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风吟的美篇

且听风吟

<p class="ql-block">《在那遥远的地方》(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地图上的一个点,一个遥远而又抽象的点,实实在在展现在面前的时候;</p><p class="ql-block">当双脚踏着这片土地,嗅着野花的芬芳,那花香里分明还带着泥土味的时候;</p><p class="ql-block">当那从峡谷里、森林中吹过来的风在身前身后绕来绕去的时候;</p><p class="ql-block">当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里传来若隐若现的信天游的时候;</p><p class="ql-block">当雪山、草原、沙漠、戈壁交替出现在面前的时候,那绝对是一种奇妙的体验!</p><p class="ql-block">这种感觉曾令我魂牵梦绕,让我再一次回到西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对于乘坐飞机、列车,我更倾向于坐着旅游大巴出行,面对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色,即使再长时间的旅途也不会让我感到寂寞!</p><p class="ql-block">当我们的旅行大巴从河南向西进入太行山区的时候,两侧高耸的山峦让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刀削斧劈似的悬崖,高高矗立的石壁,让人联想到一个词:铁骨铮铮!</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经是八路军重要的根据地,那首著名的歌曲《太行山上》所描写歌唱的就是这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日照遍了东方,</p><p class="ql-block">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p><p class="ql-block">看吧,万壑千山、铁臂铜墙,</p><p class="ql-block">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苍凉悲壮的歌声,是一个民族在抗击外寇入侵时的不屈的呐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沿着太行山大峡谷,我们进入到了山西省。</p><p class="ql-block">到山西的第一站就是晋中,我们来到孔祥熙故居。</p> <p class="ql-block">孔祥熙故居坐落在晋中太谷,建筑面积达两千多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孔祥熙是民国时期著名的金融家、政治家,这个大哥祖籍山东曲阜,为孔子第七十五代孙,但他出生在晋中太谷。他也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俄亥俄州的欧伯林大学和耶鲁大学学习,学成回国后任政务院院长(相当于国务院总理),中央银行总裁(相当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同时还兼任财政部长,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p><p class="ql-block">且又迎娶了宋氏三姐妹的大姐,与孙中山、蒋介石是连襟,一时间风头无两!</p> <p class="ql-block">孔祥熙故居原是当地的一位士绅孟氏的宅邸,始建于明代。主体建筑采用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的工艺,各个院落之间通过垂花门、宝瓶门相连。</p><p class="ql-block">整体建筑兼具北方民居的厚重和江南园林的精致。</p><p class="ql-block">孔祥熙用了两万银元买下这座宅邸,又进行了修葺,还曾经于1934年在这里接待过蒋介石、宋美龄夫妇!</p> <p class="ql-block">走进这座宅邸,可以近距离的感受中国古典建筑的精美</p><p class="ql-block">进入内宅,那精致的雕花家具,豪华的室内摆设更是令人惊讶不已,这里不愧为民国首富之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沙坡头景区,位于宁夏中卫市附近!</p><p class="ql-block">这个景区里面主要的景色就是沙漠,这个沙漠是属于腾格里沙漠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之前在新疆的时候,我也曾到过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比,这里缺少那种原始的蛮荒之美!</p><p class="ql-block">在沙漠里,到处都是人为的痕迹,如各种游乐设施和酒店,但既来之则安之,抱怨是没有用的,于是开始努力的寻找适合拍照的角度。</p><p class="ql-block">由于是在中午时分,太阳高悬,沙漠里很难找到能够突出质感和形状的阴影,只能勉强拍了一些。我们也乘着扶梯穿过整个沙山,来到黄河边上,这里有大片的绿洲,河边还有羊皮筏,比较适合拍照!</p> <p class="ql-block">告别了宁夏,我们来到甘肃省白银市的景泰县!</p><p class="ql-block">在这里的黄河边上有一个村庄:龙湾村!</p><p class="ql-block">村子后面有一片壮观的石林,这就是黄河石林。</p> <p class="ql-block">黄河石林形成于约4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是黄色沙砾岩为主的石林。</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石林千姿百态及为壮观,石柱、石笋高达80—100米,最高的有200多米高。</p> <p class="ql-block">石林峡谷蜿蜒曲折,这是风和水联袂创造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这里应该是古黄河的故道,是黄河河谷形成的深切峡谷,由于地壳运动强烈抬升形成的奇观。</p><p class="ql-block">这里极富梦幻色彩的自然造化令人震撼,十里长峡如同画廊,奇峰绝壁气势恢宏,充分的体现出粗犷、雄浑、朴拙、厚重的西部特色。</p><p class="ql-block">石林的下方就是黄河,这片鬼斧神工的石林,与荡气回肠的黄河,在这里相依相伴了400万年,共同演绎着、并诉说着这片土地的传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里还曾发生了一件事,让我至今想起来还觉得愧疚万分!</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一家民宿吃午饭,这家里的一位已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与我攀谈起来。