block">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以下是关于交河故城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 历史渊源:交河故城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以西约13公里的雅尔乃孜沟中,建于一个自北向南、高30余米的黄土地上,长1650米,最宽处300余米。它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最早是西域36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至14世纪因战略位置重要,连年战火逐渐衰落,元末察合台时期被弃。</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交河故城的建筑全部由夯土版 筑而成,多为挖地成院,掏洞成室,夯土为墙,屋宇多为两层,临街不见门窗,穿巷方见大门,整座城市的大部分建筑物是用“减地留墙”的方法,从高耸的台地表面向下挖出来的,宛如一个庞大的古代雕塑。 </p><p class="ql-block">​- 城市布局:贯穿南北的一条中心大道把居住区分为东、西两部分,大道北端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以它为中心构成了北部的寺院区。大道东区南部为大型民居区,北部为小型居民区,中部为官署区;大道西区除大部分为民居外,还分布有许多手工作坊。</p> <p class="ql-block">2. 吐鲁番坎儿井</p><p class="ql-block">它是干旱地区利用地面坡度无动力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特地下水利工程,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基本结构</p><p class="ql-block">- 竖井:用于开挖和维护坎儿井时的施工井和通风管道,每隔一定距离在地面上开凿一口竖井,方便工人下到地下进行暗渠的挖掘和清理工作。</p><p class="ql-block">​- 暗渠:是坎儿井的主体部分,位于地下,主要作用是将地下水从水源地引到需要灌溉或使用的地方,能减少渠水在高温和日照下的蒸发和流失。</p><p class="ql-block">​- 明渠:是暗渠在地面上的延伸部分,将从暗渠流出的水引到农田、村庄或涝坝中,用于灌溉和生活用水。</p><p class="ql-block">​- 涝坝:即小型蓄水池,用于储存从明渠引来的水,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以便在需要时提供稳定的水源。</p><p class="ql-block"> 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 起源说法:关于吐鲁番坎儿井的起源,有三种主要说法。一是起源于波斯(今伊朗);二是起源于中国内地;三是由维吾尔先民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发明。</p><p class="ql-block">​- 发展历程:新疆坎儿井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清代迎来第一次修建高潮,林则徐、左宗棠等人带领各族人民开挖了大量坎儿井,部分吐鲁番人亲切地称坎儿井为“林公井”。</p><p class="ql-block"> 功能作用</p><p class="ql-block">- 灌溉农田</p><p class="ql-block">- 生活用水</p><p class="ql-block">​- 生态维护</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3日,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成功入选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3. 吐鲁番君王府</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 始建与册封:据史料考证,吐鲁番郡王府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年历史。其主人额敏和卓是吐鲁番维吾尔族领袖,因协助清政府击败准噶尔叛军、大小和卓叛乱,维护祖国统一,被乾隆褒奖册封为“吐鲁番郡王”,并“世袭罔替”。</p><p class="ql-block">​- 焚毁与重建:1933年,郡王府被盛世才的军队放火烧毁。现在的郡王府是根据史料记载,基本按以前维吾尔族建筑风格、布局和规模恢复兴建的。</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 整体布局:占地面积22亩,宫殿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大门及院墙造型庄重、古朴大方,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院内前后宫殿共有大小房间数十间,天棚、拱廊、楼梯、栏杆和檐口用典型的维吾尔民族工艺进行雕刻,配以石膏花饰,极具民族风味。 </p><p class="ql-block">​- 功能设计:郡王府的窑洞式建筑风格和布局,适应干燥酷热的吐鲁番气候,冬暖夏凉。此外,还设有议事厅、接待厅、正宅、清真寺、兵营、马厩等,功能齐全。</p><p class="ql-block"> 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 历史意义:吐鲁番郡王府是清王朝期间吐鲁番维吾尔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指挥中心,见证了额敏和卓及其家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所做出的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4. 