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穿总统山— Day 1

xiaoyan

<p class="ql-block">在新英格兰北部,有那么一片古老连绵的山脉,将时间凝固在了最完美的姿态。这里有着北美东部最高的山峰,被称为新英格兰的脊梁,此处步道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乃Pemi Loop 和Presidential Transverse. 六年之前的独立节曾走过Pemi Loop, 也是我的首次多日徒步,白山的辽阔荒芜及冷峻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另一条Presidential Transverse 穿越以美国总统命名的多座山峰,南北指向,全长21 英里,爬升近万尺,以挑战白山恶劣的气候和地形出名,被誉为美国东部最具史诗性的单日徒步挑战之一。 </p><p class="ql-block">新冠年间,多名朋友曾以单日穿越或多日背包的方式征服了这条步道,让我憧憬羡慕不已。 虽然多次去白山,却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踏上总统山道。前年走GRT败走麦城,更是让我对远山多了份敬畏,一直犹豫纠结是挑战单日穿越还是尝试多日背包。</p><p class="ql-block">六月初参加Trail Magic 活动, 遇到明顺,聊起来才知道原来她曾经用hut to hut 的方式走过这条步道。 原来这条路线上有两座山屋,一座是Madison Hut, 距离北面起点3.5 英里处。另一座是云湖小屋—Lake of cloud hut, 离北面起点12 英里处。附近还有一座Mizpah Spring hut, 不在经典的总统山道上,而是在Mt Pierce 和Mt Jackson 之间。 云湖小屋床位非常紧俏,夏天旺季都需提前半年预定。人品爆发的我居然定上了5 个床位,之后其他小伙伴们也陆续定到了床位。有宝马还要坐啥自行车?有了山屋床位,我们的穿越队伍和计划最终成形:九名队员加一名后勤将驱车直达山道的南部终点Highland center 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开车去北部起点Valley Way trail head, 从北至南穿越,在lake of cloud hut 过夜,第三天扺达highland center, 休息一晚,第四天返程回家。</p><p class="ql-block">先介绍一下这条山道:一路穿越的七座总统山从北至南依次是:( 来自deep seek)</p><p class="ql-block">1. 麦迪逊山(5,367英尺)**——纪念宪法的“父亲”詹姆斯·麦迪逊。</p><p class="ql-block">2. 亚当斯山(5,774英尺)**——继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之后。</p><p class="ql-block">3. 杰斐逊山(5,712英尺)**——对于《宣言》的作者托马斯·杰斐逊。</p><p class="ql-block">4. 华盛顿山(6,288英尺)**——东北部的最高峰,以乔治·华盛顿的名字命名。</p><p class="ql-block">5. 门罗山(5,372英尺)**——以詹姆斯·门罗(门罗理论)命名。</p><p class="ql-block">6. 艾森豪威尔山(4,780英尺)**——二战将军和第34任总统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p><p class="ql-block">7. 皮尔斯山(4,310英尺)**——最初是“克林顿山”,以富兰克林·皮尔斯命名。</p><p class="ql-block">#### **徒步挑战:极端天气与壮丽景观** </p><p class="ql-block">总统山道被认为是美国东部最艰难的徒步路线之一,原因在于: </p><p class="ql-block">✅ **极端气候**:华盛顿山曾记录过地球上最高风速(231MPH),即使在夏季,山顶温度也可能骤降至冰点以下。 </p><p class="ql-block">✅ **高海拔暴露**:大部分路段位于林木线以上,徒步者完全暴露在强风和烈日下。 </p><p class="ql-block">✅ **长距离爬升**:全程累计爬升近万尺,对体能和耐力要求极高。 </p> <p class="ql-block">为了更好地准备这次徒步,我特地请教了走过单日及多日的朋友们,收到很多有用的贴示,雁子还给我发了time control table 和bail out 路线。https://sectionhiker.com/time-control-plan-for-a-presidential-traverse/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7/3 黄昏时分,我们十人两辆车赶到了AMC Highland center, 这里是通向白山深处的门户,也是众多步道的入口处,从这可以选择Crawford path 登上Mt Washington, 也可以坐小火车登顶。