</p><p class="ql-block">从交谈中得知,她曾经是江苏省的知青,在不到20岁的时候来到这里,并嫁给了当地的农民。到现在已五十多年,如今已是儿孙满堂!</p><p class="ql-block">知道我是城里的人,便觉得及为亲近。</p><p class="ql-block">但一个意外的小事,改变了一切!本来我们坐在屋檐下的木床上,我们的双肩包就随便的放在床上。我和这位老人就坐在这里闲谈。</p><p class="ql-block">我的摄影包从来都是把拉链拉上的,为了防止里面的器材掉落出来!</p><p class="ql-block">老婆的双肩包与我的放在一起,她的包是敞开的,她突然想叫上我去外面看看,临出去时,她顺手就把拉链拉上了。</p><p class="ql-block">我在那一瞬间明显感觉老人的脸色变了,似乎有被侮辱的感觉,默默的离开了我们的包裹,此后便不再说话了!</p><p class="ql-block">一直到我们离开,老人都在刻意的避开我们!</p><p class="ql-block">想到这里,我心里面有对老人深深地愧疚,就是这个无意中的动作,深深地伤害了老人的自尊心!</p><p class="ql-block">对不起,真的对不起!</p><p class="ql-block">但我们确实是无意的!</p> <p class="ql-block">去年我们在游青甘大环线的时候,到过张掖七彩丹霞,那美不胜收的彩色山峦让人感叹大自然造化的瑰丽壮美!</p><p class="ql-block">其实在兰州附近,也有一片壮观的丹霞景区,这就是兰州水墨丹霞。</p><p class="ql-block">在去兰州的路上,我们的领队告诉我们,在兰州附近还有一片不收费的丹霞!</p><p class="ql-block">吃过晚饭后我们便出发去找这片丹霞。</p><p class="ql-block">由于领队也不清楚具体的位置,几经周折后,我们终于来到了这里。</p><p class="ql-block">山峦不是很高,周围还有一些小的建筑,山峦的中间有几片不太大的湖泊,这里最大的好处是没有景区里那么多的人!</p> <p class="ql-block">由于已是在傍晚,光线非常适合拍照,我们便分散开来,各自寻找自己喜欢的角度游览拍照。</p> <p class="ql-block">虽然山丘不是很高,颜色也没有张掖七彩丹霞那么丰富,但也别具特色。</p><p class="ql-block">彩色山峦映在平静的湖水里,也是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翌日清晨,我们去往兰州水墨丹霞景区,</p><p class="ql-block">这里距离市区不到20公里,很快就到了!</p><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顿觉眼前一亮,那片山峦如同一块被揉绉的彩色丝绸,铺展在蓝天下!</p> <p class="ql-block">兰州水墨丹霞,发育于白垩纪第三纪,在喜马拉雅的造山运动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随着地壳的抬升呈现了出来,又经过风化剥离和水流侵蚀,才形成的地质奇观,距今已有一亿五千万年了</p> <p class="ql-block">在这接近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原上,这片彩色的山丘五彩缤纷、千岩万壑、气象万千!</p><p class="ql-block">其中富含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白垩等三十多种矿物。这里地域广阔,起伏多变,地质奇观密集,是地质历史的天然记录册,是西北干旱地区不可多得的原生态风光,是丹霞地貌景观中的精品!</p><p class="ql-block">其面积达到了六百多平方公里,堪比新加坡的国土面积。</p> <p class="ql-block">与之前去过的张掖七彩丹霞相比,这里的彩丘上面有一片片的墨绿色植被,远远看去应该是灌木丛,这些植被多分布在彩丘的顶端,确如在泼彩山水画中那点缀的石绿,可能水墨丹霞的名称即来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从兰州出来之后,我们经过刘家峡水库,乘船游览大约要半个多小时,其实和别的水面没有什么区别,倒是刘家峡大桥确是及为壮观!宽阔的河面上,一桥飞架,桥下的河水清澈碧蓝!</p> <p class="ql-block">你能想象到吗,这条清澈的河是黄河!</p><p class="ql-block">这里地处黄河上游,从兰州流出来的黄河是清水,只有在经过黄土高原后,河水裹挟了大量的泥沙,河水才变得浑黄了,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河!</p> <p class="ql-block">距离刘家峡不远处,在黄河的左岸,有一座寺院,就是炳灵寺!</p><p class="ql-block">在炳灵寺外面的黄河边上,居然也有一片石林,一根根褐色的巨石连片成林,直指苍穹!</p><p class="ql-block">这里的石林不仅美在石峰的挺拔,更奇妙的是黄河穿林而过,这在丹霞地貌中是不多见的!</p> <p class="ql-block">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临夏市,古称“河州”,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这里自古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p><p class="ql-block">临夏位于黄河上游,八坊十三巷就坐落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她的总面积达四十万平方米,全域为步行街,主街的长度超过一公里!</p> <p class="ql-block">八坊十三巷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回族人的老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的大食国(今沙特阿拉伯),波斯国(今伊朗)等国家的商人和宗教人士,来到这里经商、传教和定居,先后建了八座清真寺和教坊。人们于是依寺而居、围坊而商,逐渐形成了回族人聚居区,得名“八坊”,后又围绕着八坊建了十三条街巷。</p> <p class="ql-block">这里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全盛,后来慢慢的沉寂下来!</p><p class="ql-block">八坊十三巷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与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由于这里居住的多为回族人,许多建筑的门窗、屋檐都融入了伊斯兰风格的几何图形和阿拉伯的文字装饰。</p><p class="ql-block">八坊十三巷不仅是建筑的瑰宝,更是文化的活化石。