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恩施十六天自驾游,(二)安徽桐城-湖北钟祥

藏者无疆

<p class="ql-block">第二天行程:</p><p class="ql-block">安徽桐城-湖北钟祥市(490公里,5.5小时)。</p><p class="ql-block">游览:明显陵。</p><p class="ql-block">住宿:桐城市(格林豪泰汽运店)</p> <p class="ql-block">在汉川服务区休息午餐。</p> <p class="ql-block">路过武汉时高速公路上天空乌云密布暴雨倾注。</p> <p class="ql-block">明显陵。</p><p class="ql-block">明显陵坐落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北7.5公里的纯德山,始建于1519年,历时47年建成,占地面积183.15公顷。它是中国中南地区唯一的明代帝陵,也是明代单体面积最大的皇陵。‌‌</p><p class="ql-block">明显陵是明朝“大礼议”事件的产物,嘉靖皇帝为追尊生父朱祐杬(追谥恭睿献皇帝)而扩建原兴献王墓,形成帝陵规格。‌‌</p><p class="ql-block">其“一陵两冢”布局(由瑶台连接新旧宝城)为历代帝王陵寝孤例,反映了嘉靖时期礼制变革的独特历史。‌‌</p> <p class="ql-block">敕谕碑亭。</p><p class="ql-block">纯德山碑东北天子岗脚下建有敕谕碑亭1座,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五月,由守备太监付霖奏请而建。平面呈方形,北出台阶,有回廊,亭已毁。内立龟趺碑,龟昂首远眺,坐南朝北。其北面碑身风化严重,碑文不清,南面碑文依稀可见。1999年清理周边环境,并恢复敕谕碑。</p> <p class="ql-block">新红门。</p><p class="ql-block">新红门是进入陵区的第一道门户。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东依纯德山,西临外明塘,两侧与外罗城相连。单檐歇山顶建筑,琉璃、砖、石结构;有三个拱券式门,中高,两侧低,左右各有掖门和门房。</p> <p class="ql-block">下马石。</p><p class="ql-block">下马碑位于敕谕碑亭北165米处新红门前,由汉白玉石雕琢而成,东西两侧各立1块。碑身两面均镌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8个楷体大字。碑身下部四隅各用抱鼓石倚戗。碑身两面的各八个大字,是嘉靖年间的大臣严嵩亲笔所书。因为在中国帝制社会,帝王的尊严是至高无上的,皇帝的陵寝是神圣的禁地,不仅平常百姓不允许入内,即使朝中文武官员奉命到此谒陵,也必须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恭恭敬敬地进入陵区,因此下马碑是重要的警示标志。</p> <p class="ql-block">从新红门看旧红门。</p> <p class="ql-block">旧红门。</p><p class="ql-block">旧红门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单檐歇山顶式,琉璃、砖、石结构。有券门3座,左右各有掖门和门房。</p> <p class="ql-block">睿功圣德碑亭。</p><p class="ql-block">睿功圣德碑亭,俗称御碑亭、大碑楼。建成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毁于明末。为纪念性建筑,也是陵寝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建筑于2010年维修复原。睿功圣德碑亭平面布局为方形,汉白玉石须弥座,下设台基,墙体较完整,四边各开有券门,为重檐歇山顶,其木制结构无存。正中立龙首龟趺“睿功圣德碑”,碑首有4条高浮雕首尾交盘、头部下垂的蛟龙。</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p><p class="ql-block">棂星门称石坊或者龙凤门。是3门6柱4楼冲天式牌楼,方柱上悬云版,横梁覆莲座,莲座上各雕有1尊朝天犼,正中立火焰宝珠,故亦称“火焰牌坊”。坊身均仿木制设额枋、花板、抱框,上下设有门簪,坊柱前后夹有抱鼓石,影壁墙下设须弥座,上盖黄色琉璃瓦。</p> <p class="ql-block">华表。</p><p class="ql-block">跨过第三道石拱桥,迎面两侧为汉白玉华表,亦称望柱。通高6.5米,下为方形基石,上设八棱形须弥座,身饰云气纹,头饰云龙纹二层束腰。</p> <p class="ql-block">龙形神道。</p><p class="ql-block">明显陵的龙形神道,全长1368米。中间以青石板铺就谓之“龙脊”,两侧以鹅卵石填充,相当于“龙鳞”,外边再以牙子石收束,所以称谓“龙鳞神道”。这种做法是为了满足陵寝建筑的功能需求,做到经济美观</p> <p class="ql-block">方城明楼。</p><p class="ql-block">方城明楼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方城面阔为22.2米,进深设有券门甬道,门前有御道礓礤,门券后左右两则均设礓礤,以供至明楼上下。方城之上东、西、南三面为雉堞,北面砌女墙,东西外垣设散水龙头各1具。正中碑楼1座,重檐歇山顶式建筑,四面券门。南向双檐之间悬挂楷体“显陵”牌匾。内供圣号碑,须弥座束腰,碑首刻“大明”篆体,碑身镌刻“恭睿献皇帝之陵”楷体大字。</p> <p class="ql-block">琉璃影壁。</p><p class="ql-block">在明显陵的祾恩门内外两侧设置有“八字”形的琉璃影壁,这种影壁除了具有很重要的装饰作用外,影壁在门的两侧也具有增添大门气势的实用价值。琉璃影壁为明显陵仅有的建筑特色,在其他明代各帝陵中并不存在。</p> <p class="ql-block">祾恩殿。</p><p class="ql-block">祾恩门北为祾恩殿,位于院落中央,是重檐歇山后抱厦宫殿式建筑。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现仅存基址,面阔5间,进深4间,四周有宽2米的回廊及汉白玉石雕栏板、望柱。须弥座式台基上有全浮雕排水龙头共60个,四隅各有螭首4具。前出月台,两隅各有螭首2具,台基完好。祾恩大殿是仿皇宫金銮宝殿修建,是供奉帝后神牌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13日,显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日,明显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4年2月6日,显陵所在的“明显陵文化旅游景区”被公布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游记:早上醒来发现外面下雨了,不由得担心路程要难开了,果然不出所料一路上雨几乎没有停过,在路过武汉的时候,天空乌云密布,暴雨倾注,视线严重受到干扰,高速上又遇到一辆事故车停在高速上,幸好夏总技术高超反应及时避开了事故车辆,顺利地到达了明显陵景区,由于导航误导,车开到了景区边上,及时更正后二辆车又相汇了。到了景区雨下得有点大,远拍有点雾茫茫,只能近拍,雨天相机也不能用了,只能用手机拍了,一手撑伞一手拿着手机拍有点难操作,一圈兜下来衣服也湿了一半,雨大难不住我们,整个景区也有不少游客冒雨参观,我们十人算是大部队了。</p><p class="ql-block">明显陵的气势,雄伟的建筑以及遗址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不虚此行,非常值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