山屋宽敞舒适,还提供早餐和晚餐。天气预报显示明天山顶的天气是cloudy, may clear later in the day, windy with gust to 60 MPH. 经过了Patagonia 的狂风洗礼,我们并没有把这风速太放在心上。</p> <p class="ql-block">7/4 清晨,兵分两路,A队的小伙伴们早早出发六点就踏上了征程。B队的小伙伴们也早早起床,饱餐了TM给大家准备的肉粽和卤蛋,加足了碳,七点准时来到了Valley Way trailhead, 也是Appalachia trail 出口处。不过现在为时尚早,多数AT thought hiker 刚刚走到纽约州,估计不会偶遇。我们今天的目标是5 点之前赶到Mt Washington, TM将坐4:00 的小火车到达山顶,与YZ 鹊桥相会。</p> <p class="ql-block">正如雁子和三叔文中记载,这一段3.5 mile, 爬升3500 尺,虽然爬升很大,但是路况颇佳,古树遮荫,流水潺潺,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散落在小道,大家说说笑笑,听Karen 和我们讲刚刚结束的Western 100 的参赛大神们各种传奇故事,着实有趣,完全忘记了脚下的爬升。越走越快也越走越热,很快就脱了外套只剩短袖了。 迎面走来一群年轻人,其中的一个说是他们昨晚上住在Madison Hut, 今天风太大,他们放弃了登华盛顿顶的计划,直接下山了。</p><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步道上的参天大树变成了矮小的柏树,空气中弥漫了湿气,气温越来越低,只能又把刚脱下的皮肤衣穿上了。见对面走过的hiker 已经是穿着雨衣或是冲锋衣了。有人说今天风太大,有可能airline trail 会关闭。</p> <p class="ql-block">9:30 AM , B队来到了云雾中的Madison Hut,和A队汇合。 从这可以走osgood trail 0.5 英里登顶Madison, 或者可以直接走Gulfside trail 继续前行,跳过Madison. </p><p class="ql-block">我,Wen 和Karen (B2队)在山屋放下了背包,选择登顶。其余的小伙伴们选择直接前行。</p> <p class="ql-block">这一段完全是乱石堆积,越往上风力越大,狂风呼啸之中,我们艰难登上了山顶,雾蒙蒙浓得化不开,一米之隔就看不清了。搜索了一下,完全找不到雁子她们在山顶打卡的圆形图章,只能在路标指示牌打卡留下记录。</p> <p class="ql-block">10:40 回到Madison Hut, 喝了杯热茶,终于缓过来一点,不敢久留,继续上Gulfside. </p> <p class="ql-block">A队拍摄的Gulfside 视频,狂风呼啸中</p> <p class="ql-block">从Gulfside 转Airline trail 上亚当山。这一段山体更加暴露了,怪石嶙峋无休无止,长满青苔的巨石如汽车大小,我们手脚并用,一手还要扣着帽子,防止被狂风卷走,终于在12:30 登顶亚当山。这一路风力之大连手机都无法掏出,只在峰顶艰难抓拍一张。然鹅上山容易下山难,山顶有三条岔路,路牌很不清楚,浓雾之中根本看不见指路的玛尼堆。沿着下山路线走了一段,惊觉又走回老路,而不是穿过山顶,无奈之下又挣扎回到山顶,找了几块巨石围成的低地匍匐下来研究地图。好在有位黑衣男子经过,给我们指明方向,才走上Lowe path, 接上gulfside. </p> <p class="ql-block">回到gulfside 的康庄大道,风力也小了不少,虽然还是遍地碎石,但是比起Airline trail 巨风巨石简直太幸福了。 抬头望去,阴沉的天空居然露出一线蓝色,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穿过Edmand trail, 忽见路中的石壁上镶嵌着一块纪念碑,谨以此纪念雷纳·埃德曼兹对总统山道的杰出贡献. </p><p class="ql-block">“自1876年阿巴拉契亚山地俱乐部成立以来,他一直是俱乐部的成员,并于1886年担任俱乐部主席。他率先在总统山脉修建了连续均匀的坡度路径,这些路径始终向上,但从未陡峭。这是对他克服障碍的技巧和不懈精力的丰碑。</p><p class="ql-block">成千上万的俱乐部成员和非会员,在攀登这些山峰的过程中,享受着他们劳动的成果,”</p><p class="ql-block">回家翻阅了一些资料。 Rayner是一位工程师,于1886年担任阿巴拉契亚山地俱乐部的主席。埃德曼兹把毕生的精力都用来修建优质的步道。他设计、筹集资金,并监督修建分级步道的队伍. </p><p class="ql-block">他调整了亚当斯山的以色列山脊步道,并将山谷步道移到了麦迪逊山上。他开辟了一条通往普莱森特山(现为艾森豪威尔山)的路线,并规划了一条蜿蜒于华盛顿山、杰斐逊山、亚当斯山和麦迪逊山峰脚下的gulfside 总统山路线。他的奉献精神使他成为保护白山森林运动的核心人物。