这里的砖雕和木雕技艺堪称一绝,尤其是每家门楼上的砖雕,题材丰富、工艺精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所有的建筑群中间有一条河,大约七、八米宽,这就是红水河。</p><p class="ql-block">连接两岸的建有廊桥和木质吊桥,两岸商铺古朴的屋檐下、窗棂外,挂着红灯笼,古韵与今风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走在这里的每一条小巷,仿佛穿越了千年!</p><p class="ql-block">这里充满了人文景观的环境,是拍照的绝佳去处,我为老婆拍了很多照片。</p> <p class="ql-block">拍照的时候,看见一个七、八岁小男孩拿着几枝玫瑰花和百合花在叫卖,经过讨价还价我用五元钱买下了他的花。</p><p class="ql-block">付款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如果用手机付款,他没有付款码,而我口袋里面钞票的最小面值是十元的,还有几个硬币不足以支付,男孩不知所措的搓着双手。</p><p class="ql-block">我问:你家离这里远吗?</p><p class="ql-block">男孩说:不远的。</p><p class="ql-block">我便跟着他沿街走去,大约五十米左右,一个花店就是他的家了。进去后,一个年轻的女人迎了上来,男孩兴奋的告诉妈妈:花卖掉了!</p><p class="ql-block">我拿出十元钱,男孩的妈妈给我找回了五元钱。</p><p class="ql-block">男孩对妈妈说:你答应我的,花卖掉了就给我一元钱!</p><p class="ql-block">那个妈妈看样子准备赖账了,男孩却坚持要求妈妈兑现承诺!</p><p class="ql-block">我拿出一元硬币,要送给男孩,男孩和他妈妈坚决的拒绝了!</p><p class="ql-block">我只好走了出来,不知道这娘俩的“官司”最后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p><p class="ql-block">这里的中、老年男性都戴着白帽子,蓄着胡须,年龄越大的胡须越白,那长长的雪白胡须里仿佛藏着时光和岁月,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女人都戴着头巾,用头巾把头发和脖颈全部包裹起来,只露着脸。</p><p class="ql-block">头巾有黑色的和白色的,也有少数戴着素色花纹的,甚至连五、六岁的小姑娘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女人的颜值都很高!</p><p class="ql-block">高高的鼻梁、深深的眼窝、大大的眼睛,眼球则是黄褐色的。从整体的脸型上看,颧骨稍高,非常具有异域风情的立体美!</p><p class="ql-block">我发现这里的人普遍穿皮鞋,无论年轻年老,男人女人,很少见到有穿休闲鞋的。</p><p class="ql-block">我们路过一座清真寺,看到一些人在进进出出,由于我们不熟悉当地的风俗,便去问一位留着雪白胡须的老者,老人听完我的话笑了起来,连说:可以,可以!</p><p class="ql-block">并伸手做出请的手势,我们谢过了老人,才走了进去!</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清真寺,融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与阿拉伯文化的特色于一体,气势恢宏,庄严肃穆!</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古朴的街巷,安静祥和,令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当晚,我们住在临夏市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甘南州,全称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为合作市!</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这次旅行的重点所在,进入到甘南就来到了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p><p class="ql-block">我们到甘南的第一站是甘加秘境(八角古城)!</p><p class="ql-block">在去往古城的途中,时有大雾弥漫,这里的公路上基本见不到行人,在经过一个山脚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路边仿佛站着一个小孩子,似乎穿着土黄色的长衣服。当大巴车渐渐的驶近了,才发现那是一只接近一米高的巨鹰,站在那里瞪着圆圆眼睛在看着我们!</p><p class="ql-block">在八角古城的附近,我也曾见过一只大鹰,翼展超过三米,沿着山坡低低盘旋而去!</p> <p class="ql-block">甘加秘境位于甘南州的夏河县,海拔三千米至三千八百米。甘加秘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据《白石县志》记载,公元前81年,汉昭帝下令建白石县,白石县即为今天的八角古城。</p><p class="ql-block">又据载,八角古城为公元1038年--1227年,由西夏王朝所建。</p><p class="ql-block">到底是什么时间,由谁所建的,也是一个历史之谜!</p><p class="ql-block">但不可否认的是,汉唐时期,甘加地区已是汉、藏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的重镇。</p><p class="ql-block">《封氏闻见记》记载,在这里的茶马互市上,甘加地区的游牧民用河曲马、甘加羊及皮革等农牧产品,与汉人交换丝绸、盐巴和茶叶等生活用品。随着丝绸之路的兴盛,甘加一度成为汉、藏民族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八角古城呈八角形,为黄土夯成,现仅城门较为完整,城墙早已坍塌过半了!</p><p class="ql-block">城内有少数藏民居住,多为接待游客而居住在此。</p><p class="ql-block">登上城外的观景台,小小的古城尽收眼底。八角古城有八个角,但外面的一层却有二十个角,在这样的布局里,外部所有的地方都在城上弓箭手的射击范围之内,绝无死角,是古代守城防御的布防典范!</p><p class="ql-block">可惜外面的城墙已全部坍塌,我们看到的内墙还相对较为完整。</p><p class="ql-block">城外的周围有溪水,马儿和羊在自由的游荡。</p><p class="ql-block">抚摸着这黄土夯成的城墙,恍惚间仿佛能听到那曾经的市井喧嚣、看到金戈铁马呼啸而过……</p><p class="ql-block">真的令人感慨不已!</p> <p class="ql-block">去年的时候,我曾经到过塔尔寺。