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朋友再一次来到南浔写生,于南浔应是很熟悉的了,这不仅仅是来的次数多,更多的是因为喜欢这里,便在无意中对它多了一份关注和亲睐。<div> 天气很热,今年的热浪似乎比往年来的早,走在南浔百间楼逶迤的廊棚里,仍然是汗流浃背。</div><div> 百间楼沿河边摆放的一张张招待食客的桌椅也少有人问津,毕竟在这样炎热的气候下,坐在室外吃饭看景,是要有非凡的勇气和魄力的,饶是有再美丽的景色。</div><div> 但,坐在室外看景的人仍然有,不仅坐着看,还一呆就是一个小时,甚或更长。</div><div> 这便是我们这几个对景写生的傻子,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湿透了衣衫、湿透了裤腰。</div><div> 其实,一幅画的产生,有时也有着难耐的艰辛,只是不为大家知道而已,所以画家往往会对自己所画的作品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而倍感珍惜。</div> 《南浔写生之一》油画 30cmx24cm (2025年) 《南浔写生之二》油画 24cmx30cm (2025年)<div><br></div><div><br></div><div> 赵炎 2025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