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雨天的“战斗”</p><p class="ql-block"> 90年代我四五岁时开始记事了。印象中爸爸是家里最快乐的人,无论家里有多穷,日子有多苦,我们总随时随地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妈妈是家里最愁苦的人,总是在为生计发愁:他们结婚时盖的三间平房没过几年就漏雨了,夏天一下大雨,平房顶的一条条缝隙便开始渗水,家里变成了小水洼、小溪流,妈妈慌慌忙忙组织全家人开始“抢险”工作,爸爸却不慌不忙地从厨房抱来一叠锅碗瓢盆,一边笑哈哈地分发给我们,一边使劲碰着钢瓷盆和洋瓷碗,让它们发出响亮的“战斗的号角声”,还不忘大声吆喝“快点接雨喽!快点接雨喽!”在爸爸的带领下我和哥哥跑进跑出、爬上爬下迅速把锅碗瓢盆放的到处都是,堂屋的水泥地上、房屋的木床上、简陋的柜子上……凡是漏雨的地方都放上了大小不一的“乐器”,数来大概有十来处。</p><p class="ql-block"> 我和哥哥竟觉得十分好玩。雨天把无聊的孩童困在家里,不懂事的年纪,永远无法感受妈妈的悲伤。每当这时对于孩童来说无疑让生活充满了不一样的乐趣,家里开始了一场雨滴的“音乐会”,叮咚、滴答、轰隆,屋顶漏的雨滴落在不同的容器里,锅碗瓢盆放的位置不一、远近不同,所有的雨滴发出高低起伏的声音,清脆和低沉混合在一起,就像家里的开心和悲伤交织在一起。不过到了晚上睡觉就遭殃了,床上方的屋顶有些地方漏的厉害,得盖着薄膜用来隔水,轻微漏的地方就放个盆或钵之类的,没漏的地方床单也无法避免被溅得湿漉漉的,于是一张床剩下半张,一家四口就在这半张床上叠罗汉式的度过一晚上。</p><p class="ql-block"> 无数个晚上,妈妈总是坐在床边一角五角一元的算计着,什么时候能多攒一点钱,什么时候能盖上不漏雨的楼房;而爸爸只是站在旁边笑,偶尔假装搜搜自己的衣兜,如实在搜不出什么,就说:“都给你了,就这些了,别一遍遍数了!再怎么数,也变不出来钱呀!”如有“意外”之财,他便立马笑哈哈地双手奉承:“来来来,谁知道我裤兜里怎么冒出了几毛钱几块钱,给你凑上!”爸爸偶而不理会妈妈,把我抱起来放在他怀里,笑嘻嘻地亲吻着我,用那满是胡渣的嘴巴贴在我的脸上,我总是扭动着、挣扎着想要推开那扎人的大脸……</p><p class="ql-block">所以一直以来我以为爸爸除了会在外干活挣钱,就什么心也不会操,什么忧愁也没有,至于他在外干什么活,我也不知道,只知道他是个木匠,但木匠又是做什么的,怎么挣钱的,几岁的我一概不知。我以为只有勤劳细致的妈妈把家里的大大小小照顾安排的妥妥当当,操持着这个家。</p><p class="ql-block"> 会变魔法的草帽</p><p class="ql-block">大概我上小学三年级时,爸爸真的请砌匠师傅把我们的平房拆了,盖起了村里的第一套楼房,我们家的楼房外墙全都贴上了白净的瓷砖,屋里的地面也不再是有裂缝的水泥地,全都铺上了带着规则花纹图案的地砖,房前带着一个阔大的水泥地漏天院子,周围砌着红砖围墙,这一方院子是我们春天等燕子归来的地方,是夏天的夜晚看星星的地方,是秋天趴在地上观察蚂蚁搬运食物的地方,是冬天的雪季打雪仗堆雪人的地方,也是我们一家四口搬上小桌围成一圈吃晚饭的地方……新楼房盖好了,还盖得漂亮甚至“豪华”,从此家里才多了妈妈的笑声。村里人都羡慕我爸爸,爸爸的名字叫庹忠照,他们总对爸爸说“老照,你真行!”,那时的我总疑惑他们咋不叫我爸爸“小照”或者“忠照”,却从没有想过“你真行”几个字有什么含义、什么分量,也不懂一栋漂亮的房子对于90年代的农村人意味着什么。</p><p class="ql-block">爸爸有一段时间不出去做活了,大概是做木匠生意的淡季。妈妈对他说不能总是呆在家里玩着,可以去山里挖挖蜈蚣,一条蜈蚣几毛钱,一天能挖几十上百条,就有10元钱左右的收入。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我果真没看见爸爸的人影了。傍晚时分他手托草帽、扛着锄头、提着还剩半个馒头的塑料袋回来了,当然还带着他那快乐的笑容一起回来了,我和哥哥见爸爸笑得开心又神秘,飞快地奔向他。“哈哈,来瞧瞧来瞧瞧!看我给你俩带了什么好东西!”他弯下腰把单手托着的草帽伸向我们,草帽里装着满满的晶莹剔透,满满的红玛瑙似的樱桃,满满的爱。