</p><p class="ql-block">塔尔寺在藏传佛教徒心中的地位,等同于穆斯林心中的麦加,是绝对的圣地!</p><p class="ql-block">而拉卜楞寺在藏传佛教徒心中的地位,则堪比我们心中的清北,是至高无上的最高学府!</p><p class="ql-block">拉卜楞是藏语“拉章”的变音,翻译过来就是“活佛大师的府邸”。</p><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p><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的每一个角落里,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宗教氛围和历史的底蕴。漫步在寺院里,仿佛穿越了时空。</p><p class="ql-block">无论对于信众还是我们这样的普通游客来说,这里都是一个值得探访和体验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人们可以近距离的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的建筑风格,即有藏式建筑的特点,又融合了汉民族建筑的特色。</p><p class="ql-block">寺院里的佛像、壁画、唐卡更是精美绝伦。</p><p class="ql-block">此外,这里保存有大量的藏文经典和历史文献,是研究藏传佛教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p><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的转经长廊有三公里长,是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在这长廊里有1700多个转经筒,沿着长廊走上一圈大约需要3个小时!</p><p class="ql-block">能到这里走一走,看一看,也能顺便给心灵好好的做个清洁!</p> <p class="ql-block">桑科草原,位于夏河县,属于青藏高原东北的草甸草原,海拔三千米以上,面积达七十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这里群山环绕,中间是开阔平坦的草原,桑科草原气候寒冷湿润,是青藏高原最原始风貌的草原,也是甘南主要的畜牧业基地!</p> <p class="ql-block">这里水草丰茂,各种药用价值植物和野生动物资源及为丰富!</p><p class="ql-block">我们在桑科草原停留的时间不长,并没有真正的深入到草原内部,但也足以感受到草原的辽阔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进入甘南州以来,最大感受就是眼睛在天堂,而身体却是在地狱!</p><p class="ql-block">这里平均海拔在三千米以上,虽然属于中度的海拔,却也让人感到及为不适!</p><p class="ql-block">这里夜间的气温在零上2-3℃,中午大约在13-14℃,而且气候多变,阴晴不定。我们在高原这十多天里,几乎每天都下雨,从家里带来的薄羽绒服每天都要穿在身上!</p><p class="ql-block">与家里通话的时候,得知家里那边的气温已经超过30℃了,和这里相比无异于是冰火两重天!</p><p class="ql-block">其实寒冷还不能算是最糟糕的,缺氧才是最大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在这里,美丽到窒息不再是一个漂亮的形容词,你确实能感受到眼睛里充满了美景,而胸部却憋闷着感到气短!</p><p class="ql-block">由于缺氧,每天的嘴唇都是紫色的。如果动作幅度稍大,便会感到心慌、憋气、头痛、头晕,夜里还经常会因为缺氧而失眠!</p><p class="ql-block">但是到了景区,端起照相机似乎就忘了这些,为了寻找适合拍照的角度,每天攀上爬下,个中的辛苦和快乐是别人无法体验到的!</p><p class="ql-block">痛并快乐着,是此时最真实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本来我们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日程,下一个目标是郎木寺!</p><p class="ql-block">但在行车的途中,领队告诉我们要去则岔景区。则岔景区其实并不在我们这次旅行的范围之内,因为去年的时候,这个景区就因为道路损坏而关闭了!</p><p class="ql-block">据领队刚刚得到的消息,由于道路大部分恢复,就临时决定去则岔景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则岔景区位于海拔3250米的甘南州碌曲县洮河南部!</p><p class="ql-block">该地系由于造山运动上升,并经过流水侵蚀而形成的大面积硅灰岩石林,素以“险、峻、奇”著称!</p><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不久,在壁立千仞的两座石峰间,一条石峡轰然开裂,则岔河从中奔腾而来。</p><p class="ql-block">相传这里是藏族史诗中的英雄格萨尔王用剑劈开的,成为进入石林的唯一通道!</p><p class="ql-block">河水中有一块竖形石,曰:栓马石!</p><p class="ql-block">传为格萨尔曾在这里栓过战马。</p><p class="ql-block">在潺潺的流水旁边,建有木栈道,以方便游客出入!</p> <p class="ql-block">则岔石林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茂密森林的秀丽景色为人所称道,具有:峨眉之秀、华山之险、泰山之雄、黄山之奇的特点!</p><p class="ql-block">则岔石林的每一座山,都与藏族人民的英雄之神格萨尔王的故事有着密切的关联!</p> <p class="ql-block">由于这里处于洮河岸边,就不能不让人想起了洮河砚,洮河砚就诞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洮河砚与端砚、歙砚、澄泥砚一起,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在宋代,洮河砚曾一度被朝廷所垄断,成为贡品,仅见于宫廷和权贵的书房中,平民难得一见。</p><p class="ql-block">后来由于端砚、歙砚的崛起,逐渐不为人知。直到近代,洮河砚才得以开採、制作,重现世人面前!</p><p class="ql-block">我曾经在网上见到过洮河砚的图片,但至今未曾亲眼目睹,我本人用的则是一方歙砚!</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位于碌曲县郎木寺镇!</p><p class="ql-block">处于甘肃、青海、四川三省的交界处,海拔3480米。</p><p class="ql-block">郎木寺以天葬台和传统的藏式建筑而闻名,寺前的一条街上,有各种小吃店和藏族工艺品店。</p> <p class="ql-block">这里极为热闹,我在这里流连了很久,拍了很多藏民风情的照片,并买了一把藏银做成的藏刀留做纪念!