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期梦想营第二天:摆脱“诊断”带来的强烈情绪

路老师

<p class="ql-block">回想自己当人妻,当妈妈、当老师的三十几年,遇到问题几乎没有不立马“诊断”的。</p><p class="ql-block">每当丈夫、孩子、学生有了问题时,我总想法找出“你错”“你们错”的原因,总想让对方无可辩驳地承认自己错了。</p><p class="ql-block">有时对方不认错,我甚至还去拉“权威”人士来帮我证明对方错了——你觉得你没问题,不然咱找来你信服的XXX,让他判断一下,咱俩到底谁是谁非……</p><p class="ql-block">久而久之,这样“诊断”的结果,往往就是让对方体无完肤,破罐子破摔。而自己,除了得到“霸道”“强势”的评价外,只剩下身心疲惫。</p><p class="ql-block">在我第一次学梦想营课程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事件:两名同学在教室里破口大骂起来,甚至都要动手了,老师把他们送到我的办公室。</p><p class="ql-block">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问问两个人打仗的原因,孰是孰非。后来突然意识到:我不是学了儿童教养法了吗?何不运用一下,权作检验?</p><p class="ql-block">于是,我轻描淡写地问:“这怎么还打起来了呢?”他们俩便争先恐后地讲自己的理由,派别人的不是。</p><p class="ql-block">等他俩说得没什么可说了,我问:“你俩以前就有仇有怨吗?”待他们回答没有之后,“此前你俩关系是不是还很好?”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我又问:“是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是不就是闹叽歪了?以后在一个班级以后就打算这么扭头别棒下去?多不值的呀……”</p><p class="ql-block">这一番对话下来以后,他们都不好意思了,表示没事了,就回去上课了。</p><p class="ql-block">如果没学儿童技能教养法,我就会先诊断,再拍板子,这个拍一百大板,那个拍五十大板——一个巴掌拍不响嘛!最后可能压制住双方的情绪,但是也可能埋下更大的隐患。</p><p class="ql-block">所以,运用焦点解决法,摆脱诊断带来的强烈情绪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我在学习一个行之有效的“儿童技能教养法”,欢迎有家庭教育困惑的你来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