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山微型小说《口味》赏析

微读馆(庆乐随笔)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 <p class="ql-block">庆乐随笔,马宝山微型小说《口味》赏析。</p><p class="ql-block">昨日清晨,手机屏幕亮起马宝山先生的点赞提醒,紧接着一条微信跃入眼帘:“中午发篇微型小说给你。”待到午后点开标题,我竟愣了神——这题目乍看像道菜名,倒勾得人忍不住琢磨:马宝山莫不是要转行写“舌尖上的微型小说”了?</p><p class="ql-block">说来有趣,我发过他几十篇微型小说评论,从未见他涉足过美食题材。可待我细读完这篇“色香味俱全”的小说,却不得不叹服:这哪是写菜?分明是用文字熬了一锅浓香四溢的人生汤底。</p><p class="ql-block">看官且看那开头——老掌柜七十岁了。去年他把所有产业交给长子秦少卿,自己在家养鸟、伺花、读书。再有闲暇也去自己的煤窑、炭厂、砖场转一转,看一看,却绝不过问那里的任何事。</p><p class="ql-block">说来老掌柜也是苦出身,他年轻时淘过金、下过井、还在码头上扛过包。硬是用一双手,一对肩膀打造出自己一番家业。可以说,老掌柜这一生苦过、累过,熬过,也享过大福大贵。如今老了想在家里颐养天年,安度自己的晚年了。</p><p class="ql-block">不知道怎么回事,老掌柜近来厌食,不想吃,不想喝。管家老陈请过中医请西医,大夫都说,老掌柜没啥毛病,一时闲下来不适应,生活稍作调整,注意饮食起居,慢慢就会好起来的。</p><p class="ql-block">这段文字作为小说开头,整体风格平实、自然,叙述节奏舒缓,带有一种淡淡的怀旧与沧桑感,开头一句“老掌柜七十岁了”,简洁有力,直接点明主人公的身份和年龄,奠定了人物形象的基调——一个历经风霜、功成身退的老者。接着通过“养鸟、伺花、读书”等细节描写,展现出老掌柜晚年生活的闲适与从容,也暗示他已从繁忙事务中抽身,进入人生的另一阶段。</p><p class="ql-block">这篇微型小说《口味》以简洁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关于“口味”的故事,通过人物和情节的巧妙设置,揭示了人性、亲情和生活哲理。以下是对这篇小说的赏析:</p><p class="ql-block">一、主题思想</p><p class="ql-block">小说的主题围绕“口味”展开,但不仅仅是食物的口味,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对生活、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情感。老掌柜厌食,是因为他习惯了山珍海味,肠胃无法承受油腻食物,而周嫂用简单的家常菜唤起了他对年轻时苦力生活的回忆,这种回忆带来了心理上的满足和身体上的舒适。小说通过这一情节,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简单、质朴的生活往往能带来真正的满足。</p><p class="ql-block">二、人物塑造</p><p class="ql-block">1. 老掌柜:老掌柜是小说的核心人物,他经历了从苦力到富商的转变,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他的厌食不仅是身体上的不适,更是心理上的迷茫。他习惯了奢华的生活,却在晚年失去了对食物的兴趣,这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p><p class="ql-block">2. 周嫂:周嫂是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她虽然只是厨房里择菜、洗菜的帮工,但她的智慧和善良改变了整个局面。她了解老掌柜的过去,用简单的家常菜唤起了老掌柜的食欲和回忆。周嫂的形象体现了底层劳动者的善良和智慧,她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p><p class="ql-block">3. 阎师傅:阎师傅是秦家的主厨,厨艺精湛,但面对老掌柜的厌食却无能为力。他的形象代表了专业技能在面对人性和情感问题时的局限性。最终,他接受了周嫂的建议,体现了他的包容和对问题本质的理解。</p><p class="ql-block">三、情节设置</p><p class="ql-block">小说的情节简洁而紧凑,围绕老掌柜的厌食问题展开。管家老陈的焦急、阎师傅的无奈、名厨们的失败,都为周嫂的出现和成功做了铺垫。周嫂的出现是情节的转折点,她的成功不仅解决了老掌柜的厌食问题,也揭示了故事的主题。这种情节设置使故事充满了悬念和惊喜,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兴趣。</p><p class="ql-block">四、细节描写</p><p class="ql-block">1. 食物的描写:小说中对食物的描写非常细致,如“一钵嫩鸡炖白蘑,一盘肉丝炒芹菜,一碟豆芽拌韭黄,一小罐萝卜姜丝汤。饭是一碗高粱米豇豆干饭”,这些食物不仅体现了周嫂的用心,也暗示了老掌柜的口味转变。细节描写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感染力。</p><p class="ql-block">2. 人物心理描写:小说通过人物的行为和语言,展现了他们的心理变化。