</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主街是柏油路,旁边的岔路则是青石板铺成的,这就是甘肃与四川的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柏油路面属于甘肃省,而青石板路则是四川的,站在这里真正实现了一脚踏两省!</p> <p class="ql-block">当晚,我们住在郎木寺镇的藏民开的民宿。</p><p class="ql-block">由于还要去黄河九曲第一湾和若尔盖草原,我们实际在这里住了两个晚上!</p> <p class="ql-block">李白曾有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p><p class="ql-block">浩浩荡荡的黄河之水,从她的发源地巴颜喀拉山一路奔腾东去,在青藏高原的东部受到山脉阻挡,不得已在这里转了一个弯,形成了一个长达443公里的黄河九曲第一湾!</p><p class="ql-block">这个第一湾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县。地处四川、青海、甘肃的三省交界处,但九曲黄河第一湾的景区属于四川阿坝州。</p><p class="ql-block">这里被称为黄河首曲!</p><p class="ql-block">在这里,黄河形成了许多的曲折蜿蜒。这里属于高原大陆性高寒湿润区,全年四季界线模糊,年平均气温在1.2℃。</p><p class="ql-block">在观景台下,海拔为3468米(官方数据),如到达观景台上则为3610米,垂直高度达158米。</p><p class="ql-block">按照我的想法,会和大家一起走徒步栈道登上观景台,但老婆高反较重,只好陪她坐扶梯上山。</p><p class="ql-block">这里的观光电梯,为世界上首座高海拔自动电梯,全长538米,由14台独立的扶梯串联组成,从登梯开始,直至到达观景台不到20分钟。</p><p class="ql-block">抵达山顶,可以在三层的圆形玻璃观景台上360度欣赏全景!</p><p class="ql-block">远远看去,清澈的黄河水如镜般倒映着蓝天白云,水天一色,及为壮观!</p><p class="ql-block">河流仿佛如沉静的处子,河道则似舞动的绸带!</p><p class="ql-block">那s形的弯曲处,黄河曼妙的身姿在轻轻的扭动,百转千回的曲线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甘南土拨鼠,学名喜马拉雅旱獭!</p><p class="ql-block">在我们的旅游大巴去往九曲黄河第一弯的途中,我们车里的人突然叫了起来:看呐,快看呐!</p><p class="ql-block">我随声向外看去,原来是路旁边的草地上两只土拨鼠在打架!</p><p class="ql-block">只见两只土拨鼠都用后腿站立,四只前爪抓在一起,宛如两个人在打架!是在争地盘还是在争女朋友,谁知道呢?</p><p class="ql-block">反正在一起打得非常认真,而且打得难解难分!</p><p class="ql-block">这种动物大约长五十到七十厘米,肥大壮硕,在甘南和阿坝州这里十分常见。</p><p class="ql-block">我曾经在祁连大草原那里也见过土拨鼠,但那里的土拨鼠没有这里的这么大!</p><p class="ql-block">在九曲黄河第一弯的山坡上,这种动物基本上不怕人。呆呆的、萌萌的,自顾自的在到处挖掘洞穴,任凭游客拍照拍视频!</p><p class="ql-block">但这种动物不可以近距离接触,防止被抓伤、咬伤,而且有些土拨鼠据说还带有鼠疫病毒!</p> <p class="ql-block">若尔盖草原的花湖,在阿坝州若尔盖草原的北部,临近甘南州!</p><p class="ql-block">这个花湖只是草原上的一片湿地,这里建有十几公里的栈道,游客只能在栈道上游览拍照,不可以到下面的草地上去!</p><p class="ql-block">其实这里只是若尔盖草原的一个小小的角落!</p> <p class="ql-block">草地上有成群的牦牛和羊群,水中有野鸭和大雁,远处还有白鹳!</p><p class="ql-block">栈道距离草地只有半米左右高,在离栈道两三米的地方,就有大雁领着小雁雏在觅食!</p><p class="ql-block">这些大雁的家庭,都是两个大雁带领五、六个毛绒绒的雁雏,每个家庭都相距1.5米到2米,基本上是各玩各的、井水不犯河水!</p><p class="ql-block">做父母的当然懂得界线,那些小家伙就不一定了!</p><p class="ql-block">一个小雁雏呆头呆脑的只顾着吃了,竟然闯进了别人家孩子的队伍里。</p><p class="ql-block">那家的一个家长立刻跑了过来,一边叫着一边用嘴往外驱逐这个小家伙!</p><p class="ql-block">那个小家伙的家长立刻跟了过来,与对方的家长吵起来!</p><p class="ql-block">在栈道上站着的我们,立即变成了吃瓜群众,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切!</p><p class="ql-block">但是很快,那个走错了队伍的小家伙回到自己家里。那个驱逐外来不速之客的雁也回到了自己家里的队伍中!</p><p class="ql-block">双方又是各走各的,一切归于平静,像是从来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事儿似的!</p> <p class="ql-block">在动物的世界里似乎比人类要理智和简单得多,该吵的时候吵,吵过了也就没事了,应该不会记仇的吧!</p> <p class="ql-block">拍了些牦牛、大雁的照片,那边的白鹳离得太远,500mm的镜头里,白鹳只是几个白点,即使把我的750mm的折反镜头带来,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一个最接近仙境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有人曾经说过,不到扎尕那就不知道甘南的美!</p><p class="ql-block">扎尕那位于甘南州迭部县,“扎尕那”是藏语“石匣子”的意思。扎尕那山势奇峻,景色绝美,远远看去宛如一座规模宏伟的石头宫殿。</p><p class="ql-block">迭部坐落在迭山与岷山形成的大峡谷里,优美独特的景色让人如临仙境!</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所有的语言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唯有云白风清、物我两忘!</p><p class="ql-block">仰望这巍峨的山峰,仿佛时间也变得静止了!</p><p class="ql-block">在扎尕那的每一步,仿佛都是走进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画卷。这里的山水如此澄净、如此纯粹,似乎走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秘境!