吐鲁番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吐鲁番博物馆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木纳尔路1268号。</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 场馆规模: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7570平方米,拥有5个基本陈列,陈列面积4278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馆藏文物:拥有藏品20637件(套),珍贵文物892件(套),藏品分为35大类,包括石、陶、木、铜、金、银器、钱币、毛麻丝织品等。</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 外观设计:建筑外观为半圆形,顶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空中俯瞰为月牙形,外墙从东南大门向西北门以弧形的形式设计了四块巨型浮雕壁画。 </p><p class="ql-block">​- 内部布局:博物馆设有陈列展厅9个,其中一层设有一个专业展馆、两个专题展馆,二层设有吐鲁番地区通史陈列馆、巨犀化石陈列厅等,三层设有吐鲁番出土古尸陈列厅、旅游资源厅等。</p><p class="ql-block"> 馆藏文物</p><p class="ql-block"> - 巨犀骨架化石:是陆地上曾经生存过的最大的哺乳动物化石,属奇蹄目超科的巨犀类,肩高4米,头长加上体长约7.3米,体重15吨。 </p><p class="ql-block">​- 伏羲女娲图绢画: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共73幅较为完整的伏羲女娲绢麻画,反映了古代人民对宇宙自然和神话的理解。 </p><p class="ql-block">​- 古代箜篌:2003年出土于洋海墓地,有2500年左右历史,由一整块木料刻挖而成,是我国现存较早且保存较为完整的箜篌,为研究古代竖琴构造和音律提供了难得资料。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住宿: 如家派柏.云酒店(吐鲁番高昌区铜锣湾广场店)</p> <p class="ql-block">5月22日</p><p class="ql-block">8:00从吐鲁番出发-亚洲大陆中心-水磨沟风景区-中国汗血马基地表演-20:15到达乌鲁木齐市</p><p class="ql-block">行程: 276公里 行车时间:8小时</p><p class="ql-block">活动: </p><p class="ql-block">1. 亚洲大陆中心</p><p class="ql-block">洲大陆中心,简称“亚心”,是指亚洲大陆范围内处于均衡位置的点,它距大陆周边海岸线最远,大陆性最强。</p><p class="ql-block"> -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永丰乡包家槽子村,东经87°19′52”、北纬43°40′37”。</p><p class="ql-block">​- 测定与确立:1992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亚心”课题组经过严格的科学测算和实地考察,勘定了亚洲大陆的地理中心在此处。</p><p class="ql-block">​- 景区特色</p><p class="ql-block">​- 亚心标志塔:景区的核心建筑,高18米,由四根方形立柱组成,四面均为“A”字形,取“亚洲”的英文单词“Asia”的首个字母,寓意亚洲之心。塔顶是直径2.5米的不锈钢球,代表地球,钢球下有中垂心,直对塔基中心的亚洲微缩图心脏,表明“亚心”的位置所在。 </p><p class="ql-block">​- 北大门:以雄鹰展翅的网架结构展现亚洲的腾飞,造型独特,气势恢宏。</p><p class="ql-block">​- 主干道雕塑群像:主干道两旁陈列着亚洲各国特定形象的玻璃钢立体雕塑群像,可谓万国风情的浓缩,展示了亚洲各国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精神。</p><p class="ql-block">​- 亚心广场:天圆地方的亚心广场汇集了象征亚洲48国文化结晶的石雕图腾和木质、玻璃钢雕塑图腾,体现了多元文明的共存与交融。</p><p class="ql-block">​- 旅游意义:“亚心”的测定,确立了乌鲁木齐市作为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地市——亚心之都的地位,进一步明确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亚心区域,使乌鲁木齐不再是边缘地市,新疆也不再是边缘区域,而是亚洲大陆的中心。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给人以深刻的科学寓意和神秘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乌鲁木齐市重点开发的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2.乌鲁木齐水磨沟风景区</p><p class="ql-block">它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山之麓,红山之尾,东北郊5公里处。