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在71战友群,得知战友们将组团来舟山,我内心充满了喜悦与期待。自从脱下军装后,与战友浙江行的这些战友已有多年未曾相见,短的也有9年,长的甚至达到了30年之久。他们来自福建、湖南等五省,计划在杭州集结,随后与杭州、宁波两地战友相聚并游览当地风光后,最终抵达舟山,准备前往普陀山风景区,亲身感受海天佛国的庄严与美丽。 然而,5月23日下午,某公司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温馨提醒,因大雾影响,朱家尖至普陀山的航班在17:30后暂停运营的消息,这不禁让我为战友们的行程感到担忧。幸运的是,第二天清晨,朱家尖客运中心的航班又恢复了通航,他们才得以按计划进行。 “班长,30年没见面了。”已在宁波同分队的湖南籍战友与我视频聊天时,一听到这句话让我的心情瞬间起伏。“是啊,听你这么一说,转眼30年过去了,真是时光飞逝啊。”这不禁让我回想起以前在部队时,我们有时长则值勤6个小时,短则3个小时,半夜三更起床去值班的情景。特别是在夏天,在当时没有空调情况下,机器散发的热量,加上通风不畅,致使值班室又闷又热,电风扇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又想起了30年前的那天,我们单位第一次拍集体照时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在我的记忆中,自我分配到基层连队后,这是我们单位第一次合影,那是和95年退伍老兵的合照,也是我即将离开部队时。照片上的新战友的姓名,因年代久远也记不清了,幸亏前几年有战友互加好友后告诉了我,终究没有让当年所拍的照片未备注姓名而变成遗憾。这次浙江行的战友都在照片上。聊天时,我们俩都提到了那年他与我儿子的合影,那时我儿子才几个月大。每每翻看相册,看到战友的照片,往事便如潮涌来。 次日一早,我们电话商定,他们直接包车从宁波出发,直达朱家尖蜈蚣峙码头,而我驾车与他们会合后,他们把行李存放到我车上。那天刚好是星期六,一驶上东西快速路只见车流如梭,到达朱家尖海峡大桥时,因东港方向车辆驶入,车辆行驶速度明显降低,到达码头时停车场已显示“车辆已满”,我在当地值班人员安排下,被分流到某酒店的地下停车场。 吃过午饭后,我们乘船终于踏上普陀山这块土地,他们那份激动与感慨难以言表。海风轻拂,带着淡淡的咸味,仿佛也在欢迎着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大家按照商量好的路线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对这片神圣土地的敬畏。 普陀山的景色美不胜收,寺庙错落有致,香烟缭绕,钟声悠扬。我们边走边聊,回忆着往昔的军旅生涯,也分享着各自退役后的生活点滴。虽然岁月在每个人身上都留下了痕迹,但那份对友情的执着与坚守,却从未改变。 在普陀山的最高处,大家停下脚步,俯瞰着脚下的美景。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所有的烦恼与忧愁也都随风而去。在我的提议下,我们在这里留下珍贵的照片,仿佛要将这份珍贵的友谊永远镌刻在心中。 旅游结束后,我们又回到停车处,那时我儿子早已等候在此,我一一为他介绍我的战友、当年的叔叔。我们一行分坐两辆车顺利回到了提前预订的酒店。在酒店的一楼,以书架屏风为背景,儿子与30年前合影中的叔叔再一次拍照留念。这是一张跨越30年的合影,承载着时光的厚重与情感的延续。当年照片里的叔叔,现在尽管年过五十,但坐姿依然挺拔,仍然保持着军人的良好形象,而我儿子也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 此时此景,望着他们,我在手机里即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30年前的那天,你在部队操场上把我儿子高高举起,我为你们留下了那珍贵的瞬间。如今,30年后的今天,你和我儿子并肩而坐,我再次为你们定格了这难得的画面。这些瞬间,都是我们友情的见证,也是我们共同回忆的宝贵财富。” 短暂的相聚之后,我们再次告别,互道再见、互道珍重。这次战友舟山行,不仅让我们重温了昔日的情谊,更让我们体会到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珍贵。我们期待未来还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再次相聚,共同追忆那些美好的岁月。 几天后,我收到了已回到河南老家战友的快递,里面是一张30年前,他退伍时,我送给他仅有的一张照片,待我送到照相馆修复后再送给他,正如他在微信中留言,“这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故事发生在2025年5月24日星期六</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撰写于2025年6月3日</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刊登在2025年7月6日《舟山晚报》第8版,家周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