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革命公园》

魁星楼(祁爽)

<p class="ql-block">撰文:祁爽</p><p class="ql-block">编辑:祁爽</p><p class="ql-block">摄影:祁爽</p> <p class="ql-block">二0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星期一。</p><p class="ql-block">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由祁爽编辑撰文。</p><p class="ql-block">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53号—西安革命公园。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西安革命公园,创建于1927年,为纪念北伐战争期间,陕西国民军首领杨虎城、李虎臣率领国民军坚守西安而牺牲的军民而建。</p> <p class="ql-block">1926年4月2日,北洋军阀吴佩孚任命豫西镇嵩军首领,匪首刘镇华率领嵩军10万人,入围潼关攻西安,国民军首领杨虎城、李虎臣在西安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率领陕军万人,坚守西安八个月,弹尽粮绝之际,冯玉祥、于右任率领各路援军及时赶到,于11月28日解西安之围,史称”二虎守长安”,亦叫”西安保卫战”。</p> <p class="ql-block">西安反围城之战,牵制了十万北洋军阀部队,在战略上支援了广东革命政府的北伐战争。西安被围期间,因战争疾病死亡军民达五万余人。为纪念西安守城死难军民,于1927年3月,由冯玉祥、于右任带领各界人士,修建西安革命公园,以供市民和各界人士凭吊纪念。</p> <p class="ql-block">”革命亭"为西安围城期间所死难的军民而建,命名”革命亭“。最高层的竖匾是书法大家寇遐题写隶书”革命亭”。最低层有杨虎城将军撰文书写的楹联:</p><p class="ql-block">生也千古,死也千古;</p><p class="ql-block">功满三秦,誉满三秦。</p><p class="ql-block">还有书法家沈兰平撰文并书的楹联:</p><p class="ql-block">碧血丹心松柏亭台怀烈士;</p><p class="ql-block">青山绿水薰风花树醉游人。</p> <p class="ql-block">1926年4月,北洋军阀刘镇华率领十万镇嵩军由豫西入关中,围困西安长达8月之久,于11月28日解围。在西安被围期间,城内病死饿死,战死的军民达5万人。1927年春,于右任任国民党盟军驻陕总司令并主持陕政时,为了纪念西安城被围困时死难的军民,修建了革命公园,并集资安葬死难军民,在当时的公园北段,</p> <p class="ql-block">由西安各界人士负土修起了两个大冢,俗称”万人冢”,所掩埋遗骨按男女分葬,东是男冢,西是女家,两冢前厚碑竖有《陕西革命殉难军民合冢铭》等碑碣多座。</p> <p class="ql-block">西安革命公园矗立着三位革命先烈的雕像。他们分别是杨虎城將军、刘志丹烈士、谢子长烈士。</p><p class="ql-block">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陕西蒲城人,早年间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1924年加入国民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等职。1936年12月12日,与东北军首领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促成抗日民族战线统一形成,事变和平解决,杨虎城被迫辞职,并出国考察。1937年回国,被蒋介石囚禁十二年,于解放前夕,1949年9月6日,在重庆戴公祠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终年56岁。</p> <p class="ql-block">杨虎城将军铜像:1993年,为纪念杨虎城将军诞辰100周年之际,在西安革命公园落成。</p><p class="ql-block">附:《吊千古功臣杨虎城将军》祁爽撰</p><p class="ql-block">蒲城将军人称颂,参加辛亥闹革命。</p><p class="ql-block">坚守长安已八月,迎合玉祥反围攻。</p><p class="ql-block">日本侵华狂加剧,全国抗日志成城。</p><p class="ql-block">逼蒋抗日行兵谏,国共两党战局成。</p><p class="ql-block">可叹戴公祠遭难,少陵墓冢吊英雄。</p> <p class="ql-block">谢子长铜像于2008年在西安革命公园落成。他与刘志丹并称”西北革命双子星”,参加领导了清涧起义和渭华起义。</p><p class="ql-block">谢子长(1897年1月19日—1935年2月21日)陕西安定县人(今子长市),原名谢世元,又名浩如,是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1919年考入西安省立第一中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人了清涧起义、渭华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軍陕甘游击队总指挥,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苏区的围剿。.1935年,因战受伤恶化逝世,年仅38岁。