</p><p class="ql-block">​- 组成与面积:由五山(虹桥山、清泉山、温泉山、水塔山、雪莲山)一河(水磨沟河)组成,占地面积36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名称由来:1733年,清政府用240两银子在此购买两盘水磨磨面,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主要景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接官亭,翰文岭,一炮成功</span></p><p class="ql-block">清泉寺:建于1989年,位于清泉山中部山腰处,是新疆最大的汉传佛教寺院,也是乌鲁木齐佛教协会所在地。 </p><p class="ql-block">​水磨河:发源于乌鲁木齐市东郊,全长27.7公里,由无数泉眼喷涌汇集而成,河水清澈,四季长流。</p> <p class="ql-block">3. 中国汗血马表演基地</p><p class="ql-block">它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鲤鱼山公园西北部的新疆古生态园内。</p><p class="ql-block"> - 基本概况:中国汗血马基地是中国最大且唯一的集汗血马繁育、展示、训练、表演比赛及马术健身、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标准型、国际化、综合性基地。基地从中亚引进百余匹纯种汗血马,均经俄罗斯汗血马认证机构认证,现有2位国际资深马术教练,骑手26名,工作人员近百名。</p><p class="ql-block">​- 场馆设施:基地占地40000余平方米,投资3亿元,建有近6000平方米的室外跑马场1个、近3000平方米的室内马场1个、近1000平方米的露天马场2个,以及马匹调教圈、障碍场地、马匹游泳池等专业配备设施,可满足各种马术项目的训练要求,有能力承办全国乃至国际级大型马术赛事。</p><p class="ql-block">​- 表演内容包括马匹队列展示、骑手马术技巧展示、群马奔腾等,精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住宿: 乌鲁木齐市贝壳酒店</p> <p class="ql-block">5月23日</p><p class="ql-block">在乌鲁木齐市再住一天</p><p class="ql-block">游览:</p><p class="ql-block">1. 红山公园</p><p class="ql-block">红山公园位于乌鲁木齐市中心水磨沟区红山路北一巷40号,是一座集旅游观光、古典特色、人文内涵、体育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自然山体公园。</p><p class="ql-block"> 历史与地质</p><p class="ql-block"> - 历史沿革:红山公园于1985年正式开放,其历史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当时为加强边防修建了炮台,民国时期成为重要防空基地,1958年开始大规模绿化工程,历经多年建设成为如今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地质地貌:红山山体由紫色砂砾岩构成,呈赭红色,是在距今约八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时期与天山一同崛起的,山上有珍奇的化石资源,如距今2.7亿年前的古鳕鱼化石。</p><p class="ql-block"> 主要景点</p><p class="ql-block"> - 红山塔: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乌鲁木齐最高军政长官尚安为镇住洪水传说中的恶龙,在红山和雅玛里克山顶端各建了一座高约10.5米的青砖实心塔,名为“镇龙宝塔”。红山塔平面为六角,共九层,造型美观,坚固耐用,经历多年风雪和地震仍完好无损,“塔映斜阳”是乌鲁木齐著名的旧八景之一。 </p><p class="ql-block">​- 远眺楼:位于红山最高处,是一座三层仿清古建筑,占地1150平方米,楼高21.95米,四周有138米长廊环绕,廊内雕梁画栋。登上楼顶可远眺天山群峰,近看繁华市容。 </p><p class="ql-block">​- 林则徐纪念像:为纪念民族英雄林则徐,在红山宝塔侧塑立了他的雕像,安放了禁毒铜鼎,红山成为新疆第一个禁毒教育基地。 </p> <p class="ql-block">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西北路581号,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该馆于1959年正式成立,2005年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2022年二期建设完成并开放,建筑面积达到49608平方米。 </p><p class="ql-block">​- 馆藏文物:馆内藏品丰富,涵盖服饰、彩绘泥俑、纺织品、纸张、皮革等64592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581件(套),包括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等。</p><p class="ql-block">​- 常设展览:有“逝者越千年——古代干尸陈列馆”,展示了从先秦到唐代的十余具干尸标本,如楼兰美女、高昌国左卫大将军张雄等;“新疆历史文物展”,陈列于二层的三个展厅中,以中华文化根脉与新疆历史为主线,展出先秦时期到清代的文物1800余件;“瀚海珍衣——新疆古代服饰精品展”,展出先秦时期到清代新疆古民所使用的服装、鞋帽、装饰品等。</p><p class="ql-block">​- 建筑布局:新馆一期建筑面积近17300平方米,主要为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对称,主体高18米有余,地下一层,地上两层,玻璃穹顶高近30米。