</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初,美国的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曾经到过这里,在这里探险和植物考察,其考察的路线,则被命名为“洛克之路”。</p><p class="ql-block">洛克之路,全长一百多公里,一端是甘南卓尼扎古碌乡,另一端就是迭部的扎尕那。</p><p class="ql-block">扎尕那作为该路线的终点,被洛克不吝其辞的大加赞美!</p><p class="ql-block">在1925年的日记中,洛克写道:“我平生从未见过如此旖旎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看到这里的景色,将会把亚当、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p><p class="ql-block">所以这里也被称为东方的“伊甸园”!</p> <p class="ql-block">如果沿着上山的栈道,可以上到海拔四千米的地方,但老婆高反走不动了,我们就在半山上拍照。</p><p class="ql-block">这里有许多出租藏族服装的,老婆租了两套,拍了很多照片!</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的美,绝非用语言文字能够形容出来,只有你亲身到过这里,去听、去看、去感受,用听觉、用视觉、用心灵!</p><p class="ql-block">只有这样,才知道什么是此行不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这次到过的则岔景区和扎尕那景区,包括后来去的官鹅沟,都是属于高原、高寒喀斯特地貌。</p><p class="ql-block">今年春天的时候,我们到千山去玩,我和大家说:只有你到过西部,见过那突兀、高耸、挺拔、险峻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才算是真正见到了山。</p><p class="ql-block">和那里的山相比,这里的山只能勉强算是石头的丘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话说的口气似乎有些大,但实际上在我心中,确实是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俄界,甘南迭部县的一个小小的藏民村!</p><p class="ql-block">1935年9月12日,中革军委在这里召开会议,这是红军长征途中在甘肃境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p><p class="ql-block">在这里,红军确定了北上的战略,俄界会议旧址是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茨日那,通向腊子口的一个藏民村。1935年9月13日,毛泽东和中革军委在这里下达做战指令:限部队三天之内夺取天险腊子口!</p> <p class="ql-block">腊子口,位于迭部县的深山峡谷中!</p><p class="ql-block">两侧陡峭的石崖对峙,中间一条长约30多米、宽8米的隘口,崖壁下是水流湍急的腊子河,当年河上只有一座小木桥。</p><p class="ql-block">抬头只见青天一线,地势及为险峻!</p><p class="ql-block">即使我这样的军事小白,也能看出来,在两侧的山上和只有8米宽的路上,布上几挺机关枪,基本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p class="ql-block">英勇的红军战士,夜里从悬崖绝壁登上山顶,一举突破了天险腊子口,为红军北上打通了道路!</p> <p class="ql-block">路的旁边,现在还有当年敌军建的碉堡!</p> <p class="ql-block">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和岷山、秦岭两大山系的交错地带,海拔最高处为4154米!</p><p class="ql-block">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又有岷江、白龙江的长期冲刷、切割,地形异常复杂!</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年平均气温只有8.8℃。</p><p class="ql-block">这里雨雪、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p><p class="ql-block">我们刚刚进入景区,天就下起了雨。我们坐着缆车去往雷古山的山顶,当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发现,在山下面的雨,到了山上就变成了雪!</p> <p class="ql-block">这里海拔三千三百多米,雪中有雾,雾中有雪,烟雨蒙眬。</p><p class="ql-block">拍照的清晰度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不过在这五、六月份的时候,能见到雪,也是比较难得的!</p> <p class="ql-block">虽然拍照受到影响,但影响不到站在这山上享受自然的美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来到山下,依然在下着雨!</p><p class="ql-block">路边的玛尼堆旁边有几位藏族的老妇人,我便走过去与其攀谈。</p><p class="ql-block">她们都说着流利的普通话!</p><p class="ql-block">这里的老年女性藏民都是棕色的面孔,脸上的皱纹如刀刻的一般。即使在没有负重的时候,她们也都弯着腰,严重的接近90度。这是常年负重、劳作造成的!</p><p class="ql-block">那个藏族老妇人,在与我交谈的时候,还亲热的用手为我整理了衣领!</p><p class="ql-block">其实我感觉,这位老妇人的年龄并没有比我大多少。</p><p class="ql-block">在这自然环境及为恶劣的地方,又加上常年的辛苦劳作,她们衰老的速度特别快!</p><p class="ql-block">新一代的藏民,尤其是女性,应该不会重复她们母亲那一代的辛苦生活了!</p> <p class="ql-block">哈达铺,红军长征途中的驿站和重要转折点!</p><p class="ql-block">哈达铺镇,位于陇南宕昌县,1935年9月,红军在突破了天险腊子口后,来到了这里。</p><p class="ql-block">这对于这支刚刚经过了雪山草地,长途跋涉的疲惫之师来说,是难得的休整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通过在当地邮政代办所收集到的《大公报》得知,在陕北还有红军的根据地,便决定到陕北去!