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望,中华民族历经风雨洗礼,无数的挑战与考验从未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从古老的华夏大地诞生之初,到如今屹立于世界舞台的中央,团结奋斗的精神如同一条坚韧的纽带,贯穿于我们民族发展的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一论断,既是对过往历史的深刻总结,更是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一、团结奋斗铸就往昔辉煌</p><p class="ql-block">回首往昔,团结奋斗的精神推动着中国人民一次次战胜艰难险阻,铸就了无数辉煌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战。从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到秋收起义的燎原星火;从红军长征的艰难跋涉,到抗日战争的同仇敌忾,再到解放战争的摧枯拉朽,党和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汇聚成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广大工农群众踊跃参军,后方百姓全力支援,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积极响应,正是这种团结一心的奋斗,让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身上的沉重枷锁,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局面,党和人民继续发扬团结奋斗的精神,投身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经济建设方面,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156 项重点工程成为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基石,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在艰苦的条件下,科研工作者们团结协作,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强的话语权,极大地提升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在社会建设领域,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教育普及、医疗卫生改善等工作,无数的知识青年响应号召,奔赴农村和边疆,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正是这种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的团结奋斗,让新中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初步转变,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后续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党和人民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从设立经济特区的先行先试,到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每一项改革举措的实施,每一次发展机遇的把握,都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团结奋斗。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农业生产,为解决温饱问题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工人阶级在各自岗位上辛勤劳作,推动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家们勇于创新,开拓市场,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科技工作者们不断攀登科技高峰,让中国在众多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在这个过程中,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使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诗。 </p><p class="ql-block">二、新时代团结奋斗成就伟大变革</p><p class="ql-block">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p><p class="ql-block">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经济领域,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总量持续攀升,稳居世界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数百万扶贫干部深入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并肩作战,历经八年艰苦奋战,如期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成果,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p><p class="ql-block">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战大考中,党和人民更是展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和强大的凝聚力。疫情突如其来,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迅速行动起来,各级党委政府、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企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共同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抗疫一线;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日夜守护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广大企业积极响应,加班加点生产防疫物资;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开展科研攻关,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人民群众自觉遵守防疫规定,积极配合各项防控措施。正是这种团结一心、守望相助的精神,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p><p class="ql-block">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无一不是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p><p class="ql-block">三、新征程团结奋斗续写辉煌篇章</p><p class="ql-block">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也会越多,任务也会越艰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科技封锁等风险不断加剧;国内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团结奋斗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团结奋斗,首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心骨。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p><p class="ql-block">团结奋斗,要汇聚起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团结奋斗的参与者、贡献者。无论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还是乡村振兴的广阔田野;无论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还是社会治理的第一线,都需要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p><p class="ql-block">团结奋斗,还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敢于迎难而上,善于化危为机。面对国际上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我们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面对国内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各项事业发展;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我们要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只有发扬斗争精神,在斗争中团结,在团结中斗争,我们才能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p><p class="ql-block">“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奋斗、勇毅前行,以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续写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崭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