如老掌柜对食物的不感兴趣、阎师傅的焦虑、管家的焦急以及周嫂的自信,这些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p><p class="ql-block">五、语言风格</p><p class="ql-block">小说的语言简洁明快,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生动地传达出故事的情感和主题。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生活和人性的故事,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质朴的美。</p><p class="ql-block">六、启示</p><p class="ql-block">这篇小说给读者的启示是:生活中的幸福往往不是来自于奢华和物质的享受,而是来自于对简单生活的理解和珍惜。同时,它也告诉我们,了解他人的过去和内心需求,才能真正解决他们的问题。</p><p class="ql-block">总之,《口味》是一篇富有深意的微型小说,它以小见大,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揭示了生活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马宝山微型小说《口味》</span></p><p class="ql-block">老掌柜七十岁了。去年他把所有产业交给长子秦少卿,自己在家养鸟、伺花、读书。再有闲暇也去自己的煤窑、炭厂、砖场转一转,看一看,却绝不过问那里的任何事。</p><p class="ql-block">说来老掌柜也是苦出身,他年轻时淘过金、下过井、还在码头上扛过包。硬是用一双手,一对肩膀打造出自己一番家业。可以说,老掌柜这一生苦过、累过,熬过,也享过大福大贵。如今老了想在家里颐养天年,安度自己的晚年了。</p><p class="ql-block">不知道怎么回事,老掌柜近来厌食,不想吃,不想喝。管家老陈请过中医请西医,大夫都说,老掌柜没啥毛病,一时闲下来不适应,生活稍作调整,注意饮食起居,慢慢就会好起来的。</p><p class="ql-block">管家老陈就很细心照料老掌柜的饮食起居,天天叫厨房的阎师傅变着花样,做好吃好喝的端到老掌柜面前。可是老掌柜每一盘菜只尝一两口就放下筷子。有时候菜端上来,只瞅一眼就让人端下去了。</p> <p class="ql-block">阎师傅的厨艺精湛,在秦家做了二十年多饭菜了。秦家的饭菜做得精致。像周嫂子在秦家做厨娘也有十多年了,还在择菜、洗菜,没有一次站到灶台前掂过勺子,只是秦家宴请宾客,阎师傅实在忙不过来,周嫂也就是烧个汤,拼个凉盘什么的,从来没让她掌过勺。秦家的饭菜如此讲究,还不合老掌柜的胃口。</p><p class="ql-block">阎师傅一筹莫展,看着老掌柜不吃不喝的样子,心里很难受,就叫管家去请城里大饭店的名厨,来家里调剂老掌柜的饮食。大明食府的马师傅来过,天都美食的刘师傅来过,一鲜居邱师傅也来过,他们做的饭菜还不及自家厨师做得好。</p><p class="ql-block">老掌柜不吃不喝,管家急,厨师更急,几个厨娘个个都急。还听说老夫人很生气了,传出话来:再做不好老掌柜的饭菜,都给我打铺盖卷儿走人。</p> <p class="ql-block">老夫人的话一传开,厨师、厨娘,还有几个择菜、洗菜的的人一个个都愁眉苦脸。打不起精神来,怕丢了饭碗,都盼着老掌柜能像以前那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p><p class="ql-block">正在大家一筹莫展,有的想打铺盖卷儿走人的时候,择菜、洗菜的周嫂说话了。她说:“我给老掌柜做一餐。”</p><p class="ql-block">有人笑话她:周嫂这是被逼疯了。</p><p class="ql-block">周嫂洗手,扎围裙然后择菜、洗菜、热锅、挥勺......一会儿三菜一汤做好,亲自端到老掌柜屋里。</p><p class="ql-block">厨房里大家都猜,周嫂是被老掌柜用脚踢出来呢,还是用拐杖打出来呀?</p><p class="ql-block">在大家正猜想,等着看热闹的时候,周嫂端着食盘笑盈盈地回来了。</p><p class="ql-block">大家看到食盘里的碗是空的、钵是尽的、盘里也没有剩菜,汤罐子也滴不出一口汤。</p><p class="ql-block">那么,周嫂做的是什么饭菜呢?</p> <p class="ql-block">一钵嫩鸡炖白蘑,一盘肉丝炒芹菜,一碟豆芽拌韭黄,一小罐萝卜姜丝汤。饭是一碗高粱米豇豆干饭。</p><p class="ql-block">大家大眼瞪小眼,最后都看阎师傅。</p><p class="ql-block">这时候,阎师傅琢磨出来。原来老掌柜天天吃山珍海味,猴头燕窝,人老肠胃拿不住这些油腻食物。便窝食、厌食,什么好东西都不想吃了。而周嫂熬的蘑菇汤味鲜,美味补给;肉丝炒芹菜清胃挂肠子;豆芽韭黄开胃清口;萝卜姜丝汤通气利便。只是不知道,周嫂为什么给老掌柜做高粱米豇豆干饭呢?</p><p class="ql-block">阎师傅问周嫂。周嫂说:“师傅您忘了,老掌柜年轻时做苦力,他天天吃的是高粱米、苞米渣子,这么多年老人家再没有吃过了,我给他换个样,他吃着就觉得新鲜呗。”</p><p class="ql-block">阎师傅说了:“今后就由周嫂做老掌柜的饭菜好了。”</p><p class="ql-block">周嫂说:“我做的粗茶淡饭,老掌柜也就吃几顿,等肚里的油水减没了,老掌柜还是要吃师傅您做得饭菜,只是注意荤素搭配一下就好了。”</p><p class="ql-block">果然,周嫂给老掌柜做了两天饭菜就不再做了。她还像以前那样在厨房里择菜、洗菜。</p> <p class="ql-block">感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