</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要感谢国民党的报纸,给我们提供了陕北红军较为详细的消息,我们要到陕北去,那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纪念馆,当年红军写下的宣传标语和一些老物件都保存了下来,这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老街巷基本上保存完好,当时一些领导人住过的地方在这条街上都可以找到。</p><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一个“红军大院”!</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这里,这里有关于红军的节目表演,其实就是一个由当地的群众组织的表演队,他(她)们穿着红军的服装,戴着红星八角帽,表演得及为认真,尤其是一个瘦瘦的五十几岁的男演员和一个四十左右岁的女演员,演唱的特别好。</p><p class="ql-block">他们用自己当地的曲调,这种曲调似乎介于青海的“花儿”和陕北的“信天游”之间,悠扬、高亢,而又缠绵,虽然唱得比不上专业演员的水平,但声情并茂及为投入,让人非常感动!</p><p class="ql-block">我们看过了表演,在这里吃了晚饭!</p> <p class="ql-block">冶力关,是古代的一个重要的隘口!</p><p class="ql-block">冶力关风景区,位于甘南的临潭县,总面积为300平方公里,这里集高原湖泊、丹霞地貌、森林峡谷、草原风光于一体!</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游览了两天!</p> <p class="ql-block">天池冶海,其实就是一个高原堰塞湖!</p><p class="ql-block">这个湖海拔为2610米,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这里群山怀抱,森林茂密,岸边的草场上牛羊成群!</p> <p class="ql-block">这里属于高原地区,严重缺氧,氧气约为平原地区的百分之六十!</p><p class="ql-block">这里缺氧,但是不缺信仰!</p><p class="ql-block">那原上的高处,不仅有经幡,在冶海边还有很多的玛尼堆!</p><p class="ql-block">那经幡随风飘动,每飘动一次就完成了一次诵经和祈祷!</p><p class="ql-block">玛尼堆则寄托着最美好的祝愿!</p><p class="ql-block">我在新疆和青海地区也曾无数次的见到这样的经幡和玛尼堆,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p> <p class="ql-block">冶海的旁边有大片起伏的草场,远远看去雪白的羊群就如白云在碧绿的原野上飘荡,脚下的草地上开满了野花!</p><p class="ql-block">几匹马也在悠闲的吃草,老婆想要和马儿拍照,我便让她从马的正面慢慢的走过去,在马的后面去接近是非常危险的!</p><p class="ql-block">我告诉她,走的速度不要太快,接近了就伸手轻轻的摸马的头和脸。</p><p class="ql-block">很快她就取得了马儿的好感,至少没有拒绝,我抓住机会连续的按动快门!</p> <p class="ql-block">在冶海的边上也是比较好的去处,水面波澜不起,水平如镜!</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同属于冶力关景区的“赤壁幽谷”!</p><p class="ql-block">这里实际上也是丹霞地貌,沿着山谷向前,幽深宁静。两侧的山石是赤红色和橙红色的,山的缓坡地带,绿草如茵。</p><p class="ql-block">这个山谷有将近三公里长,从下面走进去再从半山的栈道上走回来。</p> <p class="ql-block">在景区的路边,有人卖草药和鹿角!鹿角是那种自然脱落的,我觉得如果放在书案上应该好看,便买了一支!</p> <p class="ql-block">在离景区不远的地方,有一座观景台,上有四个大字:鼓舞天下!</p><p class="ql-block">登上观景台,四面起伏的山峦和梯田在白云里如梦如幻!</p> <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我们住在甘肃的天水市!</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古老的历史中,天水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046年,武王起兵伐纣,最终灭了商纣,建立了西周,并分封了诸侯!</p><p class="ql-block">那时候的秦只是一个小小的部落,就在这里为周朝养马!</p><p class="ql-block">若干年后,这个小小的部落,竟然逆袭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通过逐鹿中原、横扫六合最终完成了一统,建立了大秦帝国!</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励志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在陕西省的东北一隅,有一座承载了千年历史的小城——韩城!</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p><p class="ql-block">以前在一些书中知道这里是汉太史公司马迁的故乡,但从未涉足!</p><p class="ql-block">沿着牌楼走进古街,仿佛穿越了千年!</p><p class="ql-block">街巷里的店铺鳞次栉比,青砖黛瓦,古风依然。</p> <p class="ql-block">街的尽头有风味小吃街,我们在这里要了些有当地特色风味的小吃,又要了两瓶啤酒!</p><p class="ql-block">一边吃一边四处看,古老的街巷、古老的建筑、古老的门窗,仿佛天上的月亮也透着些古意!</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司马迁祠,但由于太晚了我们没有去,可似乎仍然能感受到太史公的那一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豪情!</p><p class="ql-block">走在街上,不时的看到“状元府”、“进士府”和一些名人宅邸,县衙也保存的及为完整。</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明清古街,古朴的建筑群,古老的四合院无不保存的及好,是全国六个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在历朝历代名人辈出,享有“士风淳茂”的美誉!</p><p class="ql-block">流连其中,会唤起人缠绵的思古幽情!</p> <p class="ql-block">碛口,这座黄河边上的历史古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古朴的建筑风格而闻名!