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灾难历史不是坏事

胡建略

<p class="ql-block">那段历史,你死我活的逻辑上升到哲学高度,叫斗争哲学,成为阶段性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一连串的操作及其后果可想而知。虽然老人家绝对权威,收放自如,且他是十分清醒的,从来就是抓革命,促生产,他始终把促生产作为目的,但严重的局面没法控制,下面把抓阶级斗争扩大了,乱了套。</p><p class="ql-block">农村斗地主,城里抓走资派。拿起武器,准备斗争。武器多的是,什么都可以作为武器。这种逻辑的危害,想起来都后怕。啥地主走资派啊?都困难得很。</p><p class="ql-block">这种逻辑认知源于敌对矛盾长期武装斗争的惯性,源于对谁都不信任的否定一切,源于对权利绝对把控防止颠覆的过敏,也源于社会认知出现分化而演变的分裂站队,源于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知简单的尖锐对立不可调和,等等。</p><p class="ql-block">这种逻辑认知本身就是而且更容易引导人们认为事物是单向的、绝对的、对立的,尤其是民智幼稚时代:是与非,对与错,己与敌,非此即彼,不共戴天。</p><p class="ql-block">这种逻辑认知是孤立的,片面的,也是孤傲的,既违背了马克思一分为二的理性分析,也违背兼容并蓄的逻辑哲学。在举国号令的那个年代,且几乎没有精准的信息技术支撑,下边真正读书人不多,大都一知半解,精神理解生误,信息传导出错,变形走样,背道而驰,不可避免了。有别有用心想对对立派施以暴行,灾难就降临了!忠诚的绝对,不容丝毫置疑。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社会主义低速度,不要资本主义高速度。于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演绎为一场浩劫。</p><p class="ql-block">斗争的鲜明性就是态度立场的坚定而不和稀泥,中国太大,国家治理是依靠庞大国家机器的每个零件高精度运转,哪个零件出错都应该不行。每个政府官员必须有智慧有能力有担当,有精准理解和正确执行力,主动作为而不是乱作为不作为。</p><p class="ql-block">中央决策指挥是大局,必须服从。下面妄议、阳奉阴违、故意的畏难情绪而懒政、拖政、怠政、玩政等,于事业发展是有害的。其实,所有态度都是立场问题。</p><p class="ql-block">我想,我们重温以阶级斗争为纲那段历史灾难,吸取教训,很有必要。我们坚持阶级斗争熄灭论,坚决反对阶级斗争为纲,反对将人简单划分为阶级的荒缪,但又不要和稀泥而忘记斗争,不是阶级斗争,但有思想斗争、方向和路线斗争、反腐败斗争,等等。改革开放近50年的路线已经说明很多问题,所以,我们重温那段荒诞的灾难历史,不论是权轻权重,位尊位卑,每个人都能清醒头脑,安静情绪,防止头脑过热过冷,找准位置,为社会创造价值,应该不是坏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