</p><p class="ql-block">原来这一段友好的山路是得益于埃德曼的贡献,真是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p> <p class="ql-block">很快来到Jefferson Loop 的分叉口,经过了Madison, Adam 的双重打击,我们对下面的山峰忧心忡忡,Jefferson会不会比前面两座更糟糕,今天的首要任务是安全扺达我们的山屋云之湖。我们仨一致决定继续走gulfside, 跳过Jefferson. </p> <p class="ql-block">忽闻高处有人喊我名字,回头去只见明顺正从高处的小坡飞快奔来。原来B1 小队三人顺利登顶Jefferson 下山而来。六人开心重聚,拍了合影又按照各自的节奏继续前进。</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Jefferson难度并不大,也没有多绕路,而且山顶还有彩蛋,不免遗憾错过精彩之处。YZ 登顶Jefferson,看是不是有勇夺硫磺岛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离华峰还有2.8 英里了,胜利在望🤞</p> <p class="ql-block">天气忽阴忽晴,云海翻涌</p> <p class="ql-block">云海翻涌</p> <p class="ql-block">远远听到了小火车的鸣笛声,看到一红一蓝两头小火车仿佛是Thomas Tank Engineer 故事中出现的正在努力爬坡呢。大家不由地兴奋地往小火车挥手致意。 Karen 又坏笑起来,问我们知道AT through hiker 看到小火车的传统动作是什么吗?原来这些调皮的嗨客在这里看到小火车会背过身去露出屁股蛋向火车 “ 致敬”! 意思是moon the cog. 当然这种不雅行为现在已经被禁了,如果还有人胆敢这么干可能会被警察叔叔抓起来哦。</p><p class="ql-block"> 离华盛顿山顶只有最后的0.7 英里了,胜利在望。又开始进入了乱石堆,手脚并用,不断地爬升,狂风也越发冷冽了。</p> <p class="ql-block">4:35PM, 在刺骨的寒风和迷雾中,我们终于登上了华盛顿山顶。 </p><p class="ql-block">原来每次排长队拍照的指示牌空无一人。 能见度太低了,下山后才知道原来这个路标的后侧还有一幢嘹望塔,大雾之中完全隐身了。</p> <p class="ql-block">此处离卡塔丁— AT trail 的终点还有332 英里。对于AT through hiker 来说,意味着还有近20 天的行程。白山这一段的路程是最为艰辛的一段,黎明就在眼前了!</p> <p class="ql-block">此刻的风速为69MPH, 寒风中的体感温度是24F, 飞速打完卡后冲进休息室赶在5 点关门之前买了杯热水暖身。</p> <p class="ql-block">陆续中,TM 也坐着小火车也抵达了,B1 的队友们也都顺利登顶。山顶团聚太开心了。尤其是YZ 和TM 可谓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p> <p class="ql-block">5:30 PM我们离开了华盛顿峰,还有1.7 英里的路程,虽是下坡,也是乱石横杂,并不好走。远远看到我们的云湖小屋覆盖在云层之下。终于在6:35 PM, 赶到了今天的目的地,此时离早晨出发已经有十一个半小时。</p> <p class="ql-block">云湖小屋作为总统山道海拔最高的山屋,是穿越总统路线的最佳选择。作为紧急庇护所,它向所有的登山者敞开怀抱,以保证他们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山屋里热气腾腾,大餐厅人声鼎沸,已经挤得满满当当。连喝了两碗蔬菜豆子汤,补充水分和盐分。工作人员把色拉,鸡肉,土豆泥一大盘一大盘地端上桌,还有香喷喷现烤的brownie 吃了个肚肥脸圆。</p><p class="ql-block">这时,工作人员都来到餐厅,向客人们介绍自己。这些年轻的孩子们大都是爱好户外和登山的大学生,暑假来山屋打工。他们要负责准备客人的三餐,打扫卫生,山屋里的食物除了面粉之外,也都是他们一步步从1.7 英里外的华盛顿山顶背下来的,真是很不容易。</p><p class="ql-block">一位做气候研究的在读研究生还向我们讲解了白山特殊的地理特征以及臭名昭著恶劣气候的形成原因。</p><p class="ql-block">原来白山处于几大强风带的交汇处,而 来自加拿大的冷空气、大西洋的湿润气流以及美国内陆的暖湿/干燥气流在此聚集,导致天气剧烈变化。而山谷中潮湿的空气沿山坡上升时,会迅速冷却并形成浓雾、雨雪或冰雹,导致天气在短时间内剧烈变化。</p><p class="ql-block">由于狂风和浓雾,白山常年的平均气温只有26F, 我们这次是深刻体会到了,即使在今天这种仲夏之日,山谷中热气腾腾,山顶上依然冷风刺骨。所以这条徒步路线最艰难的部分就是变化莫测的极端天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吃过晚饭,听完工作人员的讲解,正好赶上日落时刻。看夕阳把山峦打亮,一轮红日挣脱出云层的束缚跳出云海把天空染成一片红色,不由感叹大自然的美好。</p><p class="ql-block">厚实低沉的云层恰如一床厚被盖在白山之顶。今晚,我们将宿于这天空和山峰的交界之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