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瑰宝党家村

行者无疆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6—28日,行者与市军休中心摄协李明友、王卫东及其夫人张娟三位摄友相约,乘城际列车一起前往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开始三天的游摄。26日上午11点多从西安出发,下午大约1点半就到了第一站。记得上一次来韩城是1988年2月22日,与家人一同自驾前往,时值春节期间,参观的游人摩肩接踵,我们一天之中连着浏览了几个景点,浮光掠影式到此一游,转眼间已过去了8个年头。今天故地重游,首站去的是被誉为民居瑰宝的党家村。</p> <p class="ql-block">党家村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党家村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  党家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地处南北为塬、东西走向呈“宝葫芦”状的狭长沟谷之中,依塬傍水,避风向阳,距韩城市城区仅9公里。党家村有村、寨之分,村低寨高,总占地面积128000平方米。主要有党、贾两族,320户人家,1400余人。始建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村中有123座四合院和11座祠堂、25个哨楼,及庙宇、戏台、文星阁、看家楼、泌阳堡、节孝碑等古建筑。党家村古建筑群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村落选址符合“风水”,建筑布局遵循“礼制”,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观赏价值,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世界民居之瑰宝” 。党家村古建筑群作为陕西和山西古民居的典型杰出代表,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名单,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6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站在塬上朝南望去,党家村320户人家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党家村民居调查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走进党家村,那古老的石砌巷道,那形式多样千姿百态的高大门楼,那考究的上马石、庄严的祠堂、挺拔的文星阁、神秘的避尘珠、华美的节孝碑与布局合理的四合院,无不向人们诉说着党家村往日的兴盛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翰林故居</p> <p class="ql-block">  <b>党家祖祠</b>。党家祖祠位于村子上巷偏东位置,坐北向南,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俗称“老户”,是党家村保存最完好的祠堂。其建筑形式是四合院建筑和庙宇建筑的结合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陈列的</span>古时党家人日常用品</p> <p class="ql-block">石雕柱墩</p> <p class="ql-block">党家村民居门楣上都装饰有匾额,彰显出中国传统习俗深厚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b>贾祖祠</b>。贾家祖祠位于村子上巷西部两个丁字路口处,坐西向东,建于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俗称“贾户”。贾家祖祠门前两侧有旗杆斗子和栅栏,门额上书“贾祖祠”。贾祖祠供奉贾伯通为始祖,贾连、贾璋父子为宗祖。</p> <p class="ql-block">照壁上的雕饰</p> <p class="ql-block">  党家村内古民居建筑风格独特,许多民居保留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貌。村内的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体现了古代建筑的智慧与美感。村内的街道曲径通幽,八方通达,保留了古老的布局,行走其间,仿佛穿越回历史的长河,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p> <p class="ql-block">照壁雕饰</p> <p class="ql-block">在党家村里走街串巷(王卫东 摄)</p> <p class="ql-block">平福门</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是慈禧太后赐“<span style="font-size:18px;">福</span>”字的墙</p> <p class="ql-block">  <b>党家分银院</b>。党家村分银院有两个,党家一个,贾家一个。党家分银院已对外开放。党家分银院位于上巷西头,门楣上题有“庆有余”。因逢年过节族人们会聚集在这里领取分红,因而被称为分银院。分银院门前有砖雕、木雕、石雕。这座院子是党族来到党家村的第一座四合院,也是合兴发商号的分银院。</p> <p class="ql-block">金库</p> <p class="ql-block">账房</p> <p class="ql-block">北宋钱币</p> <p class="ql-block">民国金券</p> <p class="ql-block">党家分银院用过的银票</p> <p class="ql-block">  <b>看家楼</b>。村中的看家楼,砖砌方形三层阁式,高14.5米,登高瞭望全村四周,是防御设施的瞭望楼。</p> <p class="ql-block">巷子尽头即可看到三层高的看家楼</p> <p class="ql-block">  党家村习俗,与关中地区基本一致又有其特色,且得以保存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民居里有剪纸等民俗体验,中间屋子墙上展示着韩城方言一览图。</p> <p class="ql-block">韩城面花</p> <p class="ql-block">会客厅</p> <p class="ql-block">睡房</p> <p class="ql-block">  党家村在明清两代经济富裕之后,不仅大兴土木,也追求文化的提高,全村明清两代进士举人5名,秀才44名,几乎半数家户取得功名。</p> <p class="ql-block">家训</p> <p class="ql-block">状元纱</p> <p class="ql-block">书画院</p> <p class="ql-block">党家村家训一览</p> <p class="ql-block">  <b>古井</b>。党家村中有七口古井,其中元代一口,明代四口,清代两口。几口古井由村民出资挖建,归全村人共用。每口古井都建有井房,井口以青石镶砌,房墙上有神龛,供奉龙王。</p> <p class="ql-block">  <b>文星阁</b>。位于村东南的文星阁风水塔,为党家村的标志之一。始建于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后毁于火灾。光绪27年(公元1901年)重修,历时8年,于光绪34年(公元1908年)竣工,呈六层六角形,高37.5米,周长19.5米。文星阁因供奉文曲星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b>节孝碑</b>。节孝碑位于党家村东稍门外的大路北侧,是党家村人党伟烈之妻牛儒人的贞节牌坊。党伟烈新婚后进京赶考,不幸暴亡,夫人牛氏坚守贞节,照顾党伟烈父母及家人50多年,光绪皇帝下诏表彰,立碑纪念。这也是党家村唯一一座由朝廷修建的建筑。仿木砖雕节孝碑楼,雕制精美,建造独特,是党家村砖雕代表作品。节孝碑为楼式结构,宽2.22米,厚1.79米,高8.9米。</p> <p class="ql-block">行摄瞬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卫东 摄)</span></p> <p class="ql-block">站在塬上观景台全景式鸟瞰党家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