然后他走向妈妈,要卖钱的蜈蚣,他就用袋子裹得紧紧的装在了裤兜里,然后慢慢掏出来,一脸失落对妈妈说就挖了这么几条,卖不了多少钱了。等妈妈也长叹一声,他又立马变戏法似的:“哈哈哈,别叹气了,你看!”于是他又从另一个裤兜里掏出一大袋蜈蚣,接着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袋,妈妈见战利品如此丰厚,喜笑颜开,一家人笑个不停。那段时间,我和哥哥每天傍晚时分坐在院子里,等爸爸他手托草帽、扛着锄头回来,当然也等他带着他那快乐的笑容一起回来。他的草帽成了魔法师的帽子,最神奇的是,有一次草帽里面竟睡着一只蜷缩着的小刺猬,爸爸带回了我只在书上见过的小动物,多么惊喜呀!连续几天我们无时无刻不陪伴着它,观察它探出脑袋,再点点它的鼻头,看它变成刺球。</p><p class="ql-block">直到那时候我才觉得我爸爸真厉害,不是因为他盖了楼房,而是因为他的草帽里有孩童无尽的珍宝。</p><p class="ql-block"> 后盾</p><p class="ql-block">2000年以后,我的家乡浪河村兴起了大量的民营企业,整个浪河店中心区域都是大大小小的企业和工厂,有玻璃厂、陶瓷厂、糖果厂、龙须酥厂、饼干加工厂……妈妈为了在农闲时挣点钱补贴家用,去了一家糖果厂做零工。妈妈负责给棒棒糖包装,我们偶尔也去帮忙,顺便吃一些糖果,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妈妈所在的生产线上有一个20多岁的小姑娘,是管这条生产线的组长。也许是年龄代沟,也许是性格差异,妈妈和组长相处得很不愉快。一天晚上,妈妈从厂里下班回来,天已经黑了,她回来的时候就一直哭着,抹着眼泪。看着电视的爸爸从座位上站起来问妈妈怎么了。妈妈哭的更厉害了,骂骂咧咧地说:“那个小婆娘,每天找我茬,不就是个组长吗,看不起我,总是对我翻白眼,看我好欺负,我受她的气受够了。”爸爸二话没说,拉着妈妈的手气冲冲地往外走,妈问去哪里,爸爸说:“狗r的,你别哭了,老子带你去找那个婆娘!看我不打死她!”妈急忙说算了算了,天太晚了。爸爸又说:“你说天晚了,那我就明天早上找她去,我倒是看看她几斤几两。明天你也别去上班了,就在家里!”我从没见过爸爸发脾气,家里只会有爸爸温柔的话语和豁达的笑,那是我第一次被爸爸的架势吓到,我只在旁边呆呆看着,我也不明白,妈妈哭了,爸爸为什么就要去打那人,如果真打人了,爸爸就变成了坏爸爸,我不喜欢这样的爸爸。可是第二天,爸爸早上起床后根本没提要找那组长麻烦的事,妈妈照常去了工厂,爸爸照常做木匠的活。</p><p class="ql-block">后来我才想通这件事情,爸爸并不是真的要打人,他是为了呵护妈妈,哪怕妈妈只是单方面诉说自己的感受,甚至没有被欺负被小看的具体事例,爸爸也不会细问,只要妈妈说什么爸爸一定相信,妈妈不开心了,爸爸就会站出来。而妈妈为什么睡了一觉就又能平心静气地去上班,是因为有爸爸这个后盾,妈妈什么也不怕了。</p><p class="ql-block"> 最受欢迎的人</p><p class="ql-block">姑姑说,80年代我爸爸20多岁,是整个村里最时髦最前卫的小伙子,那时爸爸穿着最流行的牛仔上衣和裤子,还买了三洋录音机,经常在家里放录音带,都是最经典的歌曲音乐,他就穿着牛仔服,跟着三洋,边唱歌边跳舞,赢得村里不少小姑娘的芳心。我想应该也有爷爷的功劳,因为爷爷是村干部老党员,一心为公勤劳苦干地带领整个村子做工分,在村里最是德高望重,村里人人听我爷爷的,作为爷爷的大公子,也是让他受欢迎的原因吧。姑姑开玩笑说自从和我妈结婚后我爸就 “浪子回头”了。但也许我爸不仅受女生欢迎,男士们也挺喜欢他,不然爸爸在世时,怎么让我认那么多干爹呢?</p><p class="ql-block">爸爸离去20多年了,妈妈常念叨:“这世上再也没有像你爸这样好的人。温存、幽默、从不发愁、潇洒、豁达、乐观、负责、帮助别人、会挣钱又顾家,他走在哪里别人都喜欢他,谁不高兴他一句话把人逗笑……”这不光是妈妈对他的评价,也是他身边所有人对他的评价。所以爸爸在突发意外去世后,亲人们和村里的人都照顾我,帮助我,也是你给我们的福分。</p><p class="ql-block">活在家人的心里,活在身边人的心里,让子女继承你的风范,学习你的品德,也算是爸爸的厉害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