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20250518)

朱建新

<p class="ql-block">  5月17日下午,我们来到了晋城市阳城县,在网上订了皇城相府附近的酒店,竟然是当地的一个党校。</p> <p class="ql-block">  从房间里可以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别墅,为了开发旅游,皇城村的村民(大部分是陈家后人)全部迁出皇城相府,许多年过去了,现在这个村已经成为全国十佳小康村。</p> <p class="ql-block">  5月18日早上七点半,我和老刘开车来到景区,转了一圈找到停车场,下车一看好像不是相府,也没有人收费,就直接进去了,原来这里是郭峪古城,几乎没有看到游客,古城还在沉睡,正好安静地欣赏,东门为正门,名为景阳门。</p> 郭峪古城是一座唐初建置的城堡式村落,被古建筑学界的泰斗罗哲文称为“中华民居之瑰宝”,又有“中国乡村第一城”之称。 明清两代,该村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一共走出了18位举人和16位进士,现仍有保存完好的明代民居40院、1100余间,民居多为四合院,为北方典型的“四大八小”格式。 走进古城,目之所及皆是灰色的古老建筑,每一家的院落都精雕细琢,梁间檐下雕刻着精细的石狮,无不令人为之惊叹。 沿街漫步,可见黑瓦灰墙环绕的静谧民居,透露出一种淳朴而深沉的生活气息。 申明亭,这座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的古建筑,承载着村务公开的重要功能,村民们推举有威望的长者在此处理邻里纷争,同时发布公告,弘扬美德,谴责恶行。 古城的西南角有一座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的古庙——“汤帝庙”,中间为成汤殿,供奉着商朝的开国帝王成汤。 <p class="ql-block">  进士第坐落在古城的深处,是一座拥有500多年历史的明清老宅,原本是陈廷敬的祖宅,如今改造成民宿,高门大院,古朴厚重。</p> <p class="ql-block">  豫楼是郭峪古堡的核心组成部分,豫楼之“豫”即防御、居安思危之意,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是为抵御农民起义军而建的防御性军事建筑。该楼高33米,共设七层,四角垂直、四墙平展的建筑形制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革命家范月亭故居</p> <p class="ql-block">  我们俩误打误撞免费逛完郭峪古城,出来才知道景区是收费的,我们进来的时候工作人员还没有上班。两个景区之间还有摆渡车,也是收费的,两项费用全省了。</p> 走出郭峪古城,不远就是皇城相府,始建于明崇祯五年,是清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原名“中道庄”,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陈廷敬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一生清廉,辅佐康熙帝近五十年,是清朝的“三朝元老”,是《康熙字典》总阅官。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的正门是西门,迎面是御书楼,是皇城相府的大门楼,康熙帝亲题“午亭山村”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以示褒奖,匾额和楹联存于御书楼,御书楼因此得名。</p> 中道庄是相府内的正门,不仅是外城的入口,更承载着深远的意义。门楣上悬挂的“天恩世德”四字,不仅体现了陈廷敬的谦逊品质,更彰显了他对皇恩的感激与忠诚。门下匾额上刻有的“中道庄”三个大字,深刻诠释了陈家世代恪守的中庸之道。 穿过正门,迎面是一座高大的石牌楼,建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陈廷敬再次任吏部尚书时奉旨建造。四柱三楼式,枋上高浮雕,雕有二龙戏珠等图案,枋间诸多牌匾详细记载陈氏五代人的功名和官职,“一门衍泽,五世承恩”。 大学士第即陈廷敬的私邸,大门朝南,由前院、中院、后院三进组成。 点翰堂是迎客厅,里面陈列着康熙御赐的半副銮驾。 后院北边是小姐院,是陈氏家族女儿居住的地方。 走出小姐院就是西花园。 从西花园登上城墙,内院外院一览无余。 墙头遍设垛口。 城墙内四周设藏兵洞,共五层125间,战乱时期有家丁驻守,通过层间暗道,可以直达城头。 <p class="ql-block">  城堡中最高的建筑名叫河山楼,取“河山为囿”之意,明崇祯五年(1632年),由陈家三兄弟合力建造,高三十多米,分七层,三层以上才设窗户,石门位于二层,必须走吊桥才能进入堡垒,吊桥随时收起,层间有梯道相通,底层深入地下,备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设施,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楼内储备大量粮食,以应付可能出现的长期围困。</p> 河山楼楼顶建有垛口和堞楼,便于瞭望敌情保卫城堡。据说工程尚未完工,流寇便不期而至,陈氏家族及附近村民八百余人进楼避难,流寇久攻不下,撤兵离去。 内城有陈廷敬出生的世德院、陈廷敬祖父居住的麒麟院、树德院、南书院、悟因楼、御史府、容山公府和陈氏宗祠,我们像走迷宫一样,进一个院,出一个院,感叹相府是真大呀。 来到一个小院是中华字典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这里陈列着《康熙字典》的原稿‌,是皇城相府中最珍贵的国宝级文物之一。这部字典由陈廷敬主持编撰,共有47035个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皇帝下令编纂、皇帝亲自作序并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字典。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汉字研究工具书,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容山公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氏宗祠</h3> 世德院由陈廷敬曾祖父陈三乐经商时的商号——“世德堂”而得名,历经沧桑400余年,为陈廷敬的出生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电视剧《康熙王朝》的取景地</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御史府为陈廷敬伯父府邸。</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廷敬纪念馆</h3> 相府由内城、 外城两部分组成,“斗筑可居”为内城正门。这座占地广阔的古建筑群,不仅见证了陈廷敬的辉煌生涯,更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其宏伟的规模与深邃的内涵令人叹为观止。 <p class="ql-block">  下午来到晋城市,入住晋城大酒店。稍作休息,我们走上晋城街头。</p> <p class="ql-block">  晋城真的是个宝藏城市,道路宽阔,街道整洁,我们来到路边的德华兴晋城菜馆,德华兴起源于1915年晋城南大街的老字号酒楼,以“吃遍全城无滋味,不如横街德华兴”闻名。</p> 踏入店门,仿佛穿越回民国,每一处细节都有迹可循,再现了百年前的繁华。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晋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菜馆口碑相当好,只能排队等号,等待的过程中有免费的茶点。 <p class="ql-block">  我们点了铁板酱香鱼、米山皮冻、八宝烤南瓜、阳城烧肝、高平猪头肉、晋城毛头丸,每一道都是美味,不知不觉又吃撑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晋城毛头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阳城烧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平猪头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铁板酱香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宝烤南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米山皮冻</p>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小酌一杯汾酒,犒劳辛苦的刘司机。</h3> <p class="ql-block">  5月19日早上,我们几经周折来到兰花醋铺,这是一家当地的酿醋企业,兰花醋的名气可能不如紫林和宁华府,但晋城人民对其认可度极高。</p> <p class="ql-block">  醋在山西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山西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在每个地区都有被当地人认可的食醋品牌。</p> <p class="ql-block">  不时有市民自己带着容器来打醋,每个水龙头流出的是不同品种价格的陈醋,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浓郁的醋香,没见过世面的我们第一次看到水龙头里流出来的竟然是醋,这让我们想起了小时候用酒瓶子去酱园打醋的场景。</p> 山西晋城,真的是一座低调得离谱的城市,藏着太多惊喜,去过一次就让人念念不忘,明天惊喜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