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梦幻黄山(3)</p><p class="ql-block">大约是20年前,我俩曾游过黄山,记得当年导游的一句话,黄山无处不是景,黄山处处皆美景。那时,曾有摄影爱好者背着一麻袋子的胶卷儿来黄山拍照,我们也是恋恋不舍,告别黄山,在缆车上说,下次再见、黄山!果然,我们再次去赴约,去看黄山。</p><p class="ql-block">小雨霏霏,山下仰望山头,云雾缭绕,心中大喜,上次去是大太阳,这次可以看云山雾海了。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今日有得看了。</p><p class="ql-block">我们坐缆车,从玉屏索道上山,目之所及,一片浓雾弥漫,沿着好汉坡拾阶而上,看那棵有名的蒲团松,清朝诗人丁廷健有诗咏:“苍松三尺曲如盘,铁干横披半亩宽。疑是浮丘趺坐处,至今留得一蒲团”。当然,最著名的还要数迎客松,数百年来屹立在玉屏峰口,以它的挺拔之姿,热诚的宾客之礼,迎来了多少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寻常百姓,人们蜂拥而至,争相合影,把它定格在记忆深处。它就是黄山的明信片,黄山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黄山的松,因其高山石峰特殊地理条件而形成枝条斜侧生长的独特性,为了避风、抢光、固根等生存要求,它们只能斜着,侧着,只要悬崖上有岩缝,岩缝里有水,便有松的身影,坚韧、潇洒、秀美的姿态,装点着500里的黄山,让黄山处处彰显着勃勃生命的绿意,它们的脚下没有寸土,只有岩石。既然这样,那就以石为母,以云为乳吧。一想到这样艰难生存条件下的松,我便油然而生敬畏之情。无怪乎古人曰:“黄山之美始于松”。美的不止是形象,更有其品格吧!</p><p class="ql-block">黄山之石,千奇百怪,你看它像什么,它就是什么。远观近照有不同,不同角度又各异,云雾遮挡更奇幻。龟兔赛跑,犀牛长啸,猴子观海,金鸡报晓,你的奇思妙想在这座山的宝藏里都能得到满足。</p><p class="ql-block">这次我们只游了莲花峰,下百步云梯,从玉屏索道返回。无论行走到哪里,都是一片云雾中,梦幻黄山、再见了!</p> <p class="ql-block">烟雨徽州(4)</p><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为我国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我久仰其名,细雨蒙蒙中,这座具有厚重历史与人文情怀的古城静穆在黄山脚下,让我们真切的去感受烟雨徽州的景致。</p><p class="ql-block">城与城墙</p><p class="ql-block">歙县建于秦,筑城于隋,宋设徽州、府县双环城近1400年。站在由巨石为奠基及上面有不同时代规格迥异的砖块砌起的城门洞里,不由人浮想联翩。它就像一只慧眼,瞭望了朝代更迭、风云变幻,也洞穿了是非成败总是空的结局。它与千疮百孔、历朝历代反复维修的古城墙一起,无声地述说着绵延千年的故事,东谯楼上钟声阵阵,城墙头上战鼓隆隆,这里叫做瓮城,可以埋伏下千军万马,不止上演着空城计,而是只等着瓮中捉鳖。在烟雨里,它正俯视着匆匆往来的游客,看他们凝望、驻足、沉思……</p> <p class="ql-block">百年绝唱—八柱牌坊</p><p class="ql-block">这里见识了徽派建筑中的古牌坊——许国石坊。许国何许人?他是明代三朝重丞,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谥号文穆。牌坊位于歙县城内阳河门东侧,跨街而立。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因其平定云南叛乱有功,获万历皇帝赐建,是全国唯一的八柱牌楼。这个独特的八根柱子支撑的口字形牌楼,有个传说的小故事:</p><p class="ql-block">许国请假回乡建坊,一去8个月,超假4个月。回朝后,万历皇帝问他:“阁老,别人建坊用4个月时间也好了,你为何延为8个月时间?就是建个八柱牌坊也该建好了吧”?皇帝这是嘲讽戏谑许国,谁知许国顺口答道,“谢皇上恩准,八柱牌坊我建好了”。皇帝哭笑不得,自己金口玉言,一句话,等于恩准了他建的是8柱牌坊,多么睿智聪慧的回答啊! </p><p class="ql-block">八柱牌坊的几个面上都书写着:大学士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出自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手笔。牌坊四个方向的内外侧面都有精美的图饰,寓言着“巨龙飞腾”、“鱼跃龙门”等,柱基外侧台基上雕置着蹲驻与奔跑等动作的大狮子12只,形象生动活泼。这座石坊是双重古牌坊,历经500年的风雨,是我国徽州牌坊中最杰出的代表,体现了石坊建造的技术与艺术的最高水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徽商故里一条街——斗山街</p><p class="ql-block">穿行于徽州的古老街道,我们看“叶氏贞节木牌坊”,“中和街钟楼”,“歙市井然”,到处都是历史遗迹,为歙县文化保护单位,是徽派典型建筑群。狭窄悠深的街道,雨水打湿的青石板泛出明亮的墨色,斑驳的墙体,凸显的黛瓦,古色的小门窗,精致的雕刻,房檐下的滴水声,偶尔擦肩的行人,这静谧的街道仿佛就是一帧悠远古朴的画卷。</p><p class="ql-block">我在等那悠长悠长的街道里,走出一个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p><p class="ql-block">啊!这样的雨巷,该有这样的姑娘!</p><p class="ql-block">抑或今夜应该暂住这里,体会一次“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不同寻常的屯溪老街</p><p class="ql-block">如果你以为一条老街无非是购物而已,那就大错特错了。