二期占地面积超过122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平面形成“口”字,与一期组成“合”字,寓意新疆在祖国大家庭中和谐发展。</p> <p class="ql-block">3. 新疆国际大巴扎</p><p class="ql-block">“大巴扎”源自波斯文“بازار”,意为集市、市场,在维吾尔文、哈萨克文等少数民族语言中均用其表示“市场、集市”。</p><p class="ql-block"> 新疆国际大巴扎</p><p class="ql-block"> - 基本概况:位于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解放南路510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21世纪初期,2003年8月正式营业,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左右。 </p><p class="ql-block">​- 效果和雕塑感,商业楼有拱、圆顶、廊等伊斯兰建筑特点,整体也有横平竖直的中原建筑特点。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主要景点:丝绸之路塔是高约80米的观景塔,融合古埃及、罗马、巴比伦等古建筑柱式;二道桥清真寺建筑为维吾尔建筑风格,一楼为卖场;宴艺大剧院面积8000平方米,能容纳1000人就餐或观看演出,有大型歌舞秀《丝绸之路·千年印象》。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商业氛围:有3000个商铺,分布于商业楼内,涉及民族服饰、地毯、皮具、乐器、珠宝、玉器等。步行街长约800米,呈“T”字型,分为非遗文创休闲为主的A区、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为主的B区、新疆特色餐饮美食为主的C区。建筑特色:建筑结合了伊斯兰建筑、中原建筑、维吾尔建筑特色,也存在古希腊等多地建筑风格。形体错落有致,具有明显的光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新疆国际大巴扎视频</p> <p class="ql-block">住宿: 乌鲁木齐市爱都假日酒店</p> <p class="ql-block">5月24日</p><p class="ql-block">8:00从乌鲁木齐市出发-18:00到达克拉玛依市</p><p class="ql-block">行程: 472公里 行车时间: 13小时</p><p class="ql-block">游览:</p><p class="ql-block">1. 安集海大峡谷</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 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市安集海镇以西的天山北麓地质断裂带。</p><p class="ql-block">​- 形成原因:安集海河发源于天山山脉,通过长年冲刷,在通古特附近冲出天山峡谷,在天山北坡下形成规模宏大的冲击扇,河水在平原丘陵地带切出万丈悬崖绝谷,造就了安集海大峡谷。</p><p class="ql-block">​- 峡谷规模:峡谷长约20-30公里,最深处达300-400米,谷底宽约100-400米,谷肩宽约800-1000米。</p><p class="ql-block"> 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 - 色彩斑斓:峡谷内斑斓的色彩来自于不同地层的泥岩、粉砂岩和砂岩,随着海拔高度和地势起伏的不同,呈现出红、黄、绿、白等多种颜色,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大地抽象画。</p><p class="ql-block">​- 地貌奇特:峡谷两侧崖壁几乎呈垂直状,布满了非常密集的冲沟,纵横交错的沟壑从峡谷边缘一直延伸至谷底,形成险峻的微型“山峰”。峡谷西岸是戈壁,较平坦,东岸则是绵延起伏的山峦,对比鲜明。</p><p class="ql-block">​- 河流景观:安集海河在峡谷中流淌,河水在谷底蜿蜒,形成辫状水系。从高空俯瞰,河流切割大地,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2. 克拉玛依九龙潭</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克拉玛依九龙潭是克拉玛依河的源头,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市东郊瀑布景区内。该景区主要由高约8米的人工瀑布、瀑布下的巨潭和周围大面积的绿化林带草坪构成,总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p><p class="ql-block">​- 历史渊源:1997年,克拉玛依市开始建设引水工程,2000年8月8日,克拉玛依河正式通水,2008年九龙潭建成并投入使用。</p><p class="ql-block">​- 景观特色</p><p class="ql-block">​- 九龙飞瀑:风克干渠的水流从中间巨龙口中喷出,形成宽约10米的瀑布,两侧8条龙嘴也喷出水柱,构成巨大水廊,场面壮观。 </p><p class="ql-block">​- 仿古建筑:大坝上修建了一组仿古建筑物,有分列两边的两座八角厅、位于正中的一座门楼和连接凉亭与门楼的长廊,雕梁画柱,色彩艳丽。 </p><p class="ql-block">​- 周边绿化:巨潭四周是花岗岩铺面的平地,两侧花坛中玫瑰、万寿菊等花卉竞相开放,斜坡上是点缀着花卉的绿色草坪。</p> <p class="ql-block">3. 克拉玛依黑油山</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位置:位于新疆克拉玛依东北部,距市中心两公里多。