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岁视觉健康管理要点

贝儿康小儿推拿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一、新生儿视觉发育特点</b></p><p class="ql-block">视力只有成年人的1/30,能追着眼前的物体看,但视野只有45度左右,而且只能追视水平方向和眼前一尺远内的人或物。</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视保要点:注意观察孩子双眼的大小、外形、位置、运动、色泽,尽早发现孩子的眼睛有无先天异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二、1月至1岁视觉发育特点</b></p><p class="ql-block">从刚出生时所见的黑白、模糊世界,孩子的视力一天天进步,远处的物像也一点点变清晰了,深度知觉也随之逐步建立,能辨别的颜色也大幅度增加,而且能看清周围物品的细节了,手眼协调愈加熟练。</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视保要点:利用色彩鲜艳的玩具来观察孩子的双眼能否稳定注视目标,能否追随玩具移动。日常要注意防止异物入眼,不要使用强光照射眼睛,不要长期一个姿势给宝宝喂奶,不要把玩具挂在孩子头顶上方,睡觉时不要开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三、1~3岁视觉发育特点</b></p><p class="ql-block">1岁时视力可达到0.2~0.3,3岁时可达到0.5~0.6。1~3岁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孩子的眼轴会快速增长,眼睛的调节、集合功能渐趋完善,立体视觉开始建立,视觉观察与认知能力迅速发展,可以逐渐认识并记忆文字。</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视保要点:注意观察孩子有无眼位偏斜、歪头视物、凑近看电视、经常撞倒东西等,可交替遮盖孩子单眼检查其视物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诊,千万不要延误了治疗。日常注意膳食营养均衡,多吃对眼睛有益的食物,多到户外晒太阳,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用眼卫生习惯。孩子刚学会走路时要注意预防各类意外伤害发生,家长千万不要将电子产品当成孩子的“电子保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四、3~6岁视觉发育特点</b></p><p class="ql-block">这一阶段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是弱视和斜视的高发年龄。眼睛的生理性远视度会逐渐下降,裸眼视力会逐渐增加,到6岁时远视力基本能达到1.0。</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视保要点:家长应在孩子3岁时就教会其识别“E”字视力表,并为其建立一份完整的《视力健康档案》,从视力、屈光、眼生物与眼生理等不同层次与方面,至少每年为孩子做一次专业、全面的视力健康状况检测与评估,了解孩子的现阶段眼屈光发育状况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当前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主动科学干预,并实施动态管理。这一阶段如发现孩子有弱视和斜视,一定要抓紧时间进行康复训练与针对性矫治。这一阶段,家长不要对孩子进行过度的早教、培优,以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近距离用眼情况产生。此外,家长还应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视觉环境,注意培养孩子养成正确的阅读书写姿势与视觉行为习惯,督导孩子坚持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尽量少接触电子产品。平时家长可利用张贴在合适位置的纸质视力表,交替遮盖孩子眼睛,检查其单眼视力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五、6~12岁视觉发育特点</b></p><p class="ql-block">此时,眼球的发育已接近成年人,眼的屈光发育已进入到正视化阶段,是单纯性近视眼的高发期,特别容易受到视觉环境与行为等危险因素的影响而诱发近视产生。</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视保要点:绝大多数近视眼都是在这一时期发生的,因此,对孩子的视力健康家长一定要重视,实施动态管理,预防和控制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家长要坚持每半年带孩子去专业防控机构进行一次视力健康状况监测与评估,并认真落实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日常注意让孩子多接受健康教育,管控好孩子的近距离用眼时间和每天户外2小时的活动时间,多陪孩子参加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类运动或进行家庭视觉训练,改善孩子的眼部肌肉的调节灵活度与耐力,调动其眼生理潜能,增强孩子自身抵御近视的能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六、12~18岁视觉发育特点</b></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18岁左右眼屈光发育相对静止下来,此时若眼轴发育正常,则为正视眼。如果眼轴发育迟缓,则孩子眼轴的长度低于正常值,则形成远视眼。如果眼轴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眼。这一阶段,随着学习负担的日渐加重,孩子近距离用眼的负荷更大,极易导致视疲劳现象,近视产生后的发展速度也会更快。</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视保要点:以上所有视保措施在这一阶段应该坚持并加强,在为孩子选择光学干预措施时,建议在进行近视分类分型检测后优选可控制近视发展的功能性光学干预措施,并坚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问题,科学调整干预方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