</p><p class="ql-block">它就像是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记载着岁月的痕迹,等待着人们去翻阅、去品味!</p><p class="ql-block">当你走进这里,就如同走进一幅历史画卷,感受着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着黄土高原的雄浑壮美!</p><p class="ql-block">来到古镇,首先看到的是那刻在石头上雄浑的七个大字:九曲黄河第一镇!</p><p class="ql-block">这是著名的“黄土画派”的创始人刘文西先生的手笔。</p> <p class="ql-block">碛口古镇依吕梁山、襟黄河水!</p><p class="ql-block">碛在当地是指河水因为地形的变化而形成的浅滩或礁石。碛口便是因为湫水河在这里汇入黄河形成的一道长约500米的“大同碛”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街道、店铺,是明清时期传统建筑的典范,古镇里至今仍然保存着完好的明清时期的货栈、票号等等各类商业建筑,其民居、码头更是独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民居依山而建,随着地势的起伏,高低错落!</p><p class="ql-block">民居以窑洞为主,窑洞前有廊檐。还有很多吕梁地区风格的四合院。</p><p class="ql-block">街道也是依山就势,以石板铺成,曲折蜿蜒!</p> <p class="ql-block">这里店铺林立、古色古香!</p><p class="ql-block">由于黄河水路的便利,这里曾经是四面八方货物的集散地,也是晋商商铺、字号最密集的地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拍照,那些极富地方特色的背景取之不尽,几乎是步步皆景!</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商业街上,古董店多得很。</p><p class="ql-block">临街的古董摊上,各种瓷器,青铜器、应有尽有,甚至连那些瓦当都摆了整整一面墙。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民间的小物件!</p><p class="ql-block">当地人对此不屑一顾,感兴趣的往往是我们这些游客!</p><p class="ql-block">但是大多数都如我一样,只看不买。</p><p class="ql-block">在古董方面我是外行,但即使是外行也能猜到那些东西基本上都是赝品!</p><p class="ql-block">如果喜欢,买几个放到家里做摆设、把玩,是没有问题的。</p><p class="ql-block">但要作为古董买,期待增值,可以肯定是决无可能的!</p><p class="ql-block">除了古董店,最多的就是卖醋的店铺了!</p><p class="ql-block">山西以醋闻名,满大街都飘着醋香。每家店都打着百年老店的字号,各种特色醋、养生醋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作为曾经的商阜重地,随着近现代交通方式的改变,碛口的商业地位下降了,但却保留了古老的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成为了一部历史文化的教科书!</p> <p class="ql-block">碛口古镇是我们这次旅行的最后一站!</p><p class="ql-block">出了碛口我们的车沿着公路向东驶去,路边的一个路标,让我惊讶不已!</p><p class="ql-block">薛村!</p><p class="ql-block">还没有等我回过神来,车已经开远了!</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大巴车,在山西黄土高原沟沟壑壑里的公路上一路向前,开进一个小镇,我们今天晚上就住在这里!</p><p class="ql-block">更大的惊讶来了,这里叫:薛村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前的时候,听我家老辈人讲过,我家的祖上是在清朝初年从山西迁徙过来的!为此我还专门查阅过资料!</p><p class="ql-block">据载,满清入关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性移民措施。</p><p class="ql-block">因东北是满清的所谓“龙兴之地”,但地广人稀,需要人口充实,便于开发建设。</p><p class="ql-block">还有一点就是缓解关内的人口压力!</p><p class="ql-block">当时移民的主要对象为河南、河北和山东,山西迁徙的人口相对较少。</p><p class="ql-block">据民国时期的统计,东北的人口从清朝初年的50万人,到民国时期已增长到1850万人,其中山西的移民大约为200万人!</p><p class="ql-block">至于像电视剧《闯关东》里的故事,描写的是山东河南一带,因为遭受自然灾害,百姓自发性的移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我家的老辈人讲,薛家从山西迁徙过来的有兄弟三个,也就是所谓的“三枝”,在迁徙的过程中还走散了一个兄弟!</p><p class="ql-block">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时候,认识了一个与我同姓的人,大约比我大十几岁。我们在闲聊的时候,他也讲过同样的话!</p><p class="ql-block">沧海桑田、云聚云散、往事如烟,一切都沉淀在历史的尘埃里了!</p> <p class="ql-block">晚上躺在酒店的床上,想着这一切,忽然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p><p class="ql-block">在距离家里几千公里外,居然还有一个“家”,至少这是我祖上也许曾经居住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这应该是冥冥之中的缘分所在!</p> <p class="ql-block">山不来看我,我便向山而去!</p><p class="ql-block">人生总是在旅途中,有风光旖旎、也有山路崎岖,当我们走过去再回过头来看,那再崎岖不平的路,此时也成了风景!</p><p class="ql-block">记得我的一位朋友在读过我写下的游记后,曾发微信给我:</p><p class="ql-block">“替我自由,代我远行,到我未曾到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这可能也是我每次旅行回来后,坚持写作游记与人分享的理由和动力吧!</p> <p class="ql-block">这次出行,从出去到回到家里历时共17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