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充分发挥名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工作室成员教育管理能力的提升,近日,王学刚名校长工作室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展了一场富有深度的研修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东丰县猴石中心小学,围绕“校园精细化管理”这一核心主题,共同学习、深入研讨,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 本次研修活动由工作室主持人王学刚校长亲自主讲,以《用情做教育——学校精细化管理》为题,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的实践案例,从学校教学精细化管理、德育精细化管理、后勤精细化管理等多个维度,为全体成员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价值的精彩分享,为成员校推进实现校园精细化管理建设提供了清晰路径与实践范本。</p> 教学精细化管理:让每一节课都浸润育人温度 <p class="ql-block">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文化。”王校长在教学管理分享中,特别强调“精心组织教学、精准实施课改、精致设置校本课程、精致使用班簿”的理念。他以所在学校的“五分”教学管理法为例:教师分层备课,依据学情,面向学生全体备课,为后三分之一学生单独备课;分层教学,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分层作业,教师留出必做作业、选做作业、单独作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作业;分层辅导,缩小学生之间学业差距;学生分组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让学生,尤其是后三分之一学生感受到被重视。讲座中,王校长还以丰富的影像材料呈现出学校日记、跳绳、篮球、腰鼓等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展情况。创新使用班薄记录图标,方便教师掌握学生各种情况,高效解决学生所遇问题。王校长的案例分享让在场成员深刻体会到:教学精细化的核心,是将“学生立场”融入每一个管理环节,让规则服务于成长,而非束缚成长。 </p> 德育精细化管理:让每一次教育都触达心灵深处 <p class="ql-block"> “精细管理就是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把管理工作做得更精确,更精心,更细致,更细心,达到尽善尽美。”在德育维度,王校长提出“九大习惯养成”理念,分享了“小学生一日常规管理——三好十星评比”的精细化路径。既通过“日常规”让学生“知规范、守规矩”,又通过“评比”让学生“明方向、求进步”,最终实现“行为有准则、成长有动力、品格有根基”的育人效果,为其终身发展埋下“好习惯、好品格”的种子。王校长以学校的“一蛋一饼”为例:端午节——向福利院捐鸡蛋;中秋节——向福利院捐月饼。他强调这不是简单的“送礼物”,而是通过真实的公益体验,让孩子在情感上学会共情,在认知上理解责任,在实践中掌握协作,最终成长为有温度、有担当的人。这就是用细节搭建心灵桥梁。德育精细化不是“管得细”,而是“懂学生”,用尊重与理解让教育自然发生。</p> 后勤精细化管理:让每一项服务都传递育人善意 <p class="ql-block"> “精——精确,不差毫厘;精心,无可挑剔,切中管理要点。细——细致,小处着眼;细心,极致入微,掌握管理的控制点。”谈及后勤管理,王校长的分享充满“勤与情”。他介绍,学校后勤部门有本“需求台账”,记录着从“四个节约”即节约一滴水、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到“学生四不”即不买、不带、不吃垃圾食品,不穿戴名牌服装;从教师示范节约办公用品到不穿名牌时装;从学校废旧物品垃圾分类管理,校园无垃圾箱,班级无垃圾桶到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完善学校设施,改善教育教学环境;从学生班级“四有”到冬季“五有”;从校内开展节约活动,严格师生节约考核到得到社会认可。这些细节让校园处处充满教育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此次王学刚名校长工作室研修活动,不仅为成员们提供了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的平台,更搭建了校际间交流合作的桥梁。下一步,工作室将继续围绕学校管理热点问题,组织成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研修活动,推动成员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