</p> <p class="ql-block">刘志丹烈士汉白玉雕像于2005年设立,他与谢子长并称为”西北革命双子星”。</p><p class="ql-block">刘志丹(1903年10月4日—1936年4月14日),原名刘景桂,字子丹,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1928年领导了渭华起义,建立工农革命军并任军事委员会主席。1931年组织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任副总指挥。1935年参与创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成功粉碎国民党多次围剿,促成红25军与红26、27军会师,形成红15军团,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参与指挥劳山战役。1936年4月14日,在山西省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33岁,他的牺牲是我党全军的一次重大损失,毛主席亲自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p> <p class="ql-block">西安革命公园不仅是一所静谧的公园,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这里是陕西国民军军民的英勇事迹,被人民永远铭记,”二虎守长安”的壮丽篇章在这里被人们传颂。西安革命公园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红色精神的传承者。</p> <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这些西安国民军的英勇事迹,于右任、冯玉祥及各界名流人士提议,于1927年3月,在这里共同举行公园公祭活动,园区内有革命亭,上下分三层,分别有杨虎城将军撰写的楹联:</p><p class="ql-block">”生者千古,死者千古;</p><p class="ql-block">功满三秦,誉满三秦”。</p><p class="ql-block">沈兰平撰写的楹联:</p><p class="ql-block">碧血丹心松柏亭台怀烈士,</p><p class="ql-block">青山绿水薰风花树醉游人。</p><p class="ql-block">此外还有忠烈祠,以及东西两个大坟冢,以供市民前来缅怀吊念。</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西安市政府对公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种植了上万株树木。园东有革命公园展览室,经常举办书画展览。西南角有棋艺之家,则为棋艺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北面有人造湖,一座曲桥横跨湖面,桥上建有湖心亭,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宁静的休憩场所。</p> <p class="ql-block">《陆军步兵上校杨明斋纪念碑》又名为《为陆军步兵上校营长杨明斋所树之纪念碑》碑文如下:</p><p class="ql-block">陆军步兵上校陕北国民军第二团第一营营长杨明斋纪念碑。呜呼,一日碧血,千年白虹,石马风嘶,芸灑同袍之泪,银渠星陨,难忘上将之功。陕北国民军第二团兼第一营营长杨公明斋,陕之商县杨家巷人,身躯干修伟状魁梧,聪颖过人,任侠好義,年十七,肄业县高小学校,即富革命思想,辛亥民军起义,公投笔从戎,以骁勇门共和告成,公亦毅然归田。护国军兴充陕西骑兵,第一团第二连连长,其后跋涉千余里,由关南阁道出山,归靖国军杨公虎城麾下,编为游击营营长,十三年冬,陕北国民军成立,改篇第二团第一营长,鸿遇顺风,鱼従巨壑,盖非杨主任不能,得公而公。亦非杨主任不为所用矣!</p> <p class="ql-block">既而奉令,历驻渭北康桥,来北潘驿等处,萑符立靖潢池,无盗弄之兵,鸡犬不惊,妇濡识叶公之面,模范军人之誉,遂啧啧人口。自民国以来,陕局多敵,身历戎行,毅而能扰,刚而不穀,受风后之金法,作杨公之铁星,马嵬驿八牛村,各役叱咤风云,山岳崩颜,其多谋敢战,久为侪辈所心折,方期勋名日高,国家攸赖讵当道,虐民以逞。陕人不甘其苦,声罪致讨。公奉虎城司令,追敌于眉县槐芽镇之银渠,以少击众,误中飞弹,竟死。绥然由是,而陕中大局遂定,汉南余孽肃清。公之死,堪惜公之功,亦伟矣!俎豆千秋、风兴百世。谁曰不宜嗟嗟,今日者感风雨,而念飘摇。宁无同舟之谊,闻敌击而思,将帅益淙,猛士之褱爰,伐石纪功,昭兹来许其它,捐资兴学,与其氏族世系俱见,家乘示略也。