</p><p class="ql-block">​- 形成原因:2亿多年前,现黑油山处的山体因地壳变动沉入地下,后经燕山运动再次拱起,三叠系、侏罗系地层中的石油随岩石裂隙渗出,轻质部分挥发,稠液与沙土凝结成黑油山。</p><p class="ql-block">​- 外观面积:相对高度13米,面积0.2平方公里,整个山丘呈黑色,地表凹凸不平。</p><p class="ql-block">​- 发展历程:1955年,克拉玛依一号井开钻,揭开黑油山会战序幕,随后克拉玛依油田诞生。1982年,黑油山立起纪念碑和塑像。2016年成为中国石油学会科普教育基地,2021年晋升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景观特色</p><p class="ql-block">​- 油泉冒泡:山丘上有多处油泉,形成小油沼,中间油泡不断涌出,油质为珍贵低凝原油,色泽黝黑,还可见奇特的“跳跳泉”现象。 </p><p class="ql-block">- 人文景观:山顶有高2.5米的花岗岩石碑,刻有“黑油山”三字,还有近3米高的纪念碑和老人骑毛驴弹奏热瓦普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住宿: 克拉玛依喂你好酒店</p> <p class="ql-block">5月25日</p><p class="ql-block">8:00从克拉玛依市出发-克拉玛依市魔鬼城-布尔津五彩滩-22:00到达布尔津县</p><p class="ql-block">行程: 397公里 用车时间: 10小时</p><p class="ql-block">游览:</p><p class="ql-block">1. 克拉玛依市魔鬼城</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龙脊路200号,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p><p class="ql-block">​- 地貌面积:是以雅丹地貌为核心的自然景观景区,总面积260平方千米,雅丹地貌核心区约22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气候特征:典型的大陆性荒漠气候,干燥少雨、蒸发量大,乌尔禾区年均气温超8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超零下15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近28摄氏度,魔鬼城每年超300天有风,至少40天7级以上大风。</p><p class="ql-block">​- 地质成因:白垩纪时期,魔鬼城地区是湖泊,后受燕山运动以及喜马拉雅运动影响,乌尔禾凹陷逐渐抬升,湖水消失形成陆地。其岩层由多种岩石构成,地层结构松弱,在长期风蚀及间歇性水蚀作用下,形成发育不均的垂直节理,进而塑造出千姿百态的雅丹地貌。 </p><p class="ql-block">​- 主要景点</p><p class="ql-block">​- 雅丹地貌景观:有“孔雀迎宾”“海狮望月”等20余处象形景观,形态各异的风蚀岩群,或如殿、台、阁、堡,或如人、禽、兽、畜,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恐龙谷:因魏氏准噶尔翼龙化石等恐龙化石在此发现而打造,展示了丰富的恐龙化石和相关科普知识。</p><p class="ql-block">​- 油田体验区:魔鬼城地区有石油和天然沥青矿的勘探开发,在此可体验石油开采过程,了解石油工业历史和文化。</p><p class="ql-block">​- 影视拍摄地:电影《卧虎藏龙》《英雄》以及电视剧《七剑下天山》等在此取景,使其知名度大增。</p> <p class="ql-block">2. 布尔津五彩滩</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位于新疆北端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地处额尔齐斯河北岸的一、二级阶地上,往哈巴河县方向,距布尔津县城24公里,是前往喀纳斯湖景区的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 地质地貌:五彩滩是典型的雅丹地貌,由流水侵蚀切割与风蚀作用共同形成。在阶地斜坡上沟壑纵横,沟谷与小土梁相间发育,高低错落,岩层以红色、土红色、浅黄和浅绿色砂岩、泥岩及砂砾岩组成。</p><p class="ql-block">​- 气候特征:属北温带寒冷地区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季干旱,夏季炎热,秋季降温快,夏短冬长,无霜期短。</p><p class="ql-block">​- 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 北岸雅丹地貌:悬崖式的雅丹地貌,山势起伏、颜色多变。岩石在落日时分的阳光照射下,以红色为主,间以绿、紫、黄、白、黑及过渡色彩,色彩斑斓、娇艳妩媚,被称作“新疆最美的雅丹地貌”。 </p><p class="ql-block">​- 南岸河谷风光:南岸是绿洲、沙漠与蓝天相结合,有茂密的河谷次生林,黑杨、青杨、白杨、苦杨、胡杨等树种齐全,犹如江南水乡般温婉,与北岸形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住宿: 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商瑞酒店</p> <p class="ql-block">5月26日</p><p class="ql-block">7:30 从阿尔泰地区布尔津县出发-禾木村-</p><p class="ql-block">18:00到达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贾登峪生活区</p><p class="ql-block">行程: 276公里 行车时间: 8小时</p><p class="ql-block">游览:</p><p class="ql-block">禾木村</p><p class="ql-block">禾木村位于新疆北部布尔津县境内,是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禾木哈纳斯蒙古民族乡下辖村,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接壤。