屯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水上运输物流的快捷而从明朝繁华至今,它始建于南宋,所以说它是一条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街,遗留有许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及人文景点,且不说街道两侧徽派建筑商铺林立,更有万粹楼,被誉为“新世纪的江南名楼”,是一座荟萃徽派建筑风格和丰富历史文物收藏的私人博物馆,徽州非遗小吃馆——古色古香的德阳楼,独依江边的“徽物质亭”,更有远处的山色水景,站在屯溪老街沿江边,可以远眺位于新安江上的文峰桥,它是集通行与景观功能为一体的徽派廊桥。桥中间是一座飞檐翘角的莲花形观景台,四个小闲亭围绕着三层塔形楼阁,似楼、似阁、似亭的复合式廊桥,让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街道内几百家商铺云集,老字号商铺更是如饱经沧桑的智者,在无声地述说着徽州的文脉与历史,他们不仅是商业的繁荣,更是文化的载体。</p><p class="ql-block">走进“御庆堂、胡氏雪记”中医馆,这里传承着明朝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所倡导的经商理念,秉持着药号的“真不二价”和“戒欺”,坚守药材的货真价实,体现经商重做人的徽商精神。</p><p class="ql-block">这条以茶道文化起步的商埠街,是徽茶的历史核心区,清末因屯溪绿茶外销就已兴盛,百年老字号的“谢裕大茶行”,“怡新祥茶号”,主营着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徽茶。</p><p class="ql-block">老街的“宝善斋”、“集墨轩”这些隽雅文气名字的商号,大多经营着文房四宝、字画、雕刻品、工艺品等。产自安徽的宣笔、宣纸、徽墨、歙砚在历史上曾有过重要影响,安徽也被称为“文房四宝”之乡。</p><p class="ql-block">餐饮更是目不暇接,舌尖上的中国徽香园、聚贤楼、老街第一号,听听这些名字就是有来头的。地方风味美食有:徽州毛豆腐、臭鳜鱼、黄山烧饼,行至老街牌坊处,有碑刻“屯溪老街谈”,记载着老街的历史沿革。</p> <p class="ql-block">谢裕大茶行</p><p class="ql-block">这次有幸参观了“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正厅内端坐着谢裕大茶行创始人谢正安的雕像,上方有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所题写的“黄山毛峰第一家”牌匾,下方是一副对联:“诚招天下客,誉满谢公楼”,体现了谢正安以茶载道的经营理念。此对联为晚清张之洞所题写。 </p><p class="ql-block">通过图示讲解,我们了解了黄山毛峰茶的发展史、制作工艺,也观看了茶道表演,然后品茗。这是一次对茶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提高。</p> <p class="ql-block">千岛湖上大联欢(5)</p><p class="ql-block">曾在电视的广告中看到过千岛湖的宣传片,便心心念念的牵系着这个地方,今天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p><p class="ql-block">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境内,是我国50年代的一项水利工程,原为新安水力发电站,将淳安县人全部搬迁后,形成了人工水库,旧的县城成为了湖底城市,只有部分露出湖面的山头,形成了湖中大小岛屿1078个,这些岛屿形态迥异,分布疏密有致,形成了几个板块的区域,我们这次游的是中心湖区,我们乘坐的游轮从淳安县码头上,到安徽境内的码头下。</p><p class="ql-block">阴雨霏霏的天气,与湖光水山色形成了山朦胧、水朦胧、人朦胧、鸟朦胧的绝美意境。莫非千岛湖是想与“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湖相媲美呢?总之,我是痛痛快快的疯了一把。</p><p class="ql-block">船开启后不久,雨大风急,我拿出道具,我的鲜红色的薄风衣,往背上一披,站立船头甲板上,任凭风吹乱我的头发,雨打湿我的衣服,心里美的那个“楞个哩个儿啦”。拍照,让男主角上场,此处应该将女主角的后腰轻挽,女主角张开双臂做鸟翼飞行状,“我心永恒”的主题音乐响起,“You are open—— ”哈哈,我的大胆肆意引来众多人的笑声。我不管不顾,还撺掇我的同伴俩俩来拍照。后来同船女子借用我的红披风,争相拍照。</p><p class="ql-block">云雾缭绕大大小小的岛屿在我们的身边驶过,我指着前方团团如刺猬状的小岛问他,给你这个岛去当桃花岛主如何?他摆手,太小了,我要的是这个和那个,原来他想要的是相邻的两个大岛,这个是我的家园,我划着船到那个岛去练武功,哈哈哈,戏谑的笑声在湖面荡漾。</p><p class="ql-block">雨停了,游客云集于甲板上,不知谁开的头,联欢会就开始了,先是我们陕北人的经典红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女声领唱,大家合唱,接着男声独唱,“泪蛋蛋泡在沙壕壕里”,“小白杨”,浑厚高亢的歌声响彻在湖上空,掌声、喝彩声响成一片,群情激昂,打开手机,放出音乐,陕北人就在“拥军秧歌”的音乐声中,赤手空拳扭开了大秧歌。曲终抬头,三层的甲板上站满了人,我们向上呐喊,三楼,来一个来一个。一位精神矍铄的大叔唱开了京剧,他唱得字正腔圆,京味十足。一曲终,听得大家耳朵痒痒,怎么能让他停下?鼓掌!再来一个!叔说,来到了安徽,怎么也得唱个黄梅戏,好,就来一段黄梅戏!叔将这次千岛湖大联欢推向了欢乐的高潮。</p><p class="ql-block">旅行,赏美景,长见识,遇有趣之人,高歌欢呼,心情愉悦,足了。</p>