</p><p class="ql-block">陕西省绥靖主任兼十七路总指挥杨虎城树石</p><p class="ql-block">陆军第三十八军军长兼十七师师长孙蔚如撰并书</p><p class="ql-block">陆军第七军军长兼四十二师师长冯钦哉篆额</p><p class="ql-block">郭希安刻字</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吉日立石</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5年)五月</p><p class="ql-block">陆军上将胡公笠僧革命纪念碑</p><p class="ql-block">李仲三敬书</p><p class="ql-block">胡笠僧(1892年—1925年)同盟会成员,曾经参加辛亥革命,1925年病逝于陕西军务中,墓地在西安革命公园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于右任撰书《中吕醉高歌》</p><p class="ql-block">名城高挂残暉,燕子寻求故壘;</p><p class="ql-block">兵民负土坟前泪,争祭当年饿鬼。</p><p class="ql-block">于右任</p> <p class="ql-block">长安之民为革命守,长安之城为革命有;以牺牲而求解放兮,将脱人群于锁钮;世方同此饥疲兮,御长围之既久;伫白日兮青天,慰幽灵兮不朽。</p><p class="ql-block">殉难人战哀词</p><p class="ql-block">根据1926年,于右任先生撰书碑词镌刻树立的纪念碑(遭毁残缺)</p> <p class="ql-block">于右任为西安负土坟殉难人民碑辞:</p><p class="ql-block">长安之民,为革命守;长安之城,为革命有;以牺牲而求解放兮,将脱人群于锁钮;世方同此饥疲兮,御长围之既久;伫白日兮青天,慰幽灵兮不朽。</p><p class="ql-block">围城之役</p> <p class="ql-block">《革命公园国殤墓碑》由冯玉祥撰文并书,立碑于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十月十日,碑文如下:</p><p class="ql-block">革命公园国殇墓碑</p><p class="ql-block">昔唐太宗既平群雄,定天下,乃诏建达义以来,交兵之处为葬义士勇夫,殒身戎阵者,各立一寺,命虞世南、李百药、颜师古、朱子奢等为碑铭纪之,今汜水等慈寺,长武昭仁寺颜籀、朱子奢两刻,穹碑特峙,岿然尚存,即其事也,夫古之人所谓执干戈,卫社稷,战阵有勇者,要不过致身一人,效忠一姓耳,而功成治定,缅彼前劳,一追念夫殉国忘身之勇,陷坚挫猛之雄,洞胸断脰之形,喋血僵尸,满谷填坑之惨,莫不伤痛,况乎,革命健儿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深入枪林弹雨之中,为国家争存亡,为万众谋幸福,其可爱、可敬、可哀、可伤、更何如耶?前岁西安被围八月,城中粮尽,死者日以千计,余命师长孙良诚率师来援,士卒奋身肉博,不避艰险,接战数十,历时月余,城围始解。敌军伤亡无可统计,吾军之死者,盖五千人矣!此五千人,皆吾多年训成之劲旅,深知革命宗旨,为国家为人民而牺牲,并非一人一姓而战者也,一旦膏血原野,暴骨中路,痛也何如?因于新城东北隅地为革命公园,遵公葬之典礼,聚诸国殇,藂葬两冢,并开追悼会三日,与会者万人空巷,罔弗咨嗟太息,且有泣下者,呜呼、诸军可以不死矣!敌军阵亡及民间无主之丧,并附葬焉。爱敌若友,亦仍唐太宗情均彼我,恩治同异之旨也,兵事倥偬,未遑记述,今兹西来,更注凭吊,日月几何,墓草已宿,衋然伤心,乃含泪濡毫为记以纪之。</p><p class="ql-block">冯玉祥撰并书</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十七年十月十日</p> <p class="ql-block">于右任撰书《西安负土坟阵亡将士碑》(残碑)原文:民族之战士,战于是,守于是,葬汝骨于是;世界不平,决然扫荡;民生困穷,孰为此状。以主义为垣墉……</p> <p class="ql-block">于右任撰书《西安负土坟阵亡将士碑》哀辞:</p><p class="ql-block">民族之战士,战于是,守于是,葬汝骨于是;世界不平,决然扫荡!民生困穷,孰为此状!以主义为垣墉,以精神为甲仗。碧血黄花兮,繁荣兮塚一人;革命成功兮,歌永壮!</p> <p class="ql-block">杨虎城将军为革命公园撰写楹联:</p><p class="ql-block">生也千古死也千古</p><p class="ql-block">功满三秦誉满三秦</p> <p class="ql-block">《陕西革命大祭纪念碑》</p><p class="ql-block">”重扵泰山”</p><p class="ql-block">民国丙寅春,嵩匪入寇,正值兵薄械缺,外援不至,长安之城危于累卵,而军心之困均能誓与存亡,民气之坚,咸知效死弗去,匪氛雖炽,终无如何,足见秦俗强悍,富于革命思想,洵堪尚矣无如。历时过火,自春俎囗初绝,糠粮继空,糠粃其闻,军士以防殒身。人民因断炊毕,城内四隅空地,痊尸殆偏,触目沧怀耿耿于兹。嗟呼,城廓无慈而死者,不可复生,能勿感慨係之,幸冯于二总司令收共骸骨,葬于義塚。并嘱孙中山总理逝世二周之期,举行大祭,俾死难军民,同随中山以垂不朽!雖死有重扵泰山耶!</p><p class="ql-block">临潼李云龙(字虎臣)誌于中山总理逝世二周期</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十六年三月十二日立</p><p class="ql-block">李云龙在孙中山逝世二周年暨陕西革命大祭之日为西安死难的军民所树之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祁爽谢谢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