</p><p class="ql-block"> 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 禾木河自东北向西南贯穿禾木草原,将草原分割为两半,河水清澈,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浅蓝色,从观景平台俯瞰,宛如一条玉带深阙峡中。 </p><p class="ql-block">​- 禾木草原:位于喀纳斯河与禾木河交汇处的山间断陷盆地中,海拔1124-2300m,草原上绿草满坡,繁花似锦,牛羊满山遍野觅食撒欢。 </p><p class="ql-block">​- 森林雪山:盆地周围山体宽厚,山地阴坡森林茂密,苍翠欲滴,马鹿、旱獭、雪鸡栖息其间,山顶处则开始积雪,成为一座座小雪山,与木屋、草原、河流相互映衬,构成如童话般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 - 特色木屋:禾木村的建筑以木屋为主,木屋将木头两端挖槽后,相互嵌扣,一根根向上垒建而成,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坡屋顶,每家的门一律朝东开,具有浓厚的游牧民族特色。 </p><p class="ql-block">​- 民俗文化:禾木村主要居住着蒙古族图瓦人和哈萨克族,图瓦人能歌善舞,尚武,骑马、摔跤和射箭是英武之士必备的三艺,对远方来客热情好客。哈萨克族则多过着随季节转场的游牧生活,拥有独特的帐篷文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住宿: 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湖光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25/5/27</p><p class="ql-block">在喀纳斯湖光大酒店出发-喀纳斯风景区白哈巴-返回湖光大酒店</p><p class="ql-block">行程: 84公里</p><p class="ql-block">游览:</p><p class="ql-block">白哈巴</p><p class="ql-block">白哈巴村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巴县下辖村,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地理环境</p><p class="ql-block"> - 位置境域:地处哈巴河县铁热克提乡境内,距哈巴河县城117公里,距离喀纳斯湖31公里,西距哈萨克斯坦仅1500米。</p><p class="ql-block">​- 地形气候:属于丘陵山地地形,北高南低,主要为高山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无霜期短。</p><p class="ql-block"> 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 - 民族构成:主要有哈萨克族、图瓦人等,其中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55.43%,图瓦人占43.87%。</p><p class="ql-block">​- 特色民俗:毛皮滑雪是白哈巴村的传统民俗运动,“毛皮滑雪板”由松木和马皮制作,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p><p class="ql-block"> 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 - 中哈大峡谷:从铁热克提门票站到白哈巴的必经之地,峡谷深邃宽阔,哈巴河奔流,白桦林成片。 </p><p class="ql-block">​- 空中草原:白哈巴最大的草原,四周群山环绕,呈“聚宝盆”之势,道路蜿蜒环山。 </p><p class="ql-block">​- 白哈巴观景台:位于村庄旁边的山上,可俯瞰整个村庄,是观赏日落的绝佳地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住宿: 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湖光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5月28日</p><p class="ql-block">8:00 从喀纳斯湖光大酒店出发-去喀纳斯景区喀纳斯观鱼台-16:00到达布尔津县</p><p class="ql-block">行程: 124公里 行车时间: 3小时</p><p class="ql-block">游览:</p><p class="ql-block">喀纳斯观鱼台</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 位置:位于新疆布尔津喀纳斯景区内,建于海拔2030米的哈拉开特(蒙古语意为“骆驼峰”)山顶上,与湖面的垂直落差达600多米。</p><p class="ql-block">​- 名称由来:因处于观察“湖怪”的最佳位置,故得名观鱼台,原名观鱼亭,2009年改建后更名。</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2008年6月动工兴建,2009年9月竣工,台高19米,总重量777吨,结构为两台一亭,底台略小,中台大于底台和顶亭,顶部为半圆球状,有四个对称的类似于翅膀的奇异造型,寓意湖怪的尾巴和雄鹰的翅膀。 </p><p class="ql-block"> 观赏亮点</p><p class="ql-block"> - 湖景全貌:是俯瞰喀纳斯湖景全景的唯一最佳平台,能将喀纳斯湖四分之三的湖面一览无遗,还可看到湖周山峦叠嶂、翠峰倒映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周边风光:举目北望能看到阿尔泰山的最高峰友谊峰,也可看到冰川U形河谷及周边图瓦族村。</p> <p class="ql-block">观鱼台</p> <p class="ql-block">喀纳斯湖</p> <p class="ql-block">住宿: 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商瑞酒店</p> <p class="ql-block">5月29日</p><p class="ql-block">8:30 从布尔津县出发-白沙湖-G331终点打卡-西北边境第一连-中国第一白桦林-16:30回到布尔津县</p><p class="ql-block">游览:</p><p class="ql-block">1.新疆白沙湖景区</p><p class="ql-block"> 其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185团境内,距离哈巴河县城108千米,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处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面,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夏季炎热高温。</p><p class="ql-block">​- 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白沙湖是一个被沙山环绕的淡水湖,南北长800米,东西宽600米,形状东凹西凸。湖水清澈,水位常年不变,有“沙漠圣泉”之称。湖内生长着荷花,四周有芦苇等湿地植物,周边还有银灰杨等树木组成的林带。</p> <p class="ql-block">2. G331打卡点</p><p class="ql-block">G331国道东起辽宁省丹东市,经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抵达新疆阿勒泰,沿途有众多值得打卡的地点。</p> <p class="ql-block">3. 西北边境第一连</p><p class="ql-block">西北边境第一连”通常指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一连,因其位于中国西北最北端的边境线上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 位置:地处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北临哈萨克斯坦,西与吉木乃口岸相邻,是祖国版图最西北的边境连队,被称为“西北之北”。</p><p class="ql-block">​- 历史:连队前身是1962年“伊塔事件”后组建的边防民兵连,肩负着守边、屯垦的双重使命,几代军垦人在此扎根,用生命和汗水守护边境安全。</p><p class="ql-block"> 主要特色与意义</p><p class="ql-block"> - 边境地标:连队辖区内有“西北边境第一碑”——185号界碑,以及“西北之北”纪念碑,是象征国家主权的重要标志,也是游客打卡的标志性地点。</p><p class="ql-block">​- 自然与人文交融:这里地处额尔齐斯河出境口,拥有独特的河谷风光,同时保留着军垦人艰苦创业的历史痕迹,如地窝子(早期屯垦者居住的半地下土屋)、戍边纪念馆等,展现了兵团屯垦戍边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戍边文化:连队至今仍保持着“放牧就是巡逻,种地就是站岗”的传统,职工们既是农民也是民兵,日常生产生活与边防任务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军垦戍边文化”。</p> <p class="ql-block">4. 中国第一白桦林</p><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白桦林”通常指的是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的白桦林。</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白桦林景区位于哈巴河县城以西4公里处,在阿勒泰山南麓哈巴河河谷与额尔齐斯河交汇处的冲积平原地带,是哈巴河白桦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一部分。其全长134公里,宽1.5至3公里不等,总面积24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56%。</p><p class="ql-block">​- 主要特色</p><p class="ql-block">​- 规模宏大:这是中国面积最大、保持自然生态最好、生长区域最密集的天然野生白桦林,放眼望去,白桦树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尽头,极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景色优美:这里的白桦树高大挺拔,树高可达20至40米,树干笔直,树皮洁白光滑,树冠呈优美的锥形。