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 个 “ 唐 爽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李 爱 成 </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唐山、丰南发生了里氏7.8级强烈地震,唐山这座重工业城市瞬间夷为平地, 24万人在地震中丧生、16万人受重伤。我曾经是当年参加唐山抗震救灾中国人民解放军12万大军中的一员,亲历了那场“人定胜天”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至今回忆那段经历,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情景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难以忘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面将我抗震救灾经历的一个真实小插曲写出来,与大家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6年,我所在的北后工建216团部分连队在河北涞源县艾河工地进行国防施工,我担任一营一连副指导员职务。7月30日下午,我正在工地,通讯员藉忠田跑过来告诉我回连部开紧急会。我跑回连部后会议马上开始,连长高同江、指导员陈生明分別传达了团党委参加唐山抗震救灾会议精神,而后研究了连队参加唐山救灾准备工作的有关事宜。全连干战按照分工紧张而有序的进行出发前的准备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按照规定时间,一连乘坐汽车七团的四辆解放牌车晚上十点钟准时到达涞源县城外集结地点。部队集结完毕后,邓义江副团长宣读了北京军区后勤部下达我团参加抗震救灾命令,政委进行了简单的政治动员,参谋长王玉书讲了救灾工作注意事项和有关纪律要求,尔后参加抗震救灾的干战不顾一天工作的劳累,斗志昂扬的登上汽车奔赴唐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经过一夜急行军,大概31日中午救灾部队到达河北省三河县燕郊镇。稍作休息又继续赶往唐山。下午4点钟左右救灾部队车辆开始驶入唐山市区,映入我们眼帘的到处是残墙断壁,没有完全瘫塌楼房上的窗帘随风飘荡,路两旁还有没来得及掩埋包裹着罹难者的尸体,偶尔还有运送尸体车辆从我们身旁驶过,干部战士感到揪心的难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部队到达宿营地点后,连长高同江立即指挥全连平整场地搭建帐篷,炊事班垒灶做饭。由于强烈地震水电中断,为了不与民争利,炊事班只能到游泳池和澡堂取水做饭。打回来的水上面漂浮着泡沫和其它漂浮物,炊事班把水烧开后去掉水面上的赃物,拌些玉米面下到锅里做成了玉米面粥,让饿了一天的战友们吃上了热饭,这正应了平常我们说的那句“眼不见为净”的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16团搭建的帐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北后工建216团参加唐山255军队医院的救助,是北京军区后勤部的自救行为,因此最初部队没有列入抗震救灾部队序列,由于我们部队在抗震救灾中的出色表现,被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列入正式抗震救灾部队,我团第一个救助地点是255医院。</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7月31日,到达唐山灾区的第二天。按照团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达一连搜救255医院废墟中人员的任务,早饭后我连开始了搜救工作。根据连队党支部会议研究分工,由我负责和挑选的九名身强力壮战士组成罹难者遗体处理工作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唐山地震后下起大雨,加之天气炎热,而且我们搜救的时间己是地震后的第四天,废墟下的尸体己高度腐烂膨胀,稍微不注意尸体碰破后就会冒出黑水和爬出白蛆,整个工作区域散发着呛人的腐臭味,熏的人头晕眼花。在这种艰苦环境下参加搜救工作的干部战士牢记人民军队宗旨,没有一个喊苦、叫累、害怕的。我们戴着喷上酒精、白酒的口罩处理罹难者遗体。对搜出的罹难者遗体,经医院人员确认名字后,我们用被子把遗体卷起来,把床单撕成布条,在遗体的头部捆一道、腰部捆一道、脚跟部捆一道,找一块小木板用毛笔写上姓名插到死者腰部,登记后装入特制的装尸袋中抬到汽车上,送到指定地点掩埋。</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午九点多钟,我们在医院住院部一间病房中找到一名罹难者遗体,我让一名战士找来地震时值班的护士小张让她辨认。小张是一个女孩子胆子小,她看了看尸体后,说“这个人叫唐爽,是在我们这住院的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同志”。我们按照处理遗体流程,找来一块小木板写上“唐爽”两个字,登记后把遗体抬上翻斗车拉去安葬。</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午三点多钟,我们又挖出一具遗体,让护士小张过来辨认。我说:“小张,你看看这个死者是谁”?小张看了一下说:“哎呀,弄错了,上午那个不是唐爽,这个才是唐爽”。我们按照流程处理好这具遗体,在木板上写下“唐爽”名字,登记后又抬到车上拉去安葬。</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刚刚送走那具遗体不久,我们又挖出一具遗体,而且在这个遗体枕头下还挖出老花镜、退伍证、笔记本、钱和粮票等遗物。我们又把小张护士叫来辨认遗体,小张看了遗物后,脸色马上变了,带着哭腔说:“前两个都不是唐爽,这个、这个才是唐爽”。没办法,我们又找来一块木板写上“唐爽”名字,登记后装车送去安葬,把死者遗物交到遗物处理组登记保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8月1日)吃完早饭,一连又来到255医院住院楼进行搜救工作。上午十点钟左右,有一位老同志拄着拐杖来到搜救现场问:“你们是在这挖掘吗”?战友们回答是的。 老同志又问:“你们挖到我枕头下面的抗美援朝光荣证没有”?战友告诉他“你去问问我们连副指导员,他是负责遗体遗物处理工作的”。这位老同志来到我面前,把刚才问过的话重复了一遍。我问他“您叫什么名字?住几号病房?几号床”?他回答:“我住xxx病房、xxx病床,我叫唐爽!”。他又拿出有关证件让我看,我看到证件上的名字和照片,惊讶到:“你就是唐爽!昨天我们已经送走你三次了”。我又问他地震那天,你为什么没有住在病房?他回答:“那天住在我病床上人,可能是同病房其他病号的陪护人。我这个人生来就福大命大造化大,在抗美援朝期间几次面临危险,都是死里逃生”。他又说到:“地震前的那天晚上,老战友请我吃饭喝酒,我们俩聊起了当年参加抗美援朝和在部队期间的往事,喝着聊着我们俩人不知不觉都喝多了,他的家人不放心,不让我回医院,安排我住在他们家,因此我又躲过了大地震这一劫”。听完他的诉说,我告诉他“你的证件和物品我们己上交医院登记处了,你去那里签字领取”。这位老同志听后十分感谢,拄着拐杖向医院登记处走去。这就是我在唐山抗震救灾中遇到的一件真实的有趣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件事虽然己过去了近五十年,但至今我还记忆犹新。遗憾的是当年被我们送去安葬的那三名“唐爽”,真实名字叫什么不得而知,但愿他们的名字能够出现在“唐山大地震纪念墙”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唐山人民欢送抗震救灾部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共河北省委、省革委为参加抗震救灾部队发放的慰问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团涞源留守人员,欢迎凯旋归来的抗震救灾部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地震后新建的255医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日新唐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写于2025年7月8日邯郸</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李爱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编辑:李洪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 李爱成1969年2月从河北邯郸峰峰矿区入伍,先后曾在四连、二连、一连、十连、二营、三营、团后勤工作过,历任过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副教导员、后勤处协理员职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