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晋祠古槐入方寸

清风拂卷

<p class="ql-block">  太原晋祠千年隋槐上邮票了,7月8日,中国邮政公布了《古树名木》特种邮票的发行信息。</p><p class="ql-block"> 中国邮政将于2025年8月15日全国生态日之际,发行一套《古树名木》特种邮票,全套共4枚。太原晋祠千年隋槐荣登方寸。本套邮票展现了四棵不同树种的珍贵古树名木。邮票图案采用雕刻结合淡彩的表现,造型苍劲挺健、色彩淡雅秀丽,展现出古树名木古朴浑厚的独特韵味,以及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风貌。</p><p class="ql-block"> 时隔多年,特种邮票再现太原元素,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太原地方历史文化的宣传具有积极的意义。 此次《古树名木》特种邮票采用“一树带一景”的设计方式,将知名景点融入邮票画面,推动集邮与文旅融合发展。除晋祠隋槐外,另外3枚邮票分别展现了山东定林寺银杏、四川翠云廊剑阁柏、浙江普陀山普陀鹅耳枥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古树名木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延续着优质的生物基因,古树是活化石,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时空的变迁,蕴藏着文明的记忆,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 </p><p class="ql-block">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5年公布的普查数据,全国现存古树名木508万余株,邮票选题旨在通过"国家名片"扩大社会对古树保护的认知度。发行时间选定在全国生态日,突显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主题,邮票的发行对于进一步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全面推进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p> <p class="ql-block">  山西晋祠国槐位于山西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关帝庙内,树龄约1400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种植于隋代。</span>树高18米,胸围660厘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冠幅东西21米、南北19米,需要6个人才能合抱起来。郁郁苍苍的古树使大殿楼阁掩映在浓荫疏影中,静水急流之间,景色异常优美。</span>这株古树年代久远,至今仍然生机勃勃,浓荫四布,是目前晋祠最古老、最雄伟、最粗壮,也是最茂盛的一株古槐,为晋祠之一大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 晋祠另一株隋槐位于智伯渠旁、会仙桥东,树龄1400年以上。树干大而矮,树围3.38米,主干直径1.06米,枝长约16.68米,叶亦繁茂,上蔽日光,下覆清泉。</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圣母殿东南侧,一株宋代种植的螺旋柏,因姿态奇特颇受游人青睐;王琼祠两侧,两株500年树龄的银杏树,每年秋季吸引大量游客拍照打卡;水镜台前的唐槐,虽不是晋祠古槐中年代最久远的,但却是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树绿荫浓。</p> <p class="ql-block"> (晋祠水镜台首次在邮票上“露脸”)</p> <p class="ql-block">   (关帝庙内的千年隋槐)</p><p class="ql-block"> “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竞炜煌。”晋祠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久远、保存最为完整的唐宋祠庙式古典园林,除保存有数量丰富的古建筑、彩塑、碑刻、楹联匾额等之外,这里还保存有许多珍贵的古树名木,数量达到122株,包括侧柏、圆柏、楸树、油松、银杏、国槐等14种。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树就有29株。</p><p class="ql-block"> 晋祠还有周柏,树高18米,树围5.6米,向南倾斜,恰卧于撑天柏之上,形似卧龙,又称“卧龙柏”。它树干粗壮,树皮厚实、皲裂,犹如一身鳞甲。周柏不仅是晋祠3000年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晋祠3000年连绵不绝的庇护神。宋代诗人欧阳修曾感叹道:“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p> <p class="ql-block">  据统计,太原市树龄千年以上的古树共有60株,其中国槐数量超过二分之一,这也是国槐被定为太原市树的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 太原人对槐树有着特殊的感情,槐香处处,是这座城市温馨的名片之一。在于太原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各种槐树,老树参天,小树苍翠。另一方面,源于山西民间对古槐的朴素崇拜,它常常被认为是神灵所在之地。按此民间习俗,古槐树干上时常有红布缠绕,树下不时还会供奉祭品。</p><p class="ql-block"> 位于万柏林区王家庄村古槐公园的周槐,树龄已有2300年左右,胸围达7.5米。奇异的是,其体内又长出一株子树,胸围竟也达到2.4米,故被称为“母子槐”。</p> <p class="ql-block">  唐名相狄仁杰的传奇故事家喻户晓,而狄母手植的古槐,历经1300多年风雨沧桑至今仍新枝婆娑、枝繁叶茂。在太原市狄仁杰文化公园,当旭日东升、夕阳西下时,该古槐从不同角度观赏,呈现出丹凤朝阳、凤栖枝头的景象,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国内许多著名古树专家称它为“古槐之最”。</p>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古树与古建交相辉映,印证着龙城太原这块土地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和变迁。它们枝繁叶茂过,也枯萎衰败过,风吹、雨淋、日晒、雪裹,成就了它们棱角分明的铠甲皮肤,锤炼了它们挺拔不屈的昂扬身姿。(鸿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