每到秋季,树叶金黄,与洁白的树干相互映衬,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住宿: 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商瑞酒店</p> <p class="ql-block">5月30日</p><p class="ql-block">8:00 从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出发-阿勒泰地区福海县乌伦古湖观景台-阿勒泰地区福海县乌伦古湖海上海魔鬼城景区-13:30到达阿勒泰地区福海县</p><p class="ql-block">行程: 147公里 行车时间: 4小时</p><p class="ql-block">游览:</p><p class="ql-block">1.新<span style="font-size:18px;">疆乌伦古湖观景台</span></p><p class="ql-block"> - 位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244省道,天成运通飞行营地西南侧。</p><p class="ql-block">​- 观景体验:站在观景台上,可将乌伦古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湖水波光粼粼,远处水天相接,清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2. 乌伦古湖海上海魔鬼城景区</p><p class="ql-block">- 位置: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地处吉力湖东岸,乌伦古湖入海口。</p><p class="ql-block">​- 地貌景观:这里有着十分罕见的雅丹地貌,呈南北走向,绵延十余里,坡体呈斗圆形,环绕着小海子吉力湖。由于长年的风蚀雨注,形成了造型奇特的地貌景观,有的像壮丽的宫殿、直入云霄的宝塔、神秘庄严的庙宇等。 </p><p class="ql-block">​- 自然生态:发源于阿尔泰山东南麓的乌伦古河,为乌伦古湖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湖中生长着贝加尔雅罗鱼、河鲈等20多种土著鱼类。魔鬼城的悬崖峭壁上有着数不清的洞穴,是鸟类栖息的天堂,每逢春、夏、秋三季,海鸥、野鸭、白鹭等群起群飞,珍贵的白天鹅、仙鹤也常在此出没。</p><p class="ql-block">​- 游览体验:景区内修建了栈道观景台和直达乌伦古湖湿地公园的栈道。游客可乘坐景区的游览车,到达栈道观景台后下车开始游览,顺着蜿蜒的木栈道步行,置身嶙峋的巨石中,观赏雅丹奇石怪岩。</p> <p class="ql-block">住宿: 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城市商务酒店</p> <p class="ql-block">5月31日</p><p class="ql-block">7:00 从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17:30 到达阿勒泰地区富蕴县</p><p class="ql-block">行程: 381公里 行车用时: 13小时</p><p class="ql-block">游览:</p><p class="ql-block">1.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p><p class="ql-block">它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的东北边缘,阿尔泰山脉的东端南麓,额尔齐斯河的源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矿坑之一,属于伟晶岩脉矿坑。坑口长250米,宽240米,深200米,边壁上盘山道呈螺旋状,积水漫到矿坑腰部。</p><p class="ql-block"> 1930年,当地牧民发现含艳丽矿物的3号稀有金属伟晶岩脉。1935年,苏联地质调查团发现包括可可托海花岗伟晶岩矿床在内的8处绿柱石产地。1940年起,苏联人对三号矿坑进行开发与勘探。2018年10月,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开园,三号矿坑成为一景。</p><p class="ql-block">它盛产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用矿物中的86种矿,铍资源量居全国首位,铯、锂、钽资源量分别居全国第五、六、九位。</p><p class="ql-block">自1956年起近50年,是中国唯一铍矿来源。为我国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等提供矿物资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三号矿坑</p> <p class="ql-block">可可托海三号矿坑视频</p> <p class="ql-block">2. 额尔齐斯大峡谷</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境内,是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的主要景点,也是额尔齐斯河的源头地带,西南起自可可托海镇,东北至季兰德温泉,全长30千米。 </p><p class="ql-block">​- 地质地貌:以花岗岩地貌为特色,峡谷变质花岗岩地貌景观以神钟山为代表,形态万千,多呈钟状、穹状、锥状,裸露的巨型花岗岩石峰沿额尔齐斯河呈带状分布,形成了神钟山、骆驼峰、神象峰等数百个巨型花岗岩石峰,诸峰连壁号称“一百单八峰”。 </p><p class="ql-block">​- 自然景观:额尔齐斯河奔腾汹涌,贯穿峡谷,沿途有温泉、瀑布、溪流等,静谧舒缓。四季桦林及高山草甸缤纷绚丽,野葡萄沟、金三角、水磨沟等徒步区自然风光独特。峡谷内原始森林茂密,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p> <p class="ql-block">住宿: 阿勒泰地区富蕴县优家商务宾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