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中原大地(四)开封府

一丝风

<b>五月十日上午游览河南开封府。</b> <b>开封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河南东部、中原腹地、黄河之滨,西与郑州毗邻。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宋朝都城东京城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所以开封,简称“汴”,古称汴州、汴梁、汴京。 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开封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发源于此,这里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b><br> <b> 开封府作为位居首都的“天下首府”,曾有过160余年的辉煌,多有亲王重臣担任衙署长官。宋太宗、真宗、钦宗三位皇帝登基前均曾任职于此。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苏颂、蔡襄、宗泽等一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曾先后在此任职。他们执法严明,清正廉洁,不畏权贵,行政有方,呈现了“公生明、清慎勤”的道德正气,造就了以“廉政刚毅”为鲜明特色的开封府官衙文化,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传奇,使开封府名扬天下,永垂青史。</b> <b>开封府初建于五代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在历代的官府中以北宋开封府规模最为宏大,是北宋管理国都及京畿地区的重要机构,地位非常显赫。</b> <b>最早的开封府坐落在开封包公湖西岸。重建的"开封府",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应,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b> <b>开封府依北宋营造法式建造,以正厅(大堂),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宾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开封府内动静结合,雅俗共赏,历史与演义相映成趣。</b> <b> 认识这几个字吗?若不是导游指点我是没认出来。这里就是“梅花堂”。</b> <b> 一看“正大光明”几个字就知道这里是审案的地方。</b> <b>摆放在庭前的三口铡刀是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名为青天三铡刀,乃御赐铡刀。中国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青天三铡刀是开封府尹包拯的最高刑具,乃公孙策设计,宋仁宗皇帝(赵祯)钦赐,御铡三刀在此即如同当今万岁亲临,三口铡刀皆可先斩后奏。<br> 包拯陈州查赈时,皇帝赐给包拯御扎三道,即三张空白圣旨,不管是谁阻拦包拯办案皆任由包拯处置,包拯回去后公孙策将其改为御铡三刀以震慑朝纲,随后宋仁宗应允且钦点为此名。龙头铡:可铡皇亲国戚、凤子龙孙。虎头铡:可铡贪官污吏、祸国奸臣。狗头铡:可铡土豪劣绅、恶霸无赖。<br></b> <b>包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在历史上确有其人。</b><div><b>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他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自幼聪颖好学。他为人刚正不阿,疾恶如仇,为官清廉,铁面无私,执法严峻,敢于触犯权贵、包拯一生致力于改革弊政,惩治贪官污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他曾在端州任知州时,拒绝收受当地特产砚台,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他多次上书直言进谏,揭露和抨击朝中腐败现象,甚至不惜与皇帝据理力争。他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建议,如整顿税收、减轻徭役、改善民生等,得到了百姓的广泛拥护和支持。</b></div><div><b> 他曾在多个地方担任官职,包括端州、开封等地。他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进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其廉洁公正、不攀附权贵,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包拯的这些事迹被后人传颂不已,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清官廉吏的典范。</b><b>包拯的生平事迹在《宋史》中有详细的记载。</b></div> <b> 这是宋大文学家苏轼。老人家昂首向天,一身正气,提笔书写,文字流传千古。</b> <b>与名人合个影。</b> <b>据说摸摸这鲤鱼有好运,心想事成。孙子今年高考,这爷爷奶奶把自己的心愿虔诚地托付给鲤鱼,但愿孙子金榜题名。别说还真灵,天遂人愿,争气的小家伙儿考得还真好。</b> <b>这还是咋地了?考题太简单,答完睡上了,还是白痴进考场,就等着拿钱捐官?</b><div><b> 这里是明礼院。院内的建筑是拱奎楼,它的一层大厅是北宋科举时的解试考场。其后的小楼,叫桂籍堂,每次科举之后,开封府把本府中举的考生重新造册,在孔子像前隆重举行入桂籍典礼,尔后就把名册珍藏在这里的地方。</b></div> <b>我们这代人没进过高考考场,在那个火热的年代中,肩负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人的历史使命代替了高考。现在坐在这里演一把。</b> <b>如果历史能倒退,时空隧道能把我带回到六十年代,我参加了高考又能怎样?——闲暇时做做这样的梦!</b> <b>你睡你的,我答我的,龟兔赛跑,最后谁胜!</b> <b>在开封府里有牢狱,相当于现在的看守所。在牢狱的院子里有一尊雕塑,查了一下,这个人名叫 陶皋,又称为皋陶,是中国上古时期的重要人物,被尊为中国司法鼻祖。他生活在舜帝时代,担任重要职务,对后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div><br></div> <b> 炎黄二帝</b> <b>在城楼上观看了开衙仪式。</b> <b>站在城楼上俯瞰眼前的包公湖,从历史的回顾中跳脱出来,回到现代都市,这个跨越仅一步之遥,但是千百年的日月沧桑 岂是瞬间就能够完成的?</b> <b>公生明</b> <b> 离开开封府,我记住了这几个字“公生明、清慎勤”。腐败现象古来有之,今日犹存。如果每个公职人员都能记住这几个字,我们的国家就会是朗朗乾坤,何愁百姓不安居乐业呢?!</b> <b>摄影摄影:细雨 一丝风</b><div><b>编辑制作:一丝风</b